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审美认同是审美人类学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关键词。审美认同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它不仅拓展了审美人类学的问题域,而且是文化认同的核心部分,为探索人类精神、情感、意义、价值以及审美观念提供理论的支撑。全球化视域下的审美认同对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可提升认同的层次、形成审美共识、重塑审美共同体。审美认同理论的本土性、时代性与创新性已然成为审美人类学当前的重要研究问题域,基于中国文化实践的审美认同理论可以构成审美人类学针对世界共同问题所给出的有效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舞蹈鉴赏中人类的审美心理是以人类的情感为中心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其中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单一的直接相加。笔者根据以上受到启发,想要进而深入挖掘有关在舞蹈鉴赏活动中人的审美心理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重要角色。在艺术审美活动过程之中或结束之时甚至是之后的某段时间中,审美主体的内心产生与舞蹈作品的情感共鸣是用语言无法准确描述出来的,进而这个产生过程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条件以及产生之后的影响或意义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审美中介、审美客体三个方向从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论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中介三者是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必要条件,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互相支撑,是艺术审美活动者提升自身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民族生态审美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方法与视野,对流传于桂西一带壮族民间的《麽经布洛陀》的创生机制、审美思维、审美制度等进行阐释,探讨壮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中创造审美意象的机制及其在新语境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于审美进行浅析,并分别从审美与修身、审美与教育、审美与通识进行研究,从而更进一步地去了解教育的本质及发展,为以后相关研究者进行研究垫底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模糊修辞是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言语活动,具有蕴藉美、形象美、朦胧美和情感美等再造性审美功能.其审美再造性功能的生成主要源于审美客体的不确定性、审美主体认识的有限性和特定的心理机制,同时,与一定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师范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师范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影视鉴赏》课程是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师范生审美认知、审美感悟和审美娱乐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可以通过明确研究目标、探索培养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提升师范生的素质修养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指用目的语的表达手段把源语言作品中的审美信息、审美价值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让其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特殊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译作才能被儿童接受和理解。本文以Through the Looking-Glass的汉译为例,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功能美原则的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生活、多重审美象征意蕴的物态化、审美追求中蕴含的宗教意识等四个方面 ,对青海消费民俗中蕴含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人们进一步研究青海的审美文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从审美符号的构成方式、审美符号的形式特征、审美符号的内容来源等三个方面论析了符号学文艺理论的包容性.指出审美符号作为一种有主体精神介入的动态存在,囊括了文学的范畴,促进了对文学本质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