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授权”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可是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授权"这一老问题不但没"有被妥善解决,反而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们的面前。有效授权的好处众所周知,但授权意味着将原本只属于你调度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权力授予他人,是有风险的。现实中,我们所看到的授权失败的例子往往比成功的例子更多。例如:做销售的把核心客户和核心销售团队带走;做财务的利用职权中饱私囊、挟款私逃;做技术的带走企业核心技术等等。因此,民营企业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谢慧 《人才瞭望》2005,(10):81-82
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根植于企业内部,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IBM公司创始人沃森在创业之初,就制定了三条永恒的信条:“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公司的唯一目标是服务消费者:追求卓越,超过他人。”并提出了“最佳服务”的价值观。闻名世界的杜邦公司,  相似文献   

3.
北京一位著名的HR专家指出,时下一些企业在管理上出现了奇怪的背离现象:管理者越来越忙,从早忙到晚,甚至节假日也不休息;而与此同时,部下员工的责任心却越来越差,缺乏工作激情,整个企业工作效率日渐低下。企业主管们有没有考虑过,当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恰恰是做了许多本该由下属去做的事?专家提出,主管不是千里马,而是千里马的教练,应该给下属发展的空间,让其纵横驰骋。因此,“学会有效授权”的课题摆在了众多企业主管面前。专家认为:主管80%的工作都是可以授权的,诸如日常事务性工作、具体业务工作、专业技术性…  相似文献   

4.
朱桦 《人才瞭望》2003,(9):15-16
当今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一种窘境:激烈竞争的结果导致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依赖于员工:在这种竞争中,很多企业就成了“黄埔军校”,为其他公司做嫁衣,公司辛辛苦苦选拔和栽培出来的员工,常常莫名其妙地走了;还有的企业,看似平稳,但员工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就在做着跳槽前的准备,甚至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人看似平  相似文献   

5.
比较中国和西方的企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中国的许多企业,从资产规模和销售额上看是典型的中小企业,但从雇员数量上看,则与西方的大企业不相上下。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管理者并不是将劳动而是将资本设备等作为管理的核心,真是令人费解的现象。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管理真正应当将劳动力的管理作为中心任务,其中首要的是如何用人。香港的企业中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做企业就是用他人的努力来赚钱”,这话不无道理。更极端一点来说,管理就是寻找用人之道。用人最核心的概念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公司制定的各种制…  相似文献   

6.
有效授权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但并非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能做到有效授权。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近50位各种类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调查表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在工作中懂得授权很重要,但对自己的授权管理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不到20%;,其余的均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以上数字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授权?  相似文献   

7.
经营人才     
最近,笔者有幸拜会了一位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在与他的交谈中,他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在谈到他的经营诀窍时,他说:“企业”这两个宇很有学问,“企”字上面是“人”,如果把上面的“人”字去掉,那你的企业就算到头了。很明显,这位企业家的意思是:经营人才是经营企业的第一目标。确实,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经营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营人才的过程。经营人才应该成为企业的立足点,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佚名 《人才瞭望》2006,(10):56-56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热化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了市场的成熟与规范,在这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之中,单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的“落后者”;“企业诚信”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所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与产品质量、品牌等元素等重的企业发展核心问题,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运动在全球企业范围内兴起。在这场“诚信运动”中,各巨头纷纷发表诚信宣言,就在众说纷纭之际,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精工爱普生集团发布了《2005年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使“企业诚信”的概念以清晰的面孔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坚持贯彻和强化‘信赖经营’,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查显示,销售人员招聘在规划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不足:销售部门在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需求时没有明确的要求;企业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主要以经验和知识考查为主,对员工的心理测试重视程度不足1/3,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致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仍然是熟人推荐;负责招聘的人员从业水平低或不专业。  相似文献   

10.
王贵军  闫岩 《人才瞭望》2008,(10):33-33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界上,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一切物的因素只能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企业是由人、财、物资源组成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任何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靠人来完成的。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全体干部员工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晶牛集团用特色企业文化坚定干部员工信仰,改进干部员工作风,拓宽干部员工思维,提升干部员工技能,全方位地提高干部员工的综合素养,从而激发起全体干部员工创新工作的源动力,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了和谐企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蔡文 《人才瞭望》2005,(11):68-69
关于培训的投入产出关系,时髦的调侃是:“如果培训是可以的,那还要老板干什么?”不是说培训一点用没有、一分钱也不该花,培训也无法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症结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区分“培训的能与不能”:每一阶段、每一层面,哪些事情是培训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培训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清白白;干事要踏踏实实。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人、当清官、干实事呢?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自古以来人民皆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堂堂正正做人是为人的最基本准则,是一切道德之首,是人格品德的核心所在。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事业追求中,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管理必须注意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的基本手段,已突破其原本的纯教育意义,而是一种学习,一项组织职能,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我国企业的实际,培训工作的开展还相当不够,企业培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到位。  相似文献   

14.
方志 《人才瞭望》2008,(9):70-70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人的确重要,就如“企”字的结构一样.去掉“人”就剩“止”了。既然人如此重要,企业该如何做呢?在企业里,人按作用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高层领导:二是中层管理者,三是一线员工。企业管理现状是人们过于重视管理者的带头示范作用,却忽略了与顾客、市场或产品直接接触的员工。许多企业都在不惜重金招聘高层领导,  相似文献   

15.
张建军  张旸 《人才瞭望》2006,(11):34-34
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核心员工的“跳槽”,意味着企业在金钱、人力和培训等多方面的加倍投入和浪费,甚至是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的流失。因此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6.
刘光春 《人才瞭望》2004,(10):66-66
B公司是一家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此事,B公司销售部陈经理曾给总经理蒋先生提过几次意见,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们“养”起来,费用太大了。这样,B公司的销售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绩效管理中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学大师彼得&;#183;德鲁克曾经说过:“人是我们最大的财产。”的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也倍受青睐,许多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希望寄托在绩效管理上。但由于人们对绩效管理存在  相似文献   

18.
董事长多半都是“土鳖”,执行层一般都是“海龟” 让相对理性的人做管理,相对感性的人做经营。在我们的企业中,董事长多半都是“土鳖”,就是本土的,做经营的;首席执行官,就是执行层,一般都是“海龟”。处得非常好,工资待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团队跳槽原因、防范及事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队跳槽的定义为:5个或5个以上的企业核心人才(一说中高级职业经理人)从一家企业同时转职到另一家公司的事件。团队跳槽的对象一般是IT、金融证券、网络技术、营销策划、管理咨询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人员、拥有强大客户资源的销售人员和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等。  相似文献   

20.
王丹 《人才瞭望》2017,(4):94-95
企业员工通常可分为“人财”“人才”“人材”和“人裁”四类,针对此四类员工的管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可采取四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即授权式管理模式、参与式管理模式、指导式管理模式以及命令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