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祖国的原野上,星散着五万多个农村场镇。它的发展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度里,场镇经济的兴废,极大的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城乡经济面貌。如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对于繁荣城乡经济、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都是至为重要之事。最近中央把恢复和发展场镇事业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考虑,无疑是抓准了过去的一大积弊。本文试就我国场镇发展的历史成因、现状,结合实际情况,作一粗浅的分析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形成了一种农业支持工业以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传统和先例,并扩展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认识、理解、关爱和回馈农民,并落实到具体政策上。  相似文献   

3.
<正>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给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如同任何科学理论产生一样,它的创立决非是单纯逻辑推论的结果,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毛泽东说:“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一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①大工业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只有在大工业条件下才能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弄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前如何坚持以唯物主义的原则进行哲学改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围绕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本质内涵和重大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作为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十九大报告全篇,是十九大报告全部立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全面认识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深入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特征、新使命、新征程、新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党在1981年开始使用的一个崭新的科学概念。它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赵紫阳同志最近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有二:第一,肯定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表明我国社会主义还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不高,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初级阶段”论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而且划清了在革命发展上与“机械论”和“空想论”的界线,从而也就使我们找到了过去所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正确认识初级阶段,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经历了深刻的再认识过程。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先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之后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六中全会再次肯定了这一正确提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通过长期反复的认识过程,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所作的质的规定。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于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它一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但关于如何认识它的历史必然性,它在合作经济发展完善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前途和寿命,以及它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作用和意义,却有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必要. 一、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端正了指导思想之后,我国亿万农民长期受到压抑的强烈愿望终于实现了.随着“左”的思想的逐步被破除,随着实践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辉煌的胜利之一。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认真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对于加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集中阐述,它既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重大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提升,也是我们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新部署,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了“两个没有变”。深刻认识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没有变"的时代意义,对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明末农民大起义,就其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来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革命运动之一;在亚洲和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一次罕见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同时,由于它发生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重大的历史作用。对于这样一次伟大的农民战争,祸国殃民的“四人邦”为了达到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它的认识和评价,应采取分析的态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对我国来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有特殊的难度,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新农村建设中还有诸如农民增收、户籍改革、经费投入、提高农民素质、保障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等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质”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系统考察“本质”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不仅有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自觉性,而且对于理解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次深化及其建设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时期重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对于深化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毛泽东首倡“共同富裕”,到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上升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历经了一个逐步完善的演进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倡导“共同富裕”,是为了克服工业与农业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使农民能够逐步、彻底地摆脱贫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倡导“共同富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以及“消除两极分化”,并把它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倡导“共同富裕”,是为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一致性。在实现路径上,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在初次分配时坚持效率和公平的统一;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物质基础,进一步发挥再分配功能;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有益作用,进而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的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对历史上形成的工业结构的探讨,以期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发展的全貌。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过去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时,往往脱离历史遗留下来的条件,从主观愿望出发,“随心所欲地创造”,一种僵化的单一工业结构,限制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结构改革中,我们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脱离“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随心所欲地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因此探讨历史上形成的工业结构特点,深入全面地认识国情,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苏南地区历来是商品经济较繁盛,手工业生产较发达的地方,近代又被称为民族工业的摇篮,在全国工业发展史中具有典型意义。这里仅对苏南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宝塔式工业结构,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党在对法制建设问题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我们走出法律虚无主义的陷阱,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里程碑。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是我党对民主法制建设认识上的又一个飞跃,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在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法制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解答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课题的创新之作.它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著作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历史局限性.对其进行理论剖析,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它与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而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即“现实社会主义”应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忽视自己的国情 ,把“经典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普遍真理而模仿 ,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定位上出现失误 ,导致严重的后果。邓小平敢于突破前人设定的理论框框 ,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命题 ,既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经典模式”的创造性发展 ,其理论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