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广告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双关和隐喻作为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在广告交际过程中,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也被广告发布者作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加以广泛运用,以使其接受广告所传递的信息。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英、汉广告语篇是如何通过运用双关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而使用双关语成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本文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双关语实例,浅谈:(1)广告双关话语及其语境的关联程度对广告语境效果的影响;(2)英、汉广告双关语是如何通过注意力吸引策略作用于广告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在广告交际过程中,广告发布者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经常使用关联理论来吸引大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但有的广告发布者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故意在广告中设置"文字陷阱",误导消费者进行错误推理.本文首先讨论了广告和关联理论的联系,然后结合日常实例描述了广告中的四类"文字陷阱",并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某些广告是如何通过设置"文字陷阱"误导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认为,广告活动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广告信息理解过程的实也就是受众通过语境要素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对广告中双关语的解释一般有两种,分别依赖于两种不同的认知语境,即受众的先前(现有)认知语境和将广告主考虑在内的共同认知语境。寻求最佳关联是受众进行语境选择和决定某种解释并排除其他解释的关键。为此,受众须遵循关联原则并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从语音、句法、语义及语用等层面寻找广告双关语的明示交际线索从而领会广告主的真实意图。广告双关语在广告交际活动中既能受众的注意力,又能将受众导向最佳关联,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这就是关联视角下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从英汉广告翻译实例能找到广告与受众取得最佳关联的方式。广告翻译在策略上应突出与受众最佳关联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全面了解,以期获得最佳的社会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普及,广告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大多从文体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把广告交际视为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并利用关联理论对广告的交际过程及其主要交际手段--隐喻进行分析,指出广告交际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广告人利用明示刺激吸引并引导受众成功实现广告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受众通过推理成功获得隐喻广告词与广告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依据关联理论,广告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为了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广告人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提供最佳关联信息,实现广告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8.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依据关联理论,广告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为了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广告人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提供最佳关联信息,实现广告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联理论分析广告受众如何通过广告宣传者所设置的明示刺激来获得最佳关联。结果表明:广告宣传者正是通过明示刺激的设置而达到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宣传广告产品、劝说广告受众购买被宣传产品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而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交际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在广告交际中,委婉语是最常用的表达手段之一,广告商为了有效地向受众传递广告委婉语的真正意图,必须首先预测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明晰程度.文章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广告委婉语的受众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的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关联理论,对广告话语的理解也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即广告受众寻找广告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一则成功的广告就是要使广告受众能以最小的认知处理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通过隐喻、转喻推理路径和谐音双关路径可以有效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说理式和煽情式广告语篇二分法是职业广告人Bernstein在1974年首先提出的.说理广告为购买商品提出一个动机或理由,以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煽情广告则诉诸于幽默逗趣,情感或情绪的交流调动,使受众参与购买行动.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利用Sperber&Wilson1986年提出的关联理论解读这两种广告语篇策略的认知交际过程,从而揭示广告语篇的一些语用特征,并为广告策划的市场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隐含是广告语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用于操纵广告受众以达到促销目的的语言策略。广告的隐含性是由其功能、情景和交际特点决定的,同时这种隐含性也决定了广告推理的语用向度。在评述Harris(1983,1999)广告推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含意理论和关联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构建广告语篇推理的类型模式,并且用该模式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隐含是广告语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用于操纵广告受众以达到促销目的的语言策略。广告的隐含性是由其功能、情景和交际特点决定的,同时这种隐含性也决定了广告推理的语用向度。在评述Harris(1983,1999)广告推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含意理论和关联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构建广告语篇推理的类型模式,并且用该模式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人为创作的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极具娱乐性的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但从根本上来说,脑筋急转弯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是一种语言游戏。关联理论对脑筋急转弯的解读的过程就是脑筋急转弯的受众不断推翻已有的旧信息构建新信息的认知过程;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碰撞产生的结果,其娱乐性源于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一种反差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说话人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对信息进行处理,挑选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理论也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翻译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中,对交际意图的识别就是对言语意义的理解。交际中称谓语的使用过程就是称谓者(说话人)与被称谓者(受众或读者)通过关联图式的打破或激活方式来相互认知的过程。这就是关联理论框架下称谓语的认知解读机制。  相似文献   

19.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劝说。广告是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话语活动。用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认知语境和关联性三个语用原则对广告语进行动态的研究,有助于广告撰写人更好地运用语言策略,创作出有说服力的广告。以关联理论为视角来透视广告为广告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种极具策略的交际行为,广告宣传是一种说服性言语行为,而预设策略是广告策略之一.巧妙使用不同的语用预设策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语用预设自身具有的合适性和共知性,在广告语篇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预设在广告中的应用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