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分析、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硕士教育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目的,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专业学位教育。文章结合多年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和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研究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个因素,并提出如何从生源质量、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宏观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工程硕士品牌”工程。  相似文献   

2.
归纳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呼、包地区及鄂尔多斯市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经验,探索出四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选题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教学基地培养模式、校内集聚式培养模式,并对这四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合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硕士招生中的生源问题、培养中的师资因素和管理三个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保障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硕士培养要求,以石油工程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为例,根据该领域内学员的特点和近年来培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必须做到:学校、企业、学员三方共同设置具有石油特色的课程培养体系;采取班主任制,多时段集中授课、到现场授课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双导师制,共同确定论文选题和监督完成论文;完善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程硕士的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5.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正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它创造和开辟了新的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渠道和方式 ,形成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利局面。本文通过阐述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 ,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并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认为“弹性培养机制”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分析总结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具有高层次、应用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强化工程硕士培养的规范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工程硕士质量管理体系如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一样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们通过几年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践 ,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在工程硕士论文开题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方面 ,做了一些探索 ,建立了我系工程硕士论文开题管理工作系统 ,该系统是我们工程硕士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具有职责明确、关系清楚、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即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 ,具有“工程”特色 ;改草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框架 ;严格过程管理 ,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5年来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情况,并从"工程领域与课程设置简介"、"工程硕士的论文培养过程及质量保证"、"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三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硕士人才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课题。文章从如何分析培养需求,如何提高培养质量,如何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作经验,并总结了培养军工专业高质量工程硕士人才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在面向工业企业,侧重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出发,探讨了对工程硕士的要求;通过分析与工学硕士的不同,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教材、培养管理和学位论文等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应该从招生、课程计划、论文选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和论文评审及答辩等环节全面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全国首次招收工程硕士至今已有3年时间。时间虽短,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发展速度很快,全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由开始的54个发展到现在的102个。培养工程硕士的工程领域也扩大到34个,工程硕士在校生也达到14,000多人(至1999年)。1998年入学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工程硕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如何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从工程硕士生和招生单位两个角度作换位思考,改变单一、教奈的培养模式,寻找更为适合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工程硕士人才,在加强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加强针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和教学结合起来,和用人单位结合起来,和工程硕士本人结合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形成工程硕士教育与培养上的全力,共同提高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方院校是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对地方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地方院校在培养工程硕士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对地方院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在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提出了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过程中,应规范工程硕士录取工作,选拔优秀生源;充分考虑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学校企业双导师制,以确保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校企共同管理,完善工程硕士培养监督机制等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硕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因此,工程硕士不能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并就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等要素构成,专业实践是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构成要素、评价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等问题的认识上,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应进一步优化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工程硕士的招生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部分高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以来,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工矿企业和应用型单位)关注的热点。作者从工程硕士招生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阐述了几年来在工程硕士招生过程中如何采用学校与企业、院、所优势互补的录取和培养方式,以及如何把握数量与质量关系的一些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了工程硕士招生和录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