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成为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问题。企业破产的政策模式保证破产行为在法律规制和政策规制的基础上有序实行和推行。目前,我国存在着政策模式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的情况,导致企业破产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全符合国情等弊端。急需企业破产的政策模式有待创新,破产机制得以健全,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企业自主权得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2.
破产是企业退出市场的重要途径。破产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实现的关键。但在实践中 ,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个相对完善的、能够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破产机制难以形成。本文通过对几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以分析 ,就进一步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破产与兼并的关系 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法则使一些企业没有实力继续生存,没有能力继续参与竞争。这些企业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被别的企业兼并,要么进行破产。企业到底是破产,还是被兼并,必须仔细权衡。本文从二个方面对破产和兼并作比较。 (一)行业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则是这个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对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经济面向国际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是经济秩序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需要;是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是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遵循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消亡的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因效益每况愈下,资不抵债而面临破产的企业所能作出的选择无疑是和解整顿和破产清算。当企业和解整顿期满仍不能按和解整顿协议清偿债务时,唯一的选择就是破产清算。破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呼唤着破产审计的规范化。由于破产企业与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使企业破产审计的理论和实务都具有一些特殊性。为此,本文就破产审计的职能、对象、目的、目标、原则和标准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1企业…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决定企业破产财产处置以拍卖方式为主为规范企业破产,鼓励企业兼并,国务院日前发出了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通知指出,企业破产财产处置前,应由破产清算小组委托具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经过破产程序退出市场的过程中,制度设立的重要目的在于保障破产债权的公平分配。在众多形态各异的企业破产中,关联企业的破产基于其固有的特殊性,对于其破产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破产债权的保障更值得进行探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破产债权保护的相关制度的不足越来越明显。由于企业从设立到退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于破产企业债权的保障也应从企业设立时就开始,通过“前端”到“后端”的连续制度设计,构建好关联企业破产债权保障的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破产界限,是指企业在什么情况下才在法律上被宣告破产的界限。它既是法律确定应当开始破产程序的事由,又是衡量企业是否有偿还债务能力的法定标准,因而也是法院宣告破产的根据。所以企业破产界限是各国破产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外,一般把破产界限称为破产原因;我国也有不少学者称之为破产原因。我们认为破产原因容易被理解为导致企业破产的因素。实际导致企产破产的因素往往十分复杂,既有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因素,也有国家政策因素,乃至某些特殊因素,等等。而企业破产界限作为破产程序开始或法院宣告企业破产的法定标准,并不追究和企业因何种因素而破产,只要企业达到了法定破产界限,就可以开始破产程序或宣告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9.
破产法是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调整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原有破产法律制度在立法上日显不足 ,在司法实践中亦引发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立法与司法等多维度出发 ,分析了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四个比较突出问题的性质、成因 ,进而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政策问答     
《老友》2014,(2):29-29
正1.怎样解决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问题?1999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1999〕12号)规定:(1)《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海南特区国企破产存在的问题是:1.以政府行为替代破产标准;2.贷款损失核销困难;3.企业破产后隐患多;4.银行承受破产责任多;5.破产规模难以控制。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完善破产法律与政策;2.建立运行机制和交易市场;3.最大限度避免银行损失;4.建立“三期”管理制度;5.规范破产行为;6.制订呆帐处理办法,营造金融环境;7.更新观念,促进破产改革。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破产实践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单飞跃企业破产是市场竞争机制与优胜劣汰规律对亏损企业所作的法律上的死亡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行以来,实践中破产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破产已成为生产经营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好企业的破产及其善后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关破产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使企业对破产问题的处理能够有法可依,受理范围,破产财产范围等都应明确。  相似文献   

14.
企业破产必须谨慎唐明假破产之风不可长据人民银行总行对全国35个省市的调查表明,企业破产势头越来越猛,有些地区已成风。主要表现在非资本化试点城市擅自参照国家优惠政策,超越所有制性质、超越生产企业与内外贸企业的区别实施破产;各地政府、企业由过去不敢破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法人恶意破产与金融债权保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一篇题为《1994年中国大预言》的文章中写道,“企业破产兼并成为本年度最大的经济景观,每三天可以听到一次破产新闻”。果真如此吗?今年我国企业破产能否有新的突破? 破产,走向中国企业 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部关系着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重要法规  相似文献   

17.
浅议破产企业债权人权益保护问题姜正广实施企业破产,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也是《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所在。但从我国近年来企业破产的实践来看,债权人的权益在许多情况下得不到有效保护,债权难实现,利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政策和库区企业搬迁政策作出了调整,库区的搬迁企业将会实施大规模的破产和关闭,而破产和关闭中存在的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论证了库区企业玻产、关闭的必要性,破产、关闭的范围和基本条件以及法院审理搬迁企业破产案件的程序和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保林 《社区》2008,(13):11-12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的苍村社区是一家破产矿井企业社区。社区管理中心主要承担着陕煤建司原苍村煤矿移交的4000多名离退休、下岗失业、工病亡遗属、伤残等人员和资产的管理,以及原矿区4个生产井口上万名职工群众的生活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社区成立5年来,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实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维护了破产矿井企业社区群众的利益,连续4年实现了群体上访“零”目标,为众多的破产矿井企业社区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重整制度是基于公权力的有限干预而形成的一项区别于破产和解和整顿制度自々积极的破产预防制度。企业破产直接关系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对企业自身、企业股东、企业职工及相关企业的利益产生影响。基于“利益与共”基础上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必要引入公权力来协调各方利益。而公权力干预主要体现为对债权人权利行使的限制,为此要慎重把握公权力干预的“度”的问题,实现公权力干预的合理性,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