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柏 《老人天地》2014,(4):28-29
2014年1月19日,约1万名乌克兰反对派人士在首都基辅集会,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随后冲突升级,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倒台,被监禁的反对派首脑季莫申科被释放。2月28日,俄军及部分乌克兰武装占领乌克兰的战略要地克里米亚。3月16日,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3月17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同时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2.
黄永忠 《老年人》2008,(10):16-17
2008年8月7日深夜,当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格鲁吉亚突然出兵袭击南奥塞梯,并宣布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8月8日凌晨,格军在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与当地武装力量展开激战,造成多人死伤。随即演变为格鲁吉亚与在此维和的俄罗斯军队的冲突。俄军除派出上百辆坦克攻击格鲁吉亚人的城镇,还对格鲁吉亚展开空袭。同时,俄还派兵进入格同为实质独立地区的阿布哈兹,并以海军封锁格鲁吉亚港口。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8日,是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的日子,是中国人举国欢庆的节日。然而,这一天对于南奥塞梯人来说却是灾难日——从这一天起,有的人永远失去了亲人,有的人家园被毁,沦为难民。8月8日,准确地说是8月7日凌晨,格鲁吉亚突然轰炸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短短数小时内,茨欣瓦利变成了一片废墟。俄罗斯对此作出迅速反击,据称,8月9日俄军开始对格鲁吉亚城市哥里周边地区进行猛烈轰炸。格鲁吉亚官方也发布消息称,格俄军队在南奥塞梯发生激烈交火。  相似文献   

4.
多角世界     
俄罗斯与北约“亲密接触” 5月下旬,世界目光聚焦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俄罗斯展开新一轮的关系调整,努力实现从对手到伙伴的转变。作为欧洲之行的一站,美国总统布什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为期4天的首次正式访问。布什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俄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俄美建立新型战略关系的宣言。两位领导人称这次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美俄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紧接着,5月28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上,俄总统普京与北约19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声明》,标志着俄罗斯与北约的新型关系,即“20机制”正式启动,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新机制建立后,“曾是两个对手的北约和俄罗斯现在已经成为伙伴”,北约秘书长罗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邮报》的著名记者雷德(T·R·Reid)在其《欧洲联邦:新的超级强权将终结美国的霸主地位》一书中,评论说欧盟正崛起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强权,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挑战美国的霸权,并将终结美国的霸主地位。谈及欧盟的发展,作者指出“美国人一直忽视欧洲的变革,一直在漠然地拒绝承认欧洲的变革成果。”他坦白承认在欧洲特别是在巴黎,许多人认为欧盟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平衡力量”或“均等势力”。甚至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表示“由于一超独霸的世界本质上并不稳定,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新的超级强权”。书中写道,全球最大的发动机--中国如今与欧盟的关系似乎好过与美国的关系,对全球势力均衡起到重大作用。欧盟在积极地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政府为了弥补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失误,在中东事务上一改强硬不合作态度,与冲突各方进行对话与合作,这一政策与俄罗斯平衡务实的中东外交政策基本一致.奥巴马时代,美国希望利用俄罗斯来实现其中东外交战略和政策目标,俄罗斯则希望借助美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但总体上,俄美在世界各地明争暗斗,竞争多于合作.双方在中东地区的互相借重将因局势的变化和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7.
1995年9月5日,全世界的新闻热点再次集聚在这个场景上——美国的航天飞机按计划再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相似文献   

8.
9月26-28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中亚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到会做了主题演讲。30余位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与外交官围绕着“中亚的新发展和上海合作组织”这一主  相似文献   

9.
史云 《老人世界》2014,(10):24-26
像是隐藏在绝密要地的高威力“炸弹”,—位超级间谍于1994年2月21日被美国秘密逮捕后,立即引发了美国与俄罗斯外交中的一次强烈地震: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和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皮克林就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向俄罗斯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总统克林顿亦称这起间谍案“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0.
那些流行的政治神话通常认为俄罗斯就像它国徽上的双头鹰那样注视着东方和西方。然而实际上,俄罗斯对待东方和西方是非常不同的,它总是有意识地面向欧洲和美国,而亚洲部分往往成为其遗忘的角落。在21世纪初,俄罗斯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会引起潜在的灾难。俄罗斯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面临  相似文献   

11.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叶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事件。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今日外蒙古大部分地区属蒙古国,目前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先后被俄国、苏联控制,之后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另外一部分则被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2.
自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冷战结束,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11年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大国之间以结为“战略伙伴”或某种“伙伴”关系为时尚,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初步形成。然而,世界并未相安无事,那种原有的冷战思维模式也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声匿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独坐其大,乘虚而进,在欧洲迅速由西向东扩张,试图首先控制欧洲,继而控制中亚,最终控制整个世界。北约东扩,引起全世界注目,也使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成了国际上的热门话题。俄罗斯战略空间不…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俄罗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国家发展对外关系,包括经贸关系,变得更加紧迫。欧洲联盟和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迫使俄罗斯寻求新的市场,扩大现有的市场,并与东盟国家建立新的经济关系。因为在东盟国家中,俄罗斯的地位有可能得到加强。如果在这方面取得成功,俄罗斯可以在几年内弥补欧洲和美国市场制裁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在乌克兰民选总统被街头运动推翻后不久,俄罗斯以保护讲俄语的居民为借口出兵克里米亚半岛。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以绝对优势宣布脱离乌克兰。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承认克里米亚为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能源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间关系的最佳调和剂,它最终总是能够使冲突、竞争的双方走向妥协与合作。虽然冷战已经结束十多年,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隔阂似乎一直存在。所不同的是,苏联解体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俄欧之间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终结》作者、美国著名战略家福山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里指出,中国与那些发生革命的中东国家不同,政府时刻关注并回应社会不满,承认并致力于解决收入不平等、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以来的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和独立问题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海合会从科索沃的伊斯兰背景及其民族遭遇入手,一方面支持科索沃穆斯林的权益及获得伊斯兰国家身份,另一方面支持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行动,承认欧盟在科索沃独立等问题上的主导作用,这实则体现了海合会游走于伊斯兰体系和现代国际体系之间的双重合法性建构。海合会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大国外交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对于考察海合会对地区和全球其他事务的参与提供了经典案例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本国的统计机构进行的心理分析。还是欧洲知名公司的问卷调查,俄罗斯年轻人的生活乐观指数都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年轻人更看好祖国的未来,更积极地面对生活。这与我们事先从某些消极的俄罗斯人所表现出的激进做法有很大出入。  相似文献   

19.
由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都将任期届满,2008年4月2日至4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被视为“告别的峰会”。也就是说,二人作为总统在北约峰会上的唇枪舌战是“最后的较量”。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自视为“世界大国”,伊朗自视为“中东大国”。俄伊关系对中东政治格局具有重大的影响。俄伊两国在经济金融、核能开发、军工装备和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对美国关系和中东地缘政治等议题上,仍然存在猜忌和矛盾。自视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与美国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因此在中东事务上,保持着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关系;自视为“中东大国”的伊朗反对外部力量干涉,反对美国及其盟国影响中东事务。美国的压力和威胁,促成了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多领域合作。然而,俄罗斯和伊朗对美国的认知差异,是俄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