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论柳如是诗词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之历代女子的诗作,柳如是的诗词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境界,主要表现在独立自主的人格美、博大的爱国情怀、现代意味的爱情观等方面,这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明末清初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柳如是特殊的乐妓身份及个人生活环境,是其诗词美学价值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先生之《柳如是别传》对柳如是嘉定之游考证详尽,但受当时资料检索不便之局限,柳如是嘉定之游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唐先生遗稿》的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唐先生遗稿》中关涉柳如是嘉定之游的诗篇与程嘉燧的相关作品互为补充和佐证,使柳如是嘉定之游得以更加清晰和完整的面貌呈现。  相似文献   

3.
任聪颖 《兰州学刊》2014,(1):63-67,162
陈寅恪先生所著《柳如是别传》对柳如是与松江名士的交谊考证甚为详备,但也有待发之覆:陈子龙、宋徵舆、李待问等名士是否曾同在柳如是处宴乐?李雯之《与卧子书》究竟作于何年?《柳如之轶事》所载杨宋爱情之内容是否属实?柳如是与宋辕文是否同庚?这四个问题表面上各自独立,实际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解决第一个问题同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均是考订陈子龙与宋徵舆何时定交;厘清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才能较全面地重现柳如是与宋徵舆的情路历程;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的提出均源自对《质直谈耳》所载故事之真实性的怀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能对《柳如是别传》有所补充和修正的。  相似文献   

4.
《柳如是别传》是一部亦文亦史的奇书巨著,贯穿全书的心理分析,鲜明地体现了它的文学创作之特点。陈寅恪“以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塑的眼光和精神”,与三百年前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通过考今典和释古典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将钱柳因缘诗章“辞锋针对,思旨印证之微妙”展示在读者面前,再现了明清鼎革之际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  相似文献   

5.
对柳如是的研究历来多集中在其青楼出身和传奇人生,对其诗作风格与明朝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之间联系的系统考察并不多见,本文着力于阐析明朝文学尤其是吴江女性文学、钱谦益文学观点对柳如是的影响以及柳如是诗作风格所体现的明末文化的个性意识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发覆钱谦益、柳如是反清复明事迹,抉幽入微,颇具识见,但其有关黄甫及就是徽州人黄澍的推测,及由此得出的顺治六年冬黄甫及游吴盖为受张天禄秘使联络钱谦益抗清等一系列的推论,不免有误.黄甫及本名黄申,淮安人,与黄澍并非一人.黄甫及在明末任职鸿胪寺,明亡后为孤节遗民,放浪形骸.黄甫及多交故国遗老,虽有反清复明之意,但其访钱谦益,与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并无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姻缘诗释证》,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先生最后的一部著作。全书共约五十万字。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陈寅恪先生的工作和生活给予妥善的照顾,使这位早年双目失明的学者的著述工作,从未中断。对此,他曾多次表示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陈寅恪先生于1969年逝世。他在去世前用了十几年的工夫,研究了大量明末清初的史学、文学材料,终于完成了《柳如是别传》,这种学术钴研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蒋帮的一些无耻文人,政客,因为陈寅恪先生十多没有发表文章,便大谈他的晚年遭遇,并借此进行反共宣传。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就是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使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重新得到贯彻,《柳如是别传》也将整理出版。我们特地选登它的第一章,供读者了解这部著作的概貌。  相似文献   

8.
孔慧红 《青海社会科学》2008,(3):148-150,165
曾是第一哲学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在统治了两千多年后走向了终结,它的症结在于使人迷失在"理智的迷雾"中,忘了"回复本真"(归家)才是哲学的终极企盼和真正向度。在"回复本真"的向度中,"本体论"作为不可言说的言说退到次要地位甚至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本应如是":人原本在本真中,通过澄明、去蔽,当下开显本真,即体即用,体用不二。中国传统主流哲学始终走在"本应如是"的正确大道中,与近现代西方哲学本体转向会通归一。  相似文献   

9.
“柳”的国俗语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汉语的"柳"一词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可以表达离情别绪,可以喻指人的容貌及境遇,也可以表达避邪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之困境如是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常想一个问题:既然学术期刊是整个学术体制、学术现状和学术走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学术发展中的弊端也很自然地要影响到学术期刊这个载体。二者不能不说是共存共荣或者说是相依相靠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了。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理解的。就当代中国的学术而言,尤其是社会人文科学,就其独立性讲是少有自身的自主性的。作为过来人,所经历过的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学术从整体上已丧失了独立的品格。而作为学术载体之一的学术期刊常常只能紧贴阶级斗争或意识形态的主旋律运作,直至一个思想、一个论题、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论柳如是诗词的女性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超 《江西社会科学》2003,(12):100-101
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词除具有独立自由的精神内涵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女性色彩和女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展现生活内容的独特视角、表现女性心理的词汇语气等方面。一、独特的创作视角柳如是的乐妓身份,使她展现生活的视角极为独特。首先她是作为一名女性,是站在女性的角度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反映生活的。而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封建社会,由于社会地位、社会期待、活动范围、所受教育的种种不同,和同时代的男性诗人相比,她的视角同样具有闺阁女诗人的共同性,诗作的内容也跳不出“身边文学”的圈子,诗文的存在也往往是作为男性…  相似文献   

12.
李亚军 《阴山学刊》2006,19(4):5-11
中国有悠久的折柳送别传统,对于这一民俗形成缘由解释较为纷繁,一般认为以"柳"谐"留",是谐音现象.从民俗学、文化学角度,依据大量的文献材料,追溯"折柳"民俗的起源,分析折柳送别现象的生成机理与演变脉络,梳理民俗事项与诗歌吟唱的内在联系,足资证明柳民俗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柳河东"之称谓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统有关,"柳柳州"之称谓与出任地方行政长官有关,而没有称之为"柳永州",与其晦暗的政治经历有关.这种一名多种称谓的现象,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所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而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柳意象频繁出现于清代西域诗中,借助于诗人之心、诗人之眼,以柳展现出西域春日之暖、秋景之悲,再现了清代西域奇异的自然风光和艰难的生活环境;诗人将自身复杂的思想感情灌注于柳之中,故而柳意象成为诗人表现个人复杂情感的重要载体,寄托了诗人各种复杂的感情和心境,或睹柳思乡,或因柳而内心平和;亦借助于柳展现出其对西域农业和军事较为关注的忧国忧民之情。柳意象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至西域诗人真实的心境和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5.
为文尚"气"古已有之,但"文气"在散文创作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至韩、柳等古文家出始广为人知.韩愈因"气盛言宜"而遍悟文体,将诗赋之情趣风神纳于应用文之中,创造出名为"古文"的各种成体的短篇散文.柳宗元主张"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以"志"为气之帅,"神"为气之精,运用比喻和寓言写了大量书愤明志的杂文,以及不少令人读之悠然神远的山水游记.他们的"古文"创作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柳子明90年的生涯里,贯穿着鲜明的民族观、热烈的爱国情怀、探索性的科学观以及表现出的高尚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柳子明的人生体验是近代韩民族一部精神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小说的创作深受萨满教影响,柳意象的运用就是重要体现。《河柳图》中的柳具有原型意象的意义,它来自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柳意象寓意的萨满教的祖先崇拜和女神崇拜,成为小说中寻父情结和女性意识的隐形结构。柳和人物的关系隐喻着作家的自然崇拜与生命幻灭的冲突,也成为迟子建小说带有普遍性的内化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纪彬先生于1982年2月17日逝世于北京,享年77岁。没有隆重的追悼仪式,报上没有介绍他的生平业绩,更没有纪念文章。对于这位21岁入党的革命老战士,对于这位在学术上造诣很深的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他身后的冷况,使我的悲痛更深了,同时感到压抑。我觉得,对于自己素所景仰的老师应当写篇文章,以破沉寂。可是,临到动笔,却又受到政治和学术这个老问题的困扰,深感对这位曾卷入当年那场批孔闹剧因而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于明末清初风云变幻之际的柳如是,的确是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奇女子。活动于乾隆盛世的袁子才,也不愧为蜚声诗坛“才可必传能有几”的奇才子。以这样一个力主“性灵”、才华横溢的诗人去写那样一个具有奇节异行、名噪当世的巾帼英雄,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奇异诗篇。它不仅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感情的陶冶,而且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王磊 《兰州学刊》2010,(Z1):40-41
当前我国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陕西省石泉县后柳水乡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旅游者,文章通过对后柳水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找出制约后柳水乡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后柳水乡旅游业的发展更加符合旅游市场的规律,供决策者在实践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