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泽川 《山西老年》2013,(2):41-41
老鼠斑:石斑鱼中的一种,老鼠斑的皮肤是白底黑点,还有着扇子一样的鱼鳍,其味道鲜美,鱼皮胶质丰富、牛角箱纯:牛角箱鲍头上长有两只“角”,看起来很像牛,而且动作也像牛一样特别缓慢,体长只有5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的龙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在文化内涵上,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龙代表着正面积极的形象,而西方的龙却是邪恶的象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如何准确英译生肖龙带来了不少麻烦.然而,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逐渐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部分生肖动物的英文名作为国际通用正式用语早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因此要正确英译生肖龙,很有必要考虑和尊重当今世界流行英语生肖名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阴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元范畴,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辟概括,深刻濡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于十二生肖而言,十二种动物的有序排列,渗透了丰富的阴阳思想。如何认识这些阴阳思想,古人的切入角度有趣而又有异:有的从十二生肖的生理特征区分,有的以十二生肖的习性特征区分,有的以《周易》卦象区分。但不论如何区分,“一阴一阳”的哲学思想根深蒂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象喻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士阶层”在历史变迁中传承下来的精神内涵——“士人风骨”以及“士阶层”与江南园林之间的渊源.通过分析“士阶层”的精神内涵对于江南园林植物造景方式的具体影响,研究与士人有关的江南园林在植物造景方面的独到处理手法.与现代的居住区环境造景手法相对应,并且分析了历史建筑环境修复案例,阐明了“士人风骨”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9,(6):9-9
每当赫伯特&;#183;魏泽教授走进森林时,便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的,但因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植物分类学的十种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内所采用的学法和野外实习中的学法,将两者相结合,会对植物分类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发现,植物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植物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也像我们人类一样,竭尽全力地寻找着能陪伴自己一生的"知心"伴侣……  相似文献   

8.
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天气将转阴雨。  相似文献   

9.
含羞草在闭合与张开的过程中,就已经向人预报了天气:如果它闭合快,张开还原慢,预示着天气将晴朗:反过来,如果闭合慢,张开还原快,则说明天气将转阴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有些动物和植物常常被赋予"长寿"的象征意义,如龟、鹤、凤凰、菊、松、桂、桃等就是常见的例子.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在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动、植物的长寿意象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植物生理学课程为例,结合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构建"产学研"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十二相面具舞,广泛流行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台湾等地。其中甘肃文县白马人的同类型舞,表演形态古老,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对它的内涵及承载的文化密码,学界却语焉不详。文县十二相舞是唐代民间傩"十二生肖"驱疫传统的遗迹,与佛教十二时兽的关系不大,面具舞中的狮子形象与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体现出传承中的"变异性"特征。该傩舞形式于20世纪初由四川南坪传入陇南文县,而南坪目前流行的"十二相"舞与文县差别大,较文县的晚出,具有明清时期民间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余玮 《山西老年》2011,(7):28-29
孙大业1937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孙大业的生肖是牛。他不只是“老黄牛”,更是“拓荒牛”,毕生在植物细胞信号研究领域拉车爬坡,壮心不已,倾注了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14.
时"自然"概念的理解曾经存在哲学和科学意义上的差异,但逐渐走向统一,回归自然成为当前景观设计的主流.作为重要手段的自然生态式植物景观设计应该满足社会功能的要求,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15.
余玮 《中华魂》2014,(7):44-47
孙大业,浙江温州人,著名细胞生物学家。1937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59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历任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助教和讲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植物系访问学者、贝勒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系访问学者,河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并出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细胞信号转导专委会召集人、细胞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应该有新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方式: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融入基本理论教学中;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教师应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模式,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等思路进一步进行教学创新,同时针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人员的交流、物质的交流与信息的交流。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石榴的生长与分布既受到物种自然进化的影响,又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丝绸之路上的石榴形象表征着丝路文化的交流、融通。石榴艺术显现了植物在跨文化旅行中多元的文化生命,体现了丝路沿线人们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的融通和变化。  相似文献   

18.
育种创新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育种创新就需要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体系。正启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植物新品种权内容中对“农民特权”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农民超越“特权”而侵犯品种权人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即品种权人权利与“农民特权”一直存在博弈。建议通过界定享有自繁自用权利的主体、限制自繁自用的种植规模、限制自繁自用的品种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繁自用种子销售监管方案等措施完善“农民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变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对植保专业"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从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上形成"讲授、讨论、实验实习"三位一体教学法,结合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与人协作的综合素质.通过几年的探索,明显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彬 《山西老年》2014,(7):65-65
问:去年以来,在太原市一些大超市和药店。有很多人在购买一种俗称“降糖草”的珍稀植物白背三七植物代用茶,请问白背三七含有哪些成分.能防病治病吗? 答:据《山西日报》报道,白背三七学名白子菜、大救驾,是一种野生珍稀植物,俗称“降糖草”“神仙草”“益灯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