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城市精神之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如何把它建设好、保护好,是一个市长最重要的职责。建设城市的目的是什么?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就是要把这座城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环境友好、特色鲜明、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按照这样一个城市的要求,来分析研究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研究内容就有三大空间。  相似文献   

3.
春水  南侨 《华人时刊》2010,(4):78-79
纽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很多人带着敬仰来到这个城市,很多人充满复杂的情感离开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总是忙忙碌碌,停不下脚步。城市里的人也是匆忙的。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生活,对于从事媒体职业的人,每一个细胞应该都是惊喜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因此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竞争的加剧导致政府对城市定位战略的重视,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新的发展空间的创造和扩展。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给城市一个差异化的、唯一性的定位。目前的威海城市定位缺乏唯一性的特色,将会影响威海城市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对威海城市现状的分析,运用差异化的定位策略,威海的核心定位应该是打造一个"中国的韩国城",全面接轨韩国,形成一种互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系统;城市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城市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组织演化过程,城市各子系统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然而现今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在响应国际化的号召,城市建设"千城一律",失去了城市特色。结合高邮市湖西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的竞标方案,可以在了解如何创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城市内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众多城市尝试的途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学习 型城市的概念及其结构模型,并指出学习型城市是一个综合学习系统、是一个终身学习和教育的网络。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遵循客观的规律,建设循环型社会就是这一客观发展规律的表现。而循环型城市则是循环型社会的一个载体,是循环型社会视野下的一个空间化概念或场域概念。循环型的城市产业又是构建循环型城市的一个核心性内容,承担着循环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构建循环型的城市产业成为中国城市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通过对循环型城市产业的价值、循环型城市产业的构建战略和相关保障体系等问题的探讨,以求能推动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广场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继承的载体,而城市广场的建设不仅承载着集散、游憩等基本功能,还承载着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的内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客运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它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综合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和水平。城市客运管理部门作为城市客运服务的窗口行业,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一年来,他们加强了对徐州市客运  相似文献   

12.
"热爱农村"看似农村人针对城市文化扩张的一种保存和高扬地域文化的自卫策略,并以此来反抗和拒斥城市的话语霸权。然而,悖论在于,"热爱农村"并非是农村人自觉独立地、自我生长出来的理念,而是城市文化扩张所带来的一种反冲。城市希望农村是一个异于其自身的他者的形象,而农民的城市认知在这种过程中无可奈何地成为"共谋"。在乡村学生的城市认知中,城市是一个梦,同时,城市也只能是一个梦。共生在他们的城市认知中的城市情感是:渴望、惧怕、冷漠、厌恶,而且他们在无意中暗示着这种情感的一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消极,越来越否定。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文化“软实力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文化和“软实力”两个概念的内容,但并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城市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及发展模式。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需要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打造城市品牌、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和引进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的路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另一个是侧重从宏观层面来研究.从理论流派上看,主要为"主流城市经济学"与"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这种新的关于城市经济研究的理论正在快速地兴起--它试图回答城市经济学中一系列最为本质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家正在把城市经济学拓展为一个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经济学内部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5.
今天,商业竞争无处不在,营销传播也再不局限于企业。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其竞争力固然决定于自身的内在质量,但也需要对外传播和对内的沟通,品牌成为城市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城市品牌塑造的根本动力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目的是创造有效的舆论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的无形资产,在此基础上实现当地旅游、支柱产业和外来投资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刘焕蕊 《南都学坛》2008,28(2):122-124
城市旅游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所在、形象所在、魅力所在。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旅游文化保护性发掘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氛围,对突出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而城市品牌则是使城市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并且得以彰扬的战略性管理工具。一个好的城市品牌能够帮助城市争取到更有利的竞争位势,获取更丰富的资源,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更重  相似文献   

18.
一般把一个城市占主导地位的最主要职能称为城市性质,它反映一个城市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主要职能和本质特征,体现城市总的发展方向。弄清楚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体战略对城市的要求和规定的任务,查明城市区域内和城市本身各项具体发展条件,包括预测其发展趋势,具有时代的意义。 一、为城市整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所谓的城市整体规划,一般来讲,就是规定城市发展的总的原则性问题,比如拟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和城市的合理规模,安排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总体布  相似文献   

19.
唐代城市工商业流动人口是唐代一个闪烁的亮点 ,这些流动人口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扬州作为唐代中后期一个曾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典型工商业城市 ,其工商业流动人口状况因其频繁的内外交流而较为典型 ,城市发展也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大师的回答     
《北方人》2008,(6)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