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神话是人类史前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神话的内容与后来的社会面貌和伦理道德,殊多悖异。长期以来,它一直象一座神奇的迷宫,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古希腊哲人开始,直至今日,人们都在对它进行探讨,从而形成一门学问——神话学。人们对神话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形成各个不同的学派,如语言学派,隐喻学派,历史学派,神学派,人类学派,等等。神学派为宗教进行说教,其理论是唯心主义的;其他学派虽能说明神话的某些现象,特别是人类学派的许多解释,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的基本理论仍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个异彩纷呈、光怪陆离的复杂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生活现象犹如一个变化万端的万花筒,使人如入迷宫,眩然不解。然而,透过现象的迷雾,拨开情感的纱帘,我们就会发现把握这个世界复杂生活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类行为。 人,作为个体,拥有其自身的希望与企冀,梦想与追求,正是这样,导致了形形色色、动机各不相同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结果,则是我们世界的现状。“左右人们行为的因素非常特殊,但能够通过某种程度的精确性加以研究。”世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要我们追根溯源,就一定能考查出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进入文化定义的领域,我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之多。每一种流派、每一种理论部从各自的特定的视角来界说“文化”,文化人类学和哲学的文化定义错综交织,乃至于同一学说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也常常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定义是人类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学科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精灵赋予我们走出迷宫的阿莉阿德尼彩线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从地面升到天上,鸟瞰一下走出迷宫的路途。  相似文献   

4.
李学智 《东方论坛》2009,(4):92-96,102
近代西方学者中,孟德斯鸠和黑格尔都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但同时他们的有关认识和思想也存在着重要的不同之处。孟德斯鸠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和心态,人们的性格和心态又决定产生何种政治、法律制度的理论,虽未能科学阐明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但已开始走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迷宫。而黑格尔在描述各种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民族性格的时候,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及民族性格的某种联系。黑格尔地理环境问题的思想比孟德斯鸠有了重要进步,更符合人类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我们现在很难弄清楚莎士比亚赋予哈姆莱特以悲剧的用意,永恒的哈姆莱特宛如一个迷宫,我们随处可见思想家们在其中大做智力游戏而撕扯开来的零乱的线头。哈姆莱特的悲剧已成为永恒的悲剧,包含了人类永恒的命运,即人类自身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不可超越的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6.
西欧中世纪(公元476年——1640年)是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统治的时期。尽管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期”,但它毕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况且这一时期也有其光辉灿烂的时刻——“文艺复兴”;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观及其发展,对于我们探索人类社会历史观的发展及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观大致集中表现为理性宗教的社会历史观、异端的社会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20a7年度报告:超过70%的新疾病是来源于我们身边的动物动物自从被人类驯化开始就再也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有的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有的为人们分担劳动,有的则是人的伙伴。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很多疾病都是人畜共生的。2003年是普及人们对人畜共生的疾病的认识黄金时期,自此之后,很少有人敢吃果子狸。而现在,慢慢地杀人于无形的是自1997年以来就没有再断过的禽流感。  相似文献   

8.
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品经济集中代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观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凡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变革。商品经济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基本历史事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我们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时,要有商品经济史的历史理性与独特视角,要能够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的英国处在一个经历重大变化的时期,繁华的表象之下,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同时科学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都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理查德·杰弗理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之个人生活经历,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观:一、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二、自然中不存在任何目的,计划和任何设计。自然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与人性相悖。三、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形成对比:自然是美丽丰盈的,而人类的生活却那么悲惨。四、人类应该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这取决于人自已——自然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可以成为人们受伤时具有疗伤作用的避难所;如果人类不善利用或者一味破坏自然,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0.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博尔赫斯迷宫小说中的代表之作,小说以迷宫式的元叙事手法描写了一战期间的一个间谍故事.在现实与虚幻、生命与死亡、时间与空间中自由穿梭,揭示人的命运与迷宫建构、破译之间的联系,深刻地阐释了“时间”的多种可能性对人生的影响.现实像一座迷宫,充满了各种偶然性,人们只能朝着线形的时间前进,无法选择所有的可能性,人生难免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迷宫小说,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位代表作家及其迷宫小说,结果表明卡夫卡的作品发现了现实世界的迷宫,博尔赫斯探讨人们深陷迷宫中的迷失,卡尔维诺描述没有语言的迷宫。了解这些写作特点有助于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这种五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原始社会二者之间浑然未分 ;在农耕文明时人文处于优势地位 ;在工业文明时期 ,科技被人们日益重视 ;在当前 ,科技的这种优势地位更加突出 ,而人文则被边缘化。人文与科技关系的彼消此长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社会近现代工业革命的影响。人文被边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出来 ,这已引起部分有识之士的关注。为了使人类生活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文观。在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人们还必须关注人类自身的心灵、道德及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一直是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对此在不同时期人们有不同的解读。从宏观层面探讨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所体现的价值关系,以及从微观角度阐释社会正义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创作 ,从内容到形式都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小说的定势认识 ,形成了独特的“博尔赫斯风格”。本文以侦探小说《叛徒和英雄的主题》为缺口 ,从“想象与侦探小说”、“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迷宫手法与迷宫主题”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纵观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乏人们努力追求社会和谐的例子。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过去的历史时期都没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中共中央从当前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的、全面的、动态的、具体的、有特色的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战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大量的词语为人们描述了一场物质的、震撼人类心灵的战争。这是一场虚拟的、既陌生又现实的战争,在这部作品里,读者在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的本质区别中,在词语的迷宫和缝隙中艰难穿行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场物质战争的真实场景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颠覆,从而使人们从理性的高度认识这场物质战争的根本起源。勒·克莱齐奥对现代文明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独特理解和寻找人类灵魂归宿的精神追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现代小说在叙事手段和审美观念上都呈现出与传统小说迥异的面貌。在对现代小说的解读中,我们发现,现代小说的虚构,更倾向于借助迷宫与异境来阐释主题。悖论与黑色幽默、迷失与循环往复、梦境与元小说都是迷宫的变体。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智慧的存在物 ,认识与评价都是人类的智慧生存方式。在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人类的智慧有着不同理解和把握 ,但或存在着认识论主义倾向 ,或带有非理性主义的片面性。现当代哲学的多样性和人本性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条件 ,应全面认识并反思人类智慧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深化对人类精神能力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可以说,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人类对自然的认知离不开隐喻;人类语言中也不乏关于自然的隐喻.常见的自然之隐喻有自然是人、自然是上帝写的书、自然是机器及其变体形式自然是仓库和地球是热力发动机、自然是母亲和自然是网等.这些隐喻揭示了不同时期的人类——自然关系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隐喻可以影响并调整人类的生态意识,因此,语言研究者有责任并有义务设计新的隐喻,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南都学坛》2002,22(6):70-74
人道主义是打开鲁迅与托尔斯泰两位“文化恶魔”深邃思想迷宫的一把钥匙。弱者之爱与人类之爱、渴血复仇与“勿以暴力抗恶” ,前瞻与滞后的人道主义理想是他们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差异所在。他们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各自独特的多重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