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饰品:虎虎生威的另类童话 过去每年进入腊月,窗外寒风怒吼或白雪皑皑.入夜,儿女们都甜甜地睡了,母亲却在盏盏灯下,穿针引线,忙着为孩子们绣制出一件件春节礼物--虎头鞋、虎头帽,虎形玩具等等,室外虽然寒风刺骨,室内母亲的心却是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2.
IThereweremanydramatictwistsandturnsinSino-U-S.relationsinthe40yearsfromthe1911revolutionledbyDr.SunYat-sen,whichbroughttoanendthe267-yearruleoftheQingdynasty,to1949whenChiangKaisheklefttheChinesemainlandforTaiwan.Chinawasgoingthroughaperiodofgreatchangeandtransformationunprecedentedinitsmodernhistory,andtherewasheateddebateandconflictamongChinesefromallwalksoflife,includingintellectuals,overthequestionofhowtoregardtheUnitedStates.Inthelightoftheirdifferentpositions,viewpointsandattitude…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1982年第4期报道,苏联心理学界举行活动庆祝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编委E.肖洛霍娃教授60寿辰。报道说,肖洛霍娃的科学研究课题相当广泛,包括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的联系问题;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心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等。她始终围绕心理学的最迫切问题从事科研工作和科研组织活动,如,意识问题、个性问题、人发展中的生物方面和社会方  相似文献   

4.
苏联《心理学问题》1988年第6期发表文章祝贺苏联著名心理学家Н.И.丘普里科娃教授60岁寿辰。丘普里科娃1928年11月27日出生于莫斯科。195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毕业后在全苏国立图书馆学院教育学教研室任编外教员、在中学教过心理学和逻辑学。1953年起进入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所。1957年获副博士学位,论文是《人体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苏维埃国家与法》杂志1988年第2期报道,著名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法理论家、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副所长、《苏维埃国家与法》杂志编委、俄罗斯联邦功勋法学家、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家、苏联部长会议哲学和法问题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法学博士、教授A.M.瓦西利耶夫逝世。瓦西利耶夫1923年10月24日生于莫斯科。1947年以优等生成绩毕业于莫斯科法学院。1948—1950年在该院研究生部学习并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1950—1956年在喀山大学法律系等高校任教。1956—1980年在全苏法律函授学院工作,任教研室主任和副院长等职。1976年6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于2 0 0 4年1月19日举行会议,祝贺著名中国学家、社会活动家、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И.Н.瑙莫夫80岁寿辰。会上,瑙莫夫作了关于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学术报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所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全体到会专家学者衷心祝愿瑙莫夫健康、幸福和长寿,并指出了瑙莫夫对俄罗斯中国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瑙莫夫有论著15 0余部,如《中国的粮食问题》(专著,1973)、《中国经济:运输、贸易、财政》(合著,1979)、《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增长》(合著,1981)、《东方的劳动资源:人口经济问题》(合著,1987)、《…  相似文献   

7.
段雨吟  毕春伟  刘立辉 《社科纵横》2010,25(12):167-169
D.H.劳伦斯写了许多优秀短篇小说,例如:《菊馨》、《玫瑰园中的影子》、《肉中刺》、《马贩子的女儿》及《普鲁士军官》,而评论界忽视了这5部小说的之间的共性。这5部小说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酒神精神。本文认为,这5部小说的酒神精神主要依据尼采《悲剧的诞生》中关于酒、音乐、幻象这三个主题来表达人类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泯灭。  相似文献   

8.
我与《天津社会保险》杂志结缘于1996年,当时,我刚刚调到社保机构工作,既是员工,又是读者,后因工作需要,又做了几年相当于执行主编的工作,让我进一步与它相知。那时没有专门的编辑机构和专业人员,杂志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只是宣传调研  相似文献   

9.
苏联科学院1986年10月16日-17日院务会议通过不记名投票选举Г.И.马尔丘克院士为苏联科学院院长.马尔丘克生于1925年,是计算数学、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核反应堆物理学方面有影响的学者,他的著作在苏联及世界科学界都享有好评.他曾任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计算中心主任、分院  相似文献   

10.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5年第3期报道:苏联经济学家、《经济问题》杂志编委会成员、代理副主编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many of the basic tenets of Harry Stack Sullivan’s interpersonal theory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lational 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Sullivan’s original ideas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are, in many respects, distinct from the intersubjectiv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al psychotherapists. Using three case examples that addressed a similar clinical problem, Sullivan’s approach to clinical practice will be contrasted with contemporary relation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2.
13.
1968年11月至1973年5月中国调整外交战略、实现与美国和解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越南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处理并存的援越抗美革命外交方针与缓和对美关系务实外交方针这对矛盾时,对越美和谈的态度及对越物质援助的方针相应地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以越南问题为轴心推动了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步伐,中美关系解冻。随着越战的结束,双方着手进一步落实联合抗苏的战略构想。但与此同时,中越之间的裂痕逐渐加深,越南最终投入了苏联的怀抱。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哲学科学》杂志1990年第5期报道,苏联哲学史家米哈依尔·特里福诺维奇·约夫丘克于1990年1月9日去世,终年82岁。约夫丘克是苏联著名的俄国哲学史专家,哲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高级研究员,曾是苏共中央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908年11月19日出生在白俄罗斯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入党,  相似文献   

15.
郭景萍 《社会》2006,26(1):1-22
唯善主义倾向、“个人主义”价值观、非功利主义气质、人文主义方法论等,是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社会学浪漫主义也具有这些特征。同时,浪漫主义在社会学领域又特殊地表现为秩序型、建构型、女性学、批判型、现代性以及后现代的浪漫主义特征,浪漫主义被社会学化了。社会学浪漫主义的两种机缘态度体现出两种基本取向:情感浪漫主义与理性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社会学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理论模式,而在于它的现实风格。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消息报》1985年9月28日报道,苏联著名的中国学学者、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教授斯拉德科夫斯基因长期患重病医治无效,已于1985年9月25日逝世,终年79岁。米哈伊尔·约西福维奇·斯拉德科夫斯基1906年生于一个工人家庭,1923年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开始参加工作,1926—1927年在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大学任教,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斯拉德科夫斯基于1930年在苏联远东大学毕业,此后的三十五余年中,他一直在苏联对外贸易方面的许多负责岗位工作。他曾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委员;苏联驻中国商务代表;1945年曾任驻中国东北苏军司令部经济  相似文献   

17.
吉尔默(John C.Gilmour)在《描绘世界》(picturing the world)中公正论述了欧洲大陆和美国的美学传统,认为,艺术家与科学家和哲学一样,都在探求真理;艺术作品必须作为对真理的非命题揭示来视听。吉尔默反对主观主义——其主张艺术家只是经常在发泄自己独特和孤僻的个人感情;也反对形式主义——其认为,艺术只是摆弄构图、色调、形式、色彩和结构,从而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科学院研究社会科学总学部工作的院务会议上(1983年12月),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B.A.维诺格拉多夫就当前社会科学领域情报部门面临的任务作了发言。他指出,以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为首的情报部门的任务是:积累、系统整理和宣  相似文献   

19.
据前苏联《哲学科学》1991年7期报道,1990年4月19日至20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题为“В.И.维尔纳茨基关于智力圈与生物圈学说的哲学根源”的共和国科学理论学术会议。会议组织者是苏联哲学学会、当代全球问题研究小组、苏联哲学学会伊万诺夫分会、国立伊万诺夫大学。会议指出,早在1983年举行的。В.И.维尔纳茨基关于生物圈向智力圈过渡学说以及它的哲学和普遍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national trend in the restriction of smoking and use of tobacco products is extending to the pris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at city, state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are limiting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and businesses, state and federal prison systems are limiting use in correctional facilities. The data for this paper was collected by mail from departments of correction in the fifty states,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and the federal Bureau of Prisons. The results show a continuing trend in tobacco limitation policies at male prisons within the U. S. Several states totally ban all tobacco and only a few still allow generally unlimited use. Limitation policies range from segregation into smoking and nonsmoking areas to the banishment of inmates and staff to smoking areas outside prison buildings.While many see a nonsmoking prison system as the wave of the future, use of tobacco in prisons is still comm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official reason given for changes in tobacco policy and the alterations in prison operations that developed after restrictions were implemented. Increased tensions developed among inmates, staff and administr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new policies. For those prison systems that banned tobacco, an active black market operation developed eclipsing other contraband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