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姐)”是汨罗长乐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尾。它分布广泛,可附在名词、数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起着积极的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2.
潘岳的诗文通过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命运不能自主、人生无法掌控的憾恨感,他对隐逸高情的抒写则建构了一个理想的自我。这两者都是潘岳面对人生困境的自我救赎:在哀情的叙写中,人生挫败感被引导、召唤出来,从而得到疏解和清除;在对高情的抒写中,人生的价值感得到重新确认,失败的自我也被重新建构。两者互为补充,折射出魏晋时代人们对于情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闻慧 《华人时刊》2006,(1):75-77
从加拿大归来的丽莎,邀我们几个大学 “死党”到“心之梦”酒吧聚聚。席间,她给我 们讲了许多在加拿大的奇闻趣事,同时还给 我们讲了她在加拿大做“侃姐’的经历。现整 理如下: 三天培训练薄嘴皮练直眼 结束了在阿勒伯塔大学的学习生活后,我  相似文献   

4.
副词“不”和“没 (有 )”同谓词的组合 ,首先要受到广义时态已然与未然的制约。已然状态下既可以用“没”否定 ,也可以有条件地用“不”否定 ;未然状态下只能用“没”否定。其次也受到主观与客观的制约 :“不”都能用于主观否定句 ,“没 (有 )”多用于客观否定句 ,或有条件地用于主观否定句。此外 ,活动与非活动、实现与非实现及与动词相关的“量”都会制约到“不”和“没 (有 )”同谓词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对于“女”的字初始义,现有的解释存在许多问题。“女”字本义应为应像缚两手于前,是“奴”的本字。其去声有“出仕、做官”义,“作……婢妾”是其引申义。  相似文献   

6.
受网络等传媒催生,房叔、犀利哥等拟亲属称谓语大量孳生,其中哥(姐)等正日益泛化为人们可随意采用的自称,已成为具话题性和典型性的网络流行语。哥/姐自称义的泛化透射了汉语亲属称谓语在当代语境中的演变历程,网络上哥/姐自称与其他亲属称谓语的自称不同,分析其泛化原因有助于对其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物哀是日本人心中极为重要、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理念,它代表着日本人对于低沉悲愁、哀婉凄凉的悲剧美的一种追求。《蛙》中的物哀之美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景描写,隐于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之中,其中的哀和美紧扣着日本读者的心弦。若隐若现却又浑然天成的悲剧美成为了引发日本读者共鸣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透过“剩女”到“浪姐”所折射的空前自我意识及语言抗争的行动表达,本文拟用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型为解释框架,剖析标签背后所隐含的“剩女”因市场与婚姻场域的年龄陷阱及文化堕距制造的单身羞耻与高知异化,而陷入就业困境、婚配话语权失衡及主体蝶变困境现象,基于该现象背后的隐喻与叙事是性别分层的负面建构,从经济、权力与社会声誉评价体系解析“剩女”向“浪姐”主体意识的演变轨迹并探索其主体建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歌谣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动员使命。作为中共革命开端阶段的1920年代的安源工人歌谣,其情感基调经历了显著变化——由“刚健激越”转向“哀而动人”。这种风格流变关联了几个重要面向:首先是安源工人运动领导者各异的个性气质以及革命思潮的变迁;其次是“哀而动人”动员策略下的诉苦主体由中共革命知识分子转向工人群体;最后是激越豪迈的自由体诗歌形式和激进的现代革命修辞转向对“孟姜女变调”传统歌谣形式和“牛马”等受难意象的征用。安源工人运动中形成的“哀而动人”政治美学成为井冈山时期、苏维埃时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情感动员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陶渊明与白居易诗的比较中 ,再次得出陶诗中的“弱女”系陶渊明之女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12.
"疯女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其中"精神错乱"在字典中被解释为由社会、经济和文化元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因此,作家在作品中经常利用精神错乱的人物揭露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例如,汤婷婷在《女勇士》里塑造了多个"疯女人"形象,包括第三章的主人公"我"、河边的无名女人及第四章的月兰阿姨等。本文将通过分析《女勇士》中"疯女人"形象,揭示其背后的所指及含义。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政府是我国的基层行政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最熟悉“三农”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乡(镇)政府大有可为。而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迷失和职能不清的状况,严重阻碍其应有作用的发挥。要通过重新配置乡(镇)政府权力,撤乡并镇、精简机构,促使其转变职能。  相似文献   

14.
汉语、印尼语中的红(Merah)字词语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引申意义,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对其进行研究能有效提升对词汇的跨文化理解。由于红色概念义的普适性与文化意义某些层面的相似性,两种语言中红(Merah)字词语的引申意义在某些义项上呈现互文性;但由于两种文化向红色赋值的深层意蕴存在差异,二者红(Merah)字词语引申意义也存在差异。在印尼语Merah语素词语中存在而汉语红字词语缺失的义项有:孩子火偷听;在汉语红字词语中存在而在印尼语Merah语素词语中缺失的义项有:喜庆、吉祥革命、社会主义、共产党顺利、成功、有名气、受欢迎股息、金钱回报姻缘花血,对于此类文化关键词,汉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把握,逐步构建留学生汉语文化关键词的词汇知识系统,增强其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释“寧(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虽有多种写法,但其意义都是表示"安宁"。小篆"寧"字形从"丂"而非"丁",从"寍"得声。"寧"由本义"安宁"引申又有动词"问安"奔丧",副词"寧可;岂,难道;竟,乃"及作为连词与助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释“鼎”     
"鼎"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礼器,历史文化含量极重,所以该字演变发展出许多引申义。汉语中的"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而立"均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鼎食"指列鼎而食,古代只有生活富裕的贵族阶级才可以列鼎而食,因此用"鼎食"比喻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7.
"余(予)一人"是殷商、西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常见的君王自称语。"一人"原为数量词,而后语义转移,在殷商时期专指国家最高统治者,具体的语用涵义取决于语境。西周春秋汉语中"一人"所指泛化,且"我一人"、"余(予)一人"交替使用,说明"余(予)一人"不是固定语,与"一人"连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具有时代性。春秋时期诸侯、君王自称"余(予)一人"是使用古语现象。  相似文献   

18.
骨子里,我是没有淑女情结的。整个少女时代,毫无怨言地顶着一头男孩子一样剌扎扎的短发,穿着运动装、棉质白袜和波鞋度过。活脱脱是李宇春的翻版。  相似文献   

19.
在鄂西南方言中,各(人)一词除了具有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的一般用法作代词外,更多地却是被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在无标记情况下,复指、强调句子中的述位,有标记的情况下,则复指、强调标记对象即逻辑重音,同时舒缓语气。此时,各(人)一词的语法范畴和词汇意义均呈现出一种较复杂的模糊状况。它有可能是土家语语言体系中的一个词ko35与战胜语言——汉语方言中各人一词融合的产物,是被覆盖的底层语言在战胜语言中留下了的一点印记。  相似文献   

20.
全面准确地把握“求女”喻意,对于了解屈原《离骚》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求女”喻指什么?众说纷坛,其中“求贤说”与“求君说”最有代表性。本文评述二者的偏颇性后指出:“求女”即为追求“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