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校报编辑五要王立家目前,全国高校校报已发展到800余家,编辑3000多名,每位编辑同时都是校报记者。高校校报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校报编辑人员要有过硬的基本功,特别在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等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编辑和其他编辑一样,通常被人称之为“杂家”。因为他们所编辑的刊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专业归为各个门类,每个领域、每个专业的知识似乎都需懂得一些,但又似乎无需懂得太多。由此看来,编辑称之为杂家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无可争议的了。 “杂家”这个概念不论从外延还是从内涵来看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杂家”成为编辑的代称,到底始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连我们编辑自己似乎也默默接受了这一习惯称呼。然而,从古至今,杂家的称谓从来就没有专指过,其概念是极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3.
文稿编排和版面设计是高校校报编辑的主要工作。文稿编排主要指组稿、审稿、配稿三个部分。文稿是高校校报的内核, 而版面设计则是校报的外在形象。因此, 把握好这两方面的理论与技能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办好校报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编辑工作是“为人作嫁”,说明编辑这一行当的服务性质,既为作者服务也为读者服务.又说是报刊编辑为“杂家”,所编审的文章涉及天文地理、方方面面,都要知悉.而师专学报的编辑,工作更杂,除了需要猎涉广杂的知识外,由于人员编制所限,编辑部仅寥寥几人,有的还是兼职,故而专职编辑的工作,自然更杂,从选题、组稿、送审到校对、排版、发行、交流样样都干.为求教于同行,使编辑工作规范化,编辑质量不断提高,兹不揣冒昧,就编辑工作的职责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提高宣传报道思想理论深度 ,是深化校报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办出质量、上水平的重要保证。校报编辑担负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职责 ,在整个办报过程中 ,校报编辑是否具备一双“慧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握办报规律 ,直接影响到办报的质量和水平。“慧眼”的“练就” ,离不开校报编辑的理性思考。在当前全国校报呈现一派蓬勃生机、大多数校报发展逐步成熟时 ,其中也有部分校报存在就事论事、反映主流和本质的东西少、思想理论深度不够等现象 ,应引起足够重视 ,而强化理性思考是提高宣传报道思想理论深度的重要环节。校报编辑常常担负校…  相似文献   

6.
从高校校报编辑工作特点和双重角色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相关量表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获得资料,编制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问卷。对测试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校报编辑的压力主要来自职业发展、工作特征、领导支持、工作负荷、生活保障、行业竞争6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6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编制的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今后测量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教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校报也在蓬勃发展。全国高等学校1054所,出版校报的有688家,占全国出版报纸总数的42.2%;每期发行量约170万份,从事校报工作的专职记者、编辑3000多人。黑龙江、山东等11省市成立了高校校报研究会和新闻学会。①校报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四有”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校报质量不高,这是目前校报工作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质量是校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所谓编辑有两种含义:首先,是指一种文化活动,即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其次,指的是做编辑工作的人,通常人们称之为编辑。本文所说的编辑,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应是杂家,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就编辑个人的知识而言。杂,博也,即编辑须一专多能。有人认为,编辑应是学者。诚然,如果从要求编辑人员,不能满足于现有知识,不学无术,坐吃山空,要积极学习不断进取方面说,有一定意义。二就编辑个人的智能方面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编辑,也必须博学多能,成为杂家。既主业当…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学校校报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美术编辑工作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是校报编辑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影响校报质量。高校校报美术编辑工作的主要功能在于它能以美的形式,生动活泼,美观和谐地把校报要反映的大  相似文献   

10.
学报编辑主体结构的必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编辑应具备的能力角度 ,阐述了编辑智能评价结构的新框架。“新”是一切稿件的价值所在 ,学术观点上的“新”应按照“双百”方针来评价 ;编辑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更新知识 ,成为“专家”和“杂家” ;同时 ,对学术理论较深的稿件 ,具有研究能力才能对稿件做出正确评价 ;编辑的稿件表达能力 ,是指采用删、改、增、移的方法来改善和优化稿件 ,也是实现编辑主体智能结构调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编辑工作是为精神产品服务的社会性工作,编辑活动是为丰富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积累文化成果的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主体既是文化信息的承载者,又是文化事业的发展者.既然社会赋予编辑主体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编辑主体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成为博学多才的"杂家",不仅如此,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同时要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广博的知识完成赋予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学报资料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在于源源个断地把各种信息提供给编辑作为参考.金敏之先生撰文对资料工作的特点和作用做了6点概括.(1)资料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助手”和“参谋”,它通过搜集资料,为编辑提供学术界、科技界的新动向、新问题、新观点和新课题,以供编辑进行选题、组稿和审稿时参考;(2)为编辑提供关于党的方针、政策文献资料;(3)为编辑提供审稿参考用书或论文;(4)为编辑提供各种工具书;(5)为编辑提供核稿用的数据、原著等资料;(6)为出版社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学习用书或资料.从中可以看出资料工作在编辑出版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资料信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把它看成是知识和财富.如何充分发挥资料工作在学报编辑出版中的作用,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3.
要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必须有较强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大量地阅读和修改稿件,积累经验,以此在浩如烟海的来稿中对稿件做出准确的判断。好的编辑要给读者奉献精品,就要有坚守的意识,同时,编辑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熟知各种文体,掌握多方面知识。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很特殊的工作,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又是一种精神的和思想的。本文就一个新闻编辑应该努力做到的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是纷繁而复杂的,由于报纸的宗旨性质不同,由于办报条件的千差万别,相对应的编辑工作也就不尽相同。而对于校报来说,编辑工作就又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校报编辑是集编辑、记者、校对、发行等于一身的特殊编辑。  相似文献   

15.
系统科学思维已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日益发展,它正改变着当代科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并给学报编辑工作者的思维发展以深刻影响。由于学术编辑的职业特点,不仅要求当好“杂家”,而且要努力达到编辑专家的条件。当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既日益深化,又愈来愈走向综合,知识更新就成为学报编辑的迫切任务。结合编辑业务实践开展系统科学思维的研讨和运用,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情,将促使学报编辑工作科学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其工作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编辑的创造力.校报编辑应从超前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判断鉴别能力四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编辑工作始于孔子 我国编辑工作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有的说,自有文字材料以后就有编辑。殷代的甲骨文字,便是早期编辑活动的产物,而当时从事占卜和管理甲骨文的“卜人”,便是最早的编辑工作者。有的说,殷代已有了“典册”,当时的史官将文字材料“编次成册”,做的就是编辑工作,史官便是不知名的编辑家(以上二说,实为一说,都认为我国编辑工作在  相似文献   

18.
校报编辑排版是现代出版工作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高校校报编辑排版艺术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校报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美的版面可以愉悦读者心灵,提高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讲,好的排版形式,就是读者透视校报的第一扇窗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传达,是一种无言的形式美,最终以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看法认为,编辑是没有什么专业的,尽管看来他们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了解一点,但终究与“专家”、“学者”相去甚远。即使在有时不得不为他们排定名分的情况下,也只能凑合着冠以:“杂家”之称。因此,编辑是学无专长的“杂家”,这似乎已成了一般世人的定论。近年来,在出版界有关于“杂家”抑或是“专家”的讨论,并且,很自然地波及高校学报界并引起共鸣。学报编辑应不应该学者化?能不能学者化?如何学者化?论者见仁见智,各抒已见。我们认为,这种讨论,关乎学报编辑自身素质学养的提高充实,关乎学报质量的高低优劣,关乎今后高校学报事业的发展繁荣,实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之必要,因此,本文就“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问题试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学报是否应该学者化?回答是肯定的。“从提高学报的学术性和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说,校报吸引力不强。究其原因,无非是校报周期过长,校园范围不大,校内发生的新闻,等到校报报道出来时,几乎已是尽人皆知了。这一顽症,正是校报新闻的致命之处。 在1988年湖南省高校校报研究会首届学术年会上,与会的许多同志都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改善校报新闻报道的办法。有的同志提出了“慢新闻”的概念,即把因周期过长而报道得慢的校报新闻称为“慢新闻”。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我认为,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新闻的特点中有两个是“新”和“快”,不新不快,如何称得上新闻?说得严重点,“慢新闻”的提法仅仅只能当作校报工作人员无法根除这一顽症的自我解嘲。另外,有的同志提出,在编辑处理校报新闻时,如果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久了,可以将它的时间作一个模糊处理,将时间定为“近来”、“不久前”等等,事实上,许多校报编辑对许多稿件的处理都采取过这样的手法。但是,这样做是违反新闻原则的,它削弱了新闻应有的魅力。因为新闻最基本的东西是五个W,五个W之一的时间(When)如果模模糊糊,将就着交代一下,岂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么?我们这样做,是对不住读者的,当然也就会慢慢地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