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1月的兰州,天气骤然冷了下来。经过几次预约,一个早晨,我终于踏着纷纷而下的落叶,走进了伍生荣将军的家。伍将军的家是兰州军区家属区的一个独门小院,二层楼,还是老式的砖木结构;后院里种着樱桃树、杏树、核桃树、苹果树等。走进家门,一位中等身材的老人满脸微笑地迎上来,我知道这就是伍将军了。  相似文献   

2.
三退拐杖     
我和二弟、三妹已经离开湖北老家来广东工作十多年,在老家那栋老式的砖瓦房里,只剩下父母亲两位老人相依为命。父亲曾是老家乡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咬紧牙关送  相似文献   

3.
车票情思     
谢汝平 《社区》2010,(11):51-51
我喜欢收集车票。但凡自己使用过的车票,不管是以前那种硬纸板的老式车票.还是现在带电子防伪的电脑打印票.都会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珍藏。车票于我,不仅是一段路途的凭证,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有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7,(21)
冬季历来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据一些医院急诊科医师介绍,随着寒意渐浓,"季节性情感障碍"这一精神疾病骤增,急诊科频频接收自杀的病例。其实,如果能充分认识到季节性的原因,就会少受伤害。  相似文献   

5.
寄宿家庭——出了国 还是“独生子女” 一进门,我眼前顿时放光,好漂亮 的屋子! 我脚下是软软的深红色的地毯 铺满大厅;地毯的上面,又铺了一张小 一些的四方形的羊皮毛毯——雪白色 的长长的羊毛梳理得很整齐,好像从 来没人踩过;一面墙壁上挂着一组四条 屏的中国工艺壁画——紫檀木上镶着 亮闪闪的贝雕;屋角里有一架老式钢 琴——一本翻开的乐谱和一束野花陪 伴着它;放满图书的玻璃书柜旁有一 颗高大的龟背竹和几棵不知名的植物 再加上弥漫在房间里的淡淡的咖啡 味……我真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我 今后的家。 直觉告我:三生有幸,打灯…  相似文献   

6.
《风雪之晨》这篇习作写了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外婆背着“我”去医院看病这件事情,表现了老一辈对下—代无微不至的爱护和深情无私的奉献。这篇习作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很得益于交代和照应。 这篇习作的开头一段交代了四点:一是“那是一个严冬的早晨”,点明时令是严冬;二是“脑子里嗡嗡作响”,暗示“我”病了;三是“急忙用棉大衣裹住我”,既反映了外婆对“我”的爱护,又为下文事情的发展埋下伏笔;四是“右手撑开油布伞”,点明伞的品种是老式的油布伞而不是新式的晴雨伞之类,这也是先交代一笔。有了这一番交代,下面记叙事情的发展,就会觉得合情合理,极其自然。  相似文献   

7.
熊秀启 《老友》2011,(12):24-24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张用老式玻璃木相框装着的12寸黑白照片。它历经50年的沧桑岁月,木框有的地方已经裂开缝隙。里面的照片也开始出现泛白、模糊的痕迹,但那段往事在我的脑海里却十分清晰。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杏仁巧克力一位无牙老人在医院休养,某女护士经常占他的便宜,拿走他咬不动的食物。一天,老人的病房里放着一碟杏仁。老人对女护士说:“这是我朋友送的,我不要了,你给我倒了吧。”  相似文献   

9.
京城里,3个现代青年放出豪言:用8年时间,自筹资金,拍一部纪录片《大栅栏回想》。他们要用胶片,为大栅栏这片北京古老街区,留下鲜活、立体的记忆。一去年春天,学过雕塑的白峥偶尔到大栅栏找个熟人,他走到樱桃斜街11号,一栋贴着白瓷砖的看上去再平常不过的两层楼前。他没料道的是:“那天我一进楼,一下子就被它给震住了:头顶上是现在很难见到的精致豪华的老式罩棚,宽敞的天井四周,围绕着两层古朴典雅的木屋,飞檐连栋,画壁雕梁,气势恢宏。站在里边,就好像待在昔日的客栈里,古风犹存。“我太惊讶了!以前,这街我也常来,从外…  相似文献   

10.
隆冬的一个晚上,急诊科当班医生的注意力被一阵夹杂着声声咳嗽的吵闹声吸引过去。“你们这都是什么大夫,就这么一个咳嗽,去了好几家医院,愣是看不好,这回我倒要看你们这家大医院有什么本事!”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约六甸的老者,头发蓬乱,满脸灰暗,浮肿的面孔上一双混浊的眼睛早已没了神采,赢弱的身体因为不停咳嗽而颤颤巍巍。他身旁陪伴的中年妇女满面愁容,最显眼的是她肩上挎着的两个大提包,  相似文献   

11.
六一节刚过,本市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写周记,200来个学生几乎千篇一律记叙自己在儿童节里的娱悦和欢欣。只有一个学生例外,他在周记里这么写: “奶奶病了,一个多月来她住在医院里,每天都是姑姑、姑夫和爸爸妈妈轮流陪夜。医生说奶奶得的是癌症,非常难治。爸妈说我还小,又要学习,平时不让我去医院,即使在奶奶开刀的那段日子里,我也只去过三回。可我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下  相似文献   

12.
爸爸的犁头     
爸爸有两把犁头,一把老式木犁,一把新式步犁。爸爸的犁头挂在墙上,是搁置农具的小屋子里的一景。老式木犁的手把捏用得光滑耀眼,犁沿平平向前,犁铧闪闪光亮。那样子,既让你联想到像只展翅的雄鹰,也让你联想到像位娴熟沉着的老农;步犁则不同,它侧身信步,一张泛着银光的铧面向你显示着干活的非凡才能。爸爸的两把犁头各有用处,木犁是播种用的,步犁是耕地用的。不知为什么,我总爱看爸爸扶着犁头耕地。春风轻轻地吹醒了土地,我跟着爸爸去种胡麻。骡子站在地头,老木犁放在地边。爸爸信步扬手撒播,胡麻子儿悠悠地飘落在地里,白白的化肥在空中亮出…  相似文献   

13.
流沙 《社区》2010,(36):63-63
这是一家精神疾病方面的医院,规模不大,坐落在一个离城不远的小镇上。我就坐在一间诊室里,与一位医生聊天,当然我不是病人,而是为我的一个亲戚向医生咨询一些治疗建议。医生听了我的介绍,建议我把那个亲戚带来。最后,医生说":到这里治疗的,基本上都在生活中遭遇过苦难,有些是童年时候的苦难,有些则是最近时候的苦难。"  相似文献   

14.
一位医生一天大概要接诊多少病人?在公立大医院里,普通门诊是30~60个,急诊科甚至多达200人左右!无怪乎我们看病的时候,总觉得医生花费在我们身上的时间太少。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每一次就医都发挥最大化的效果呢?听听我们对几位医生的采访吧,或许对你下次就医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我那次生命垂危住在医院的时候。当时是秋天,一个容易让人伤感的季节,我记得那时枯黄的叶子一片片地飘下,一些生命就在这样一种飘零中无声地消逝。就在这样一个季节,一场意外的车祸使我住进了医院,当时,我已经厌倦了生活,在灾难来临的一瞬,我似乎感到了天堂的圣光,竟然有一种死到临头的快感。在医院里昏昏沉沉的,也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了,脑袋里纠缠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幻境。再一次睁开眼时,四周静悄悄的,病房的日光灯发出柔和的光,附近的床空荡荡的。我挣扎着想坐起来,头依然晕得厉害,浑身没有几丝力气,一点一点地,我…  相似文献   

16.
情是老来浓     
时下,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城市里的老年夫妇,也热衷于浪漫情调的生活。 退休教师赵某,在他过60岁生日之际,老伴不知从哪里买了一盏老式油灯,作为一份生日礼物赠给同舟共济的老头子。这盏油灯引起了寿星心底里的一段段回忆,在那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正是这心灵的灯、爱情的火,相互映照着,才走过那段难忘的历程。 部队转业老干部王某,曾在边疆军营工作,与妻子分居20年。如今一对老人来到一家饰物精品屋,选了一串精美的风铃,回  相似文献   

17.
唐绿意译 《社区》2014,(26):27-27
当我还是个少年时,就离开了我的家。离别前,我痛苦得难以自己。要知道,我那短暂的幸福童年全是在那幢老式旧楼里度过的。离别的那天终于来临了。我悄悄走向平时大家休息的那个僻静小门廊,独个坐着颤抖起来,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滑落脸庞。突然,我感到有只手落在肩头,是外公。“比利,心里不好受吗?”他慈祥地说,坐在我身旁的台阶上。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住了三个多月,病房里有四张病床,我和一个小男孩占据了靠窗的那两张,另外两张床,有一张属于那个姑娘。  相似文献   

19.
爱的守候     
我与他其实并不很熟,只是为了一点事要去找他,就托了朋友带我去他家。他事业有成,想像中他应该住花园别墅的,却不料,去时才知道,他住在老街区的老式筒子楼里,很简陋的房子。谈妥事情之后,他留我和朋友吃饭,说好了去外面酒店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住院     
冬季里的一天,早起如厕,突然发现便出许多柏油状物,我大吃一惊!医学常识告诉我,这是血。情急之下,我叫醒了酣睡中的同胞、同窗好友罗浩。罗浩说:“要立刻去医院。”让我马上收拾随身必带的有关证件和物品,开始拨打急救电话110。在德国,紧急救护和报警都可以打这个电话。一会儿就听到了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