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己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角度看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道德特性、道德效应及其所要求的道德建设阐述了如下看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在于它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与人的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一致性;(2)市场经济作为道德经济,主要在于市场经济有其内在道德必然性和必要性、内在的道德观念选择和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内在的道德机制;(3)市场经济的双重道德效应也有其内在依据,既与它在其根底处的价值选择有关,又与等价交换法制和市场竞争法则的运行有关;(4)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建设,主要在于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求、秩序要求和理想信念要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损人利己和损己利人都有悖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将为己利人作为经济行为的道德原则,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统一,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利己利人的道德原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己利人原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道德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 ,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经济运行的导向力、经济个性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经济人格的概念,认为它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则在经济主体的道德心灵境界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赖于市场经济内在秩序的确立,而这种秩序本身的确立又依赖于外在的市场规则和内在的经济人格的双重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人格主要是要求经济人的行为合乎社会主义的伦理规范、社会主义的法律规范和社会主义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那么,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运行的导向力、经济个性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企业道德不仅是企业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益、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而且从本质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道德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企业在处理各方面关系时应当恪守的规范,为此,企业须增强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加强职工的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将道德建设纳入企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也具有内在的伦理根据和道德价值;同时,私有经济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需要道德的协调和引导,私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生长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生长点问题,是当今道德建设的难点。本文从赢利心与道德心的相互关系以及道德律与市场律的内在关联出发,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探讨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全球性、效率性和理性化特征为新道德的生长提供的各种可能性,揭示了法治社会如何为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确立了现实基础,阐明了市场经济与道德自觉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不仅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也具有内在的伦理根据和道德价值;同时,私有经济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需要道德的协调和引导,私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清两代,商业得到空前发展,描写这种大背景下的商人和商业行为的作品增多。明清小说中的许多作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商人特有的经商之道,其中所体现出的“诚信是为商之德”、“勤俭是经商之本”、“进取是经商之道”等进步的商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立诚信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努力,我国的诚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提出征信建设主体的确立、信用机构的设定、失信惩罚机制的配置以及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是解决诚信机制建设实际操作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背景下,辽宁部分干部存在严重诚信问题。诚信缺失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而根源在于政治参与缺失导致的监督乏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干部诚信制度,民主、法治、善治、德治是其根本举措。在制度规章的约束下提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使诚信成为其内化的、自觉的约束机制是诚信建设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会计造假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会计诚信法规、监督和会计诚信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我国的会计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诚”的心性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曾对"诚"给出了"真实无妄"、"诚实不欺"的道德规定,但是由于他们又把"诚"与"心"紧密相连,从而又给"诚"赋予了心性论内涵:(1)"诚"是主体至高的心灵境界,(2)"诚"是主体道德意识与客观道德法则的高度合一,(3)"诚"是主体"择善固执"的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16.
论信用和诚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用和诚信有联系又有区别。信用体现的是经济关系 ,作为信用制度属于上层建筑 ;诚信体现的是道德良心和人格 ,属于意识形式 ,是构成经济信用的道德因素。不能把信用和诚信等同 ,都看作道德概念或规范 ,但也不能把诚信说成经济规律。明确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对于加强市场经济的信用建设和道德建设 ,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在诚信建设中的辩证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条件分别造就了德性诚信和法理诚信的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从德性诚信尚未实现现代转型和法理诚信原则“纸面化”、规则匮乏两方面加以解读。加强诚信建设,塑造公民的诚信人格,既要重视道德与法的独立作用和价值,又要促使道德与法的良性互动、功能互补。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提高是相互依存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伦理道德的支撑。应通过传统伦理道德中诚信理念的转化和超越,充分认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发挥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及其新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期的道德境界,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政治挂帅的结果。市场经济的行为准则是提倡买卖公平,实现利益最大化,道德与市场经济发生一定的冲突。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削弱与克服负面效应,才能把道德和利益之间的纠缠转变为和解。道德以市场经济为行为准则,使人人景仰的道德境界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市场经济也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具有统领作用的道德建构,使只讲道德不讲经济和只讲经济不讲道德转变为同存互补。  相似文献   

20.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和农政学家,他的思想核心是报德,即报答天地、人类、社会的养育之恩、培植之情,以发展经济、富民强国,构建和谐社会。而报德首先要从自我修养做起。因此,他兼采神、儒、佛学,尤其是儒学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修身之道,即“至诚、勤劳、分度、推让”之道,并通过实践律己律人,从而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二宫尊德虽已故去,但其修身之道可为现代人学会做人,贡献社会的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