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归纳了打工妹们书信中的五个主要话题,并通过这些话题分析了工厂打工妹的交往圈子的活动和功能,她们工作流动的原因和策略,她们与出生家庭的关系,她们的感情和婚姻,她们对打工生活的评价。分析特别注重了性别的角度,指出了打工妹们的处境、经历和态度形成中的性别原因  相似文献   

2.
舟渔 《女性天地》2006,(12):13-14
一位喜欢唱山歌的打工妹,巧妙地把个人爱好融入旅游职业中,几经磨练,她不但成了旅游业中的佼佼者,还创办了自己的山歌旅游公司,开发了特色旅游景区,实现了自己的创富梦想。她的经历不平常,她的经验值得借鉴。她叫潘红梅,家住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发挥特长,山歌导游受欢迎  相似文献   

3.
优等生被迫辍学,做了打工妹海丽出生于河南省一个小山村,家里姐弟三人,她是老犬。或许是集天地之灵气,海丽小小年纪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漂亮迷人,村里人都说她是仙女下凡。小海丽虽生活在农村,但心里却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她想考上大学,到外面去见识精彩的世界。为了这个梦想,她努力地读书,她的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很优秀,她也一直是老师们的宠儿。1996年6月,海丽即将参加高考了,但父亲告诉她,家里再也无力支撑她的学费,更不可能支付她上大学的费用了。她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如是说。几百年前,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这样鼓舞他疲惫的战士们。几千年前,庄子在冥想后用先贤的词汇记载了他和梦想美丽的邂遁。历史转个弯,发明了电影,每个电影部是一个梦想,汤姆·汉克斯在《阿甘正传》中告诉现实中的我们: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而最甜美的滋味在于你达成梦想那一刻所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5.
一名打工妹的苦恼 工作人员在乡村调查时遇到回乡过年的打工妹王某,通过聊天,对她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6.
《安家》2006,(9):303-304
公园城市 名仕们的后湾区 从托马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从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到赖特的广亩城市;每一个梦想者,都倡导一个理性化的典范城市.现实与之大相径庭.多元的城市尽管丰富,却难觅公园的影子,"绿"成为这个城市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7.
郑毅 《女性天地》2007,(11):22-23
说到绣花鞋垫,许多人就会联想到乡下老家的妇女们手工绣的老土玩意儿,那种东西怎能登上大雅之堂。但是一位重庆打工妹,却把土得掉渣的绣花鞋垫卖出了名堂,仅用了3年时间,就在全国开了20家绣花鞋垫专卖店,拥有了资产几百万元。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 《金色年华》2010,(10):23-24
从一个怀揣梦想靠月收入260元谋生的打工妹,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百瑞达、裕丰、奥丰等多家企业的成熟商人;从一个只有技校文凭的懵懂少女到一个攻读完清华大学MBA、CEO课程的业界精英,平凡的李育珊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相似文献   

9.
当代娜拉是牺牲自己的青春从边远乡村到城市里的打工妹,川妮的《玩偶的眼睛》通过对她们生存境遇的描写,实际上指出归去是她们需要考虑的下一条出路。家园已经荒芜,归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由一个大学生到鞋厂的打工妹,不甘平庸,创业——鞋面上玩创意,搞创新,每月收入竟达两万元……深圳打工妹莫娅在鞋面上大做文章,不断搞出新花样,满足消费者"一天一鞋"的爱美情结。  相似文献   

11.
鲁豫 《伴侣(A版)》2008,(12):6-7
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一个打工妹发现大学里很多喜爱运动的学生们都买不起昂贵的新篮球、排球、足球等,因为即便很一般的新篮球价格也在一百多元以上,更别说名牌篮球了,每个新球的价格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一般学生根本承受不起!于是,这个聪  相似文献   

12.
身处人生花季的打工妹,谁不渴望生命中最艳丽的那朵爱情之花,在城市中结出甜美果实?为此,她们中的一些人不惜去走"捷径",最终沦为"小三"。她们有的为"转正"不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拼得头破血流,最终却一无所有……因为,在"好色之徒"喜新厌旧的风险之外,"小三"既不为传统道德容纳,也不被现代法律接受。  相似文献   

13.
正"这条路上的你我他,有谁迷路了吗?当初说好闯天下,如今还记得吗?"年少时分,我们总会种下这样那样的梦想,时光荏苒,当初的梦想真的照进现实了吗?5年前,湖南农业大学女教师王伟伟在她第一届学生的最后一堂课上,让学生们写下了自己的梦想。王老师和学生们约定,5年后——也就  相似文献   

14.
潘毅博士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一书通过对深圳经济特区一家电子厂年轻女工生活的民族志考察,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对于中国农民工日常生活的意义。作者全面分析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动因、在工厂和城市遭遇的歧视、对剥削的有限的公开抵制和女工的身体痛楚(pain);深入考察了打工妹的身份认同(identity)在现行体制、全球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三重压迫下的形成过程和打工妹的身体呈现。鉴于该书对底层(subaltern)劳工研究具有的开创性意义,我将从底层研究的角度来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07,(1):10-15
新的一年开始了,你的职场梦想是什么?职业梦想的实现指数有多高?哪些拦路虎是必须要拿下的?无数热心读者来信、来电倾诉自己的新年职场梦想,同时,本刊的强大专家团队和人力资源经理们也对此一一进行了热心的答疑和解惑.梦想需要美丽的点缀,更需要智慧与现实的结合.本刊记者选取了部分职场人士作为发言代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职业梦想,看看专家们的指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只上过5年学,30岁开始学画画的北漂餐厅打工妹,距离艺术家的路有多远?汪化用她的人生逆袭证明: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漂泊"疯"女孩,艺术是她生命里的光汪化本名叫季红燕,1981年出生在福建南平浦城县一个小山村。只上到小学5年级,她就因读不进去书而退学了。16岁那年,她开始辗转全国各地打工,品苦含累  相似文献   

17.
城城 《女性天地》2009,(4):24-25
面对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力的加大,很多都市人都感觉自己活得太累了,但又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广州一个打工妹在参加朋友婚礼时,无意中碰上了一场“人肉多米诺”,人仰马翻中引爆的尖叫声和笑声让众人找回了久违的轻松、聪明的打工妹由此发现了都市人集体减压的商机。  相似文献   

18.
宋晓俐 《职业》2001,(1):11-12
如果说中国演艺界的颠峰是金光闪闪的“金鸡”和“百花”奖杯的话,那么巴黎卢浮宫里的T型台就成了一个个年轻的服装设计者们梦想中的天堂。有人说,天堂里最美丽的是梦想,但是在2000年12月14日巴黎卢浮宫的那个T型的天堂里最美丽的却不是梦想,而是一个中国女孩儿的幸福笑脸,一个手捧着金色的“国家奖”奖状的女孩儿,她就是刘圆圆。在来自各国的众多的参赛者中唯一的一个站在领奖台上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女孩儿,就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静静地站在T型台的中央,绽放着春天般幸福的笑靥,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 刘圆…  相似文献   

19.
《小康》杂志4月8日的文章说,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国情考察项目《打工妹返乡后的状况》启动,学者们对返乡女农民工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结果令人惊叹,“她们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下一代,  相似文献   

20.
鲁西 《老人天地》2010,(4):32-33
张晓茹出生于郑州市一个干部家庭,一直生活优越,后来因家道中落沦为打工妹,最后嫁给了在一所普通中学当老师的徐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