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9月,一位美国记者曾向当时的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写了一封信,毫不忌讳地预言拉宾将被人刺杀.此信通过一位以色列诗人交到了拉宾手里,但被这位老将军不屑一顾地扔进了废纸篓. 1995年11月4日,拉宾果然在一次和平集会上倒在了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口下.  相似文献   

2.
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推动者,以色列人民杰出的领导人,以色列总理(1974—1977,1992—1995),工党领袖拉宾(y.Rabin)属于中东的一位传奇性人物。任内力排众议实现巴以和解,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而授予拉宾“博瓦尼和平奖”,以表彰他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怍的努力。1994年与外长佩雷斯,巴解执委  相似文献   

3.
过去20年来,佩雷斯(S.Peres),已成为以色列政坛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维护祖国的安全、以及拥护该国民主社会主义先驱们的理想。50年代,作为一名青年政治活动家,佩雷斯在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内阁担任国防部长时,就以开发以色列的武器和国防工业的政绩而使自己声名大噪。70年代初,他即与拉宾、贝京、沙米尔及其他以色列年轻一代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沙拉 《可乐》2011,(4):37-37
我是中国第一个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受到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接见。拉宾对我说:"你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我说:"我不用你帮忙,我自己有手。""啊,你非常了不起!"他马上对我说。之后,我在以色列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人帮助我。倔强的性格让我坚持下来。为了学习希伯来语,我专门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总理拉宾于1995年11月4日深夜不幸遇刺身亡,举世震惊。本刊特发表一组文章,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6.
拉宾罹难后的以色列何 1995年11月4日,一个举世震惊的消息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传来一: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的和平集会上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凶手伊加尔·阿米尔被当场抓获。11月6日,以色列举行盛大国葬。这个500万人口的国...  相似文献   

7.
鹰爪鸽派话拉宾杨树林1993年9月13日是世人瞩目的一天。这一天,在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以色列现任总理伊扎克·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对相互仇视4O多年的宿敌,首次握手言和,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和平协议。这为最终解决阿以冲突、实现中东地...  相似文献   

8.
1994年10月挪威的诺贝尔颁奖委员会以“在中东开创和平的努力”授予阿拉法特(1929.08.24——)、以色列总理拉宾及其外长佩雷斯该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同年7月,这位长期担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的领导人,在其自1967年以色列开始占领后首次对加沙的访问期间,宣布“凭借我们贫瘠的资源,和我们所经历  相似文献   

9.
由于战功卓著,他成为以色列获勋章最多的军人他曾男扮女装,行刺巴解组织领导人.他承袭了拉宾的政治主张,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上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夫人娜娃科恩##D5月17日,以色列反对党工党主席埃胡德·巳拉克以压倒优势战胜强硬派对手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新总理。在中东和平进程波三折的关键时刻,巴拉克的当选自然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果敢、勇猛的军人一米七一的个头,一张娃娃脸,微笑时左嘴角漂亮地上翘,人们很难把这样一个小个子同富有传奇色彩的突击队队员联系起来。正如美国白宫顾问詹姆斯·卡尔…  相似文献   

10.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虽然他献身于建立以色列国家的理想,但他拒绝了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建国与希伯来语复兴、大屠杀一样,在民族构建进程中占据着制高点之位。对于以色列人来说,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生死存亡之战;而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说,这场战争无异于“大灾难”。作为战争的亲历者,第一位以色列本土作家伊兹哈尔面对大批流离失所的阿拉伯难民,不免遭受良知拷问。在其发人深省的中篇小说《黑泽废墟》中,他描写了以色列士兵对阿拉伯村民的驱逐,以及叙述人在驱逐阿拉伯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在冲突,且在巴勒斯坦难民的苦境与历史上犹太人的流亡经历之间建构关联,对塑造以色列人的集体记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刚 《今日南国》2008,(8):43-43
93岁高龄的以色列老人莎拉·罗斯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久前。记者驱车来到耶路撒冷市郊的一栋公寓.探访了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莎拉蕾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1949年.莎拉从上海回到以色列,此后她与丈夫埃利亚胡·罗森伯格长期负责以色列总统府的摄影工作。先后为5位以色列总统拍照。堪称是以色列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四个流血的年头,弥漫在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硝烟虽未淡溥,但在两个国家多难的人民的心头,都已滋长了厌战的情绪。1977年10月埃及总统夫人菁翰·隆达特从信堆中发现一个非同寻常的邮件,寄自以色列的海法市,寄信人是敌对国家的一位犹太妇女、大学教授,一位献身和平事业的著名诗人。 她不无感动地读着一首短诗《从海发靠近遥远的开罗》: 和你不同,亲爱的卡捷莉亚 阳光里童年的伴侣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被称为学沉闷科学,而年轻的行为经济学家马修·拉宾无疑打破了经济学界的沉闷气氛。  相似文献   

15.
换个角度     
摩西?萨夫迪是一位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大师。一天他坐在地铁的车厢里读一份阿拉伯报纸,碰巧他的一位犹太朋友也坐在同一节车厢里。他的朋友发现他这个奇怪的举动,非常生气,他走近摩西怒吼道:“摩西,你疯了?你为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10)
黎以冲突愈演愈烈,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军事打击不断升级。在这次黎以冲突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以色列7月14日空袭位于贝鲁特南郊的真主党党部大楼的爆炸声刚响过,纳斯鲁拉随即通过真主党“灯塔”电视台发表强硬讲话。他告诉以色列人,“你们想要一场公开的战争,那么我们将和你打一场公开的战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选择了与一个有能力、有经验并有勇气的国家来一场全面战争”。美联社报道说,闻听纳斯鲁拉宣战之声,整个贝鲁特响起一片猛烈的庆祝性质的开火声。  相似文献   

17.
于佰春 《华人时刊》2004,(10):48-51
在以色列城乡,如果知道你是中国人的话,一些中老年人会用纯正、流利的汉语和你热情地打招呼,还会告诉你:自己是哈尔滨人!更令人惊讶的是,仅首都特拉维夫,竟有五千多位以色列人在哈尔滨生活过……  相似文献   

18.
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  相似文献   

19.
犹太教与以色列人集体意识形态内在部分的国家价值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犹太教的影响下,以色列的国家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犹太教的“地、城、殿”思想构成了以色列国家价值观的核心。现代以色列国的建立,为以色列国家价值观披上了一层民主、现代性的面纱,使其内容上具有了两重性——宗教性与世俗性,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以色列价值观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政策分析 ,揭示以色列拒绝让难民返回家园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要建立一个犹太国。文章分析了以色列人对难民问题认识的转变过程 ,相信阿以双方能够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还使我们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