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和谐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内含吸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精神精华的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和谐文化,其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应处理好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实现“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和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选择性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树立共同理想,激发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和谐精神,形成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同时,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树立共同理想,激发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和谐精神,形成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和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期我们党对和谐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统领,以先进的文化为核心,以先进的文学艺术为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和谐文化建设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宋一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9):8-11
全球化是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过程,也是观察分析文明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视角;和谐社会是以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实质的文化形态。从全球化、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看,全球化使文明在并存中互动,也使文明在互补中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全球化为基础,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契机;要弘扬和谐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要以创新为关键,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和谐思想源于“和合”精神。人与自然和谐是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与伦理观,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建设的诉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面对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造就深层的和谐文化,是促进全面、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面对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造就深层的和谐文化,是促进全面、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试图从和谐社会构建要有和谐文化作依托这样一个新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和谐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刘爱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2):50-52,87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延续。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对其保护与利用必须站在保存人类文明的高度上,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护与基本建设、保护与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关系。在和谐社会中,应通过加大宣传和普及教育的力度,使文化遗产融入人类现代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探究和谐的传统文化渊源,分析贵和重谐的文化传统,对于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哲学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动态发展理念,即认为社会应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系统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层面、要素,相互调节、协同、补充、容受、过渡,而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状态的发展过程.和谐社会构建首先需要文化模式转型,这种转型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新的制度文化模式,后者的关键要素是和谐立法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涉法主体立法参与和谐、法律制度设计和谐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引导全国人民树立和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协调全面发展,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建设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力把握好几个原则,处理好几个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构建和谐文化的科学体系,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和谐人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人生为基础。本文论述了和谐人生的内涵与意义,认为和谐人生是一种理想,是一个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支撑作用,并且详细分析了实现和谐人生的基本条件以及需要克服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支撑,而作为和谐文化核心的和谐精神的培育,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培育和谐精神,要求树立和谐理念、倡导和谐思维、养成和谐心态,形成和谐的社会形态。同时,培育和谐精神,还必须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这一伟大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