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秀卿 《兰州学刊》2011,(12):213-215
1933年9月间,楼适夷和穆木天围绕楼译《二十世纪的欧洲文学》展开的关于误译的论争,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两种不同翻译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论争最后以鲁迅的表态而告终。鲁迅对翻译批评中"专揭烂疤"的做法的批评,体现出鲁迅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洞察和认识,以及对进步文艺的精心呵护,为文艺青年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具有深刻的现代哲理意蕴。在艺术性的集中和夸张中《人间喜剧》展示了金钱时代人性被物化的本质特征;肯定甚至赞美私欲与恶,《人间喜剧》表现出的这种关于“人”的哲学观念是超越传统而具有现代意味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殖民问题中的历史进步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殖民问题上,马克思对于历史进步既拒绝从道德上作出论证,也没有将历史进步单纯地还原为生产发展的进步,而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立场上,从资本主义是活生生的矛盾这一唯物史观角度作出阐发,体现出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并由此与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或神道设教者对历史进步的解释迥然相异。  相似文献   

4.
《诺斯托罗莫》代表了约瑟夫.康拉德创作的最高水平。它的价值体现在:一是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提供不断阐释的空间;二是作者对殖民历史和复杂人性的深刻洞悉,揭示了西方国家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来推动民主与和平进程的虚伪性,以及在物质利益法则下人类道德的普遍状况。  相似文献   

5.
《史通》问世后的历史际遇,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以及后世史家对《史通》理论价值认识上的意见分歧;后世史家对《史通》的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史通》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发展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因此,如何理解人,就决定了如何理解发展。人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社会进步的关键。从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的人性需要和发展的现代诠释三方面来理解发展的人文意蕴,揭示发展的人性基础,这对于我国的发展问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瑞涛  张志宏 《理论界》2010,(2):124-125
《论语》之"孝"观念建构在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基础上,深刻论说了"为何孝"和"如何孝"问题,一方面体现出对生命的理性思考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生命的自觉承当精神,富含"生命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改革思想是他具有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标志之一,其特点是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的心路历程,表达了整个民族渴望富强、摆脱困境,置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伟大心声.同时,也极为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对于中国社会改革所提出的历史要求.毫无疑问,从思想文化角度,探讨鲁迅的改革思想,对于整体地认识和把握他的思想发展规律和特征,揭示出它在近代中国现代化历史和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易》是中国先人们行为处世的原则和尺度,是他们对宇宙间万事万理的认识与体会。《周易》体现了中国人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主要包括阴阳的观念、"时"的观念、"位"的观念、"中"的观念、"变"的观念等。这些观念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标签"。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代表的施蒂纳在其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表达了观念优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是观念创造了历史,把历史看成是观念发展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施蒂纳等小资产阶级观念优先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判,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阐述了实践优先的唯物史观,从而实现了历史观的划时代革命。  相似文献   

11.
张广智 《河北学刊》2003,23(1):170-174
塔西陀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本文以翔实的材料评述了塔西陀的社会历史观,并进而分析了古罗马史学的特征.通过塔西陀与古希腊史家修昔底德的比较研究,进一步阐明塔西陀史学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隆国 《河北学刊》2007,27(1):120-125
本文以修昔底德研究为个案,分别从史学理论界、史学史界和普通史学家群体等三个层次,分析引入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进而揭示叙事理论对史学界的影响,以及现代史学史上理论与实践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的思想,是恩格斯历史理论的基础部分。它从自然史与人类历史的不同性与相似性上阐明了人类历史的事实性,从生产方式的性质阐述了人类历史的自然状态性质,从而超越了康德、黑格尔历史目的论。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与自然界的历史是不同的,但由于人类行为的局限性,人类历史却像自然过程一样运行,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的历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人类只有摆脱了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在社会关系方面将人从动物界中升华出来,人类历史才能进入到完全符合人的需要的阶段。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得到了新的证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启屏 《文史哲》2006,(5):31-42
孟、荀二子,念兹在兹者均在于“价值世界”能否在人间证成之事上。只不过孟子立定心之大根大本,直探价值之超越真实,在扩充之工夫中,昂首人间。荀子则立足世界,以统类之心通贯历史与社会,在大无畏却极具忧患意识中,开展“道”的现世性格。两人虽于“心性”之主张不同,却仍有相补相辅之可能。孟子道心性,强调践形工夫下的价值开显;荀子则重在价值之客观化上,故重视社会实践下的道德行为。两人均是一种“化成世界”的观点,而且是以“价值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孟子内化伸展的学说取向,深化了儒学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荀子则于外向实践的主张里,客观化了价值实践的具体可能。孟、荀二子俱为“儒学意识”作了不同向度的深化和开展,其于儒学之发展,实各有其功,不必强分高下。  相似文献   

15.
孙亮 《北方论丛》2008,4(2):109-113
对自然辩证法的消解自卢卡奇肇始已近一个世纪,这种论调在国内哲学界同样有着较大的"市场"。他们的观点是,恩格斯的自然证法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因而是无视人的;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从不赞成"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立的。对此,重返文本与勘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认定,在承认自在自然的辩证法基础上,恩格斯理解辩证法绝非"无人的视野",马克思一直支持与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恩格斯与马克思正是面对着不同任务,来共同研究一部"完整"的辩证法即在实践的基础上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卫生史与环境史不仅在研究旨趣上相当一致,而且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交集,卫生史关注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同样也是环境史的研究课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卫生史可以囊括在环境史之中,而是说就环境史研究来说,从卫生史的角度切入来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这除了内容和旨趣上接近等缘由外,还因为从卫生史的视角出发,对促进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并更进一步融入国际主流学术颇有助益,而且从卫生史的角度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而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原始部落遗址中“愈合的股骨”的阐释,涉及到人性生成这个古老的学术问题。原始人类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伤、病、残、老人产生了怜悯心理,这无疑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重大进步,但是将其归结为原始人类开始懂得了怜悯,这就是把因果关系本末倒置了。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人类由野蛮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的动力和根据,不应该用人类的情感、道德、人性来解释,而应该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到社会经济关系中给予说明。人类不是因懂得了怜悯而进入文明社会,而是在文明社会渐次到来的过程中才逐渐懂得了怜悯。从“愈合的股骨”阐释中折射出两种历史观对人性阐释之根本对立,其焦点在于:到底是用历史解释人性还是用人性解释历史。唯心史观用人性解释历史,唯物史观则用历史解释人性。  相似文献   

18.
秦兴仲 《齐鲁学刊》2008,4(3):83-86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人与自然之间一直存在着对立、冲突与不和谐。要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走出困境,必须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实现人文生态平衡,此外,人类还应该学会尊重自然,懂得爱护自然、美化自然,大力弘扬自然道德,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牢固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观念,建立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的存在性",在哲学的范围内是一个假问题。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仅仅在科学视野内有效。实践本体论批评者大都未曾超出一种外在式的思考方式,即设定外在于实践的视角,从而有所谓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和属人的自然界的匹分。这一匹分恰恰先行地解构了使本体论赖以成立的逻辑条件即视野的绝对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逻辑矛盾。马克思哲学不仅在本体论意义上确立了第一原因,而且在现代本体论意义上把这一终极的原初基础奠基于人的存在——实践,从而为人的实存与本质的历史分裂和历史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0.
在解释学和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解释学与哲学舍一的趋向.解释学与哲学相互过渡的逻辑通道,是把历史看作人的精神作品,看作文本,把历史的内容看作是文本的意义,把对历史的认识看作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只有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立场上才能被建立起来,其中包藏着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哲学观的毒刺.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事物的认识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精神活动.它们有不同的对象、任务、"真理性"问题及"真理性"的标准.而理解和对象、认识和对象的关系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解释学和哲学相互过渡的逻辑通道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能既赞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去赞同、推进解释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解释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