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完善消费者立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建宇 《浙江学刊》2001,(1):152-155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面临着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本文撷取其中几个既具有理论研讨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代表性问题(包括<消法>的适用范围、法律责任、消费仲裁制度等),提出了若干立法修改建议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司法解释的立法功能源于法律固有的缺陷或漏洞.我国司法性立法产生、存在的合理性也不例外,但其特殊性在于以统一解释的形式适用于所有法院的所有同类案件.在我国法制不健全、行政权主导、行政性限制竞争阻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历史时期,司法解释的立法功能得到彰显.<合同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两个司法解释条款,即揭示或说明了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制中应有的立法功能,及其对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限制竞争的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蓉 《学习与探索》2005,(6):230-232
对公司担保能力问题的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十分重要.理论上对于公司的对外担保,在立法上除<公司法>及证监会对担保做了规定外,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意见也对公司的担保问题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两者的规定存在冲突.公司在经营中筹措资金需要担保,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也需要借款本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担保.我国<公司法>不应该禁止公司享有担保权利能力,而要规定公司应如何来行使此项权利.  相似文献   

4.
程宗璋 《探求》2001,(2):26-28,41
在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商事代理中的特殊情况,无法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代理制度的相应规定,这不仅给我国外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给外贸纠纷的司法解决带来了诸多误区和困难.因此,应在我国民法体制中增设间接代理制度,加快修订<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和<对外贸易法>,构筑国际标准的外贸代理制.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即国外公司法中的评估权制度,完善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首先介绍了评估权的概念及特征,并分析了评估权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评估权的适用范围以及适用范围的例外,重点介绍了我国新<公司法>中的评估权制度.最后,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评估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韩宏韬 《唐都学刊》2006,22(2):10-12
孔颖达的<对<论语>问>,是一篇精美的政论文,但宋代俞德邻认为,唐太宗误认曾子为孔子,而颖达竟不省,故责其告君欠谨.俞德邻的解读依据<新唐书>.根据<贞观政要>、<旧唐书>、<十三经注疏>、<全唐文>,<新唐书>所载<对<论语>问>错误有二其一,张冠李戴;其二,文体不合.同时,<全唐文>等文献所载<对<论语>问>的几处异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婚姻法》修正案已于2001年4月28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在婚姻家庭法中,离婚制度历来占有重要地位,而离婚的法定标准则是离婚制度中  相似文献   

8.
张丽燕 《浙江学刊》2001,(4):164-167
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是否构成侵权,应否承担民事责任,是婚姻法修订过程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修订后的<婚姻法>虽规定了离婚过错赔偿制度,但该制度仅针对婚内过错方,且受害方在离婚时才享有赔偿请求权,对于第三人与婚内过错方同居或通奸造成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是否应承担责任没有规定,受害方的民事权益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作者从侵权法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第三人和婚内过错方均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杨文秀 《唐都学刊》2005,21(5):19-21
唐诗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安史之乱作为唐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也是唐长安城走向衰败的始点.在诸多唐诗中就反映出长安城的变化.杜牧的<隋堤柳>、温庭筠的<柳长句>、<杨柳八首>等描绘出蔚然成荫的唐都长安;杜甫的<千秋节有感二首>、杜牧的<过勤政楼>、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反映了南内兴庆宫自安史之乱以后的凄凉;从羊士谔<乱后曲江>看到唐代著名的曲江风景区也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宫泽贤治将文学、科学和信仰调和到自己的个性当中,形成了偶像化,他的作品是"自他"未分的一元论精神培育出来的感性表现.宫泽对待他人采取的是被动的"他人本位"的个性立场;志贺直哉则立足彻底的"自己本位"的个性立场.如此特色表现于宫泽的<泉边人家>、<十六日>、<花坛工作>和志贺的<某晨>、<去网走>等作品中.  相似文献   

11.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legal codification. In looking at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we need to follow three historical threads: the historicity of law, the rationality of private law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growth of private rights. Following on from and amending the Draft Civil Law of 2002, we can use restorative methods to formulate a nine-part civil code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 nine parts compris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the Law of Succession; Real Rights Law;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Tort Liability Law; and the Law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for Foreign-related Civil Relations. With this goal in mind, we can adopt a four-step legislative process: firstly, integrate the Marriage Law and the Adoption Law to form a unified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secondly, include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as a separate section of the civil code; thirdly, inclu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aw as a separate section of the civil code; and fourthly, ame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o as to integrate Personal Righ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operty Righ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Obligatio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Law, etc. The civil code formed on this basis possesses historicity, flexibility and contemporaneity, and w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n the restatement of Chinese civil life and the remolding of the Chinese system of law.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以主观瑕疵为主、客观瑕疵为补充的瑕疵认定标准.充分体现了立法对当事人之间私法自治的尊重.不足的是,在现行法体系内该标准重叠、散乱、过于抽象,且对建筑物等特种标的物尚无明确规范指引,因此弱化了法典的规范效力,徒增司法操作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借鉴欧盟指令和德国新债法等先进法律文本对我国物的瑕疵认定标准进行细化和补充,以期完善我国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制度,充分保护买方利益.特别是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以来,基本法在实行普通法传统的香港法院的司法适用中,出现了以普通法方法适用基本法及以普通法解释基本法的现象,突出体现在香港法院违反基本法审查权和基本法解释权的行使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基本法与普通法法律推理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差异,全国人大常委会与香港法院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分歧,基本法有关制度和制度执行的缺失。应正确处理普通法和基本法的关系,推动普通法事后审查制度的常态化,维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权等方面规范基本法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法律合法冲突的制度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的冲突可以分为违法冲突与合法冲突两类。法律的合法冲突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而引发 :一是立法权限不明确 ,导致法律规范之间的合理冲突 ;二是立法授权不明确 ,由此引发“政出多门” ;三是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存在 ,使得相关立法依据条款界限不清 ;四是立法的连续过程 ,即法律的废、改、立引起相关规定难以及时配套。因而 ,如何通过相应的制度配置来消除法律之间的合法冲突 ,成为保障法制统一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法与法政治学——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契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与法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法律的实在化、世俗化是法律政治化的进程。政治不仅以立法过程产生法律,而且是法律的权力基础,并在法律适用中发挥影响。政治的法治化是政治领域建立秩序并有效约束权力的关键,但是政治中也保留不受法律规制的领地。政治的法治化形成政治法这一部门法。交叉研究是西方法学与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批判法学是法学、政治学研究结合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国学者也提出法政治学范式。本文通过廓清政治与法律的关系,冀图明确法政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民事诉讼法框架体系内建构强制执行程序,与审执分立理论不符。单独制定《强制执行法》源于完备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之强制执行制度的单独立法已经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制定《强制执行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制定《强制执行法》需要科学界定法的名称、合理定位立法目的以及妥当选择立法构造。  相似文献   

17.
立法价值效益优先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法价值是指立法能够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 ,它本身是一种多重的体系。其本质及其意义都内在地表征了效益的价值目标。在我国现阶段的立法中 ,应把立法的效益价值放在优先的地位。立法效益价值的实质在于立法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它本身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并且以取得立法收益为目的。要实现立法的效益价值需要确立立法效益价值观、优化配置各种立法资源并要考虑社会对立法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卫东 《社会》2019,39(6):23-61
基于广州2016年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婚姻家庭调查”数据,本文从性别和世代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显著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低于男性农民工,且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最低。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世代差异,其中流动模式形塑着农民工的婚姻收益和离婚阻力,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具体的性别效应和世代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的脆弱性差异机制可以解释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影响的性别效应和世代效应。  相似文献   

19.
The Tunisian system, which i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a pluralist occupational model"1 resulting from successive additions of occupational-type schemes, is very complex in structure. The proliferation of both the legal texts and the parties involved is so marked that it is not an exaggeration to refer to a multitude of subsystems which, taken together, are worthy of the title "system" only as a matter of convenience. Incompatibilities and the variety of logical structures are reflected in a lack of rationality and the need for an overall reform — which has been under discussion for some two decades but which was particularly intense starting in the early 1980s.2 Enactment of Law No. 8686 of 1 September 1986, dealing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s, which was supposed to finalize this debate, paradoxically relaunched it and provoked renewed bitter arguments. The legislative action was received negatively by almost all parties concerned and the Law itself has never been applied.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is reform and the wait-and-see attitude of the public authorities have been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trying to master the elements of a global reform which would necessitat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bodies and harmonization of schemes. In treating these separately, the legislator condemned the reform to inadequacy or ineffectiveness. This has been the case owing to a series of major obstacles which have been felt all the more because the 1986 law turned out to be inappropriate to deal with its own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20.
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的立法背景来看,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确立科学的立法思想是制定具体和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则的前提与基本保障。该立法思想应以现行国家制定法为渊源,在其框架内寻求立法空间;充分尊重伊斯兰教法的精神;对回族习惯法的认可应成为立法的主要方式;将和谐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