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政府角色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同的变化,我国政府目前的角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根据实际适时转变政府职能,采用新的治理方武提高人民的参与程度,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并重和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是提高政府能力、转换政府角色的重要举措。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转换政府角色,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斌 《学术研究》2001,(11):69-72
在全球文化发展语境中,中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文化产品、文化资本的冲击以及美国文化产业的扩张性和文化霸权倾向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面对挑战,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和管理方式转变至关重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要以服务导向代替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担任提供服务、协调社会秩序的角色;要由以往的直接控制、直接经营转变为以单位调控为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升级转型、建立更高层次竞争优势和实施蓝海战略所必需的生存之道。从知识经济和全球竞争的视野解读创新的本质,及其对中小企业升级转型的核心意义,并结合台湾创新育成中心的成功经验,对中小企业创新与政府角色转换这一崭新课题进行探讨,认为要探索出推动快速创新的制度平台和政策工具,政府和企业首先必须对自身在创新导向阶段应有的责任和角色有充分的认知和行动。进入创新导向阶段,政府要做的不仅仅是出台各种鼓励政策,而是首先要实现政府角色的重大转换,政府应从台前主角转变为台后推手,且在从主导者甚至保护者的角色退到后台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利的产业环境后,相应地转换相关的政策工具,逐渐放弃一系列保护性的政策工具,着重提供有利于中小企业整合各种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务潜能是蕴含于社区中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巨大服务能量,其激发问题从根源上影响着社区服务的基本走向。由于我国政府存在社区管理角色泛化、社区资源整合角色缺位、社区人才建设角色迷失等角色偏差,社区服务潜能尚未得到有效激发,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激发社区服务潜能的关键是政府角色转换,主要包括:政府由管理控制者转换为柔性治理者,以政府与社区关系改善实现潜能激发;由"局外人"转换为资源整合者,以动员整合社区资源实现潜能激发;由轻人力资源者转换为重人才培育者,以强化社区服务人才培育实现潜能激发。  相似文献   

5.
非政府组织:兴起背景与功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范围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勃兴孕育在西方国家政治空间转换的历史逻辑中;从中国现实来看,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也是当代中国政治空间转换的结果之一.非政府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正是缘于其非政府、非营利或准政府、准营利的"中间组织"的特性.另外,非政府组织作为中间组织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为"缓冲"与"创新"的两大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始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价,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品质和财政效率具有显著作用.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信息垄断、评价方法落后等问题.政府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是评价过程公开、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顾客导向以及评价结果导向.应该从政府角色再定位、评价主体再确定、技术手段科学化和评价制度化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打造"绩效型政府"就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导向,以提高施政能力、行政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为归宿,以塑造"既亲民,又亲商"的民本政府为归宿,它是"有限型"、"责任型"、"透明型"、"公示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归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市场型供给模式与纯政府型供给模式均存在着单靠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由此形成了公共服务悖论.为了找寻到破解悖论的密码,需要摆脱在两大模式之间进行非此即彼式选择的惯性思维逻辑,借鉴政府再造、善治理论等分析工具,构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主多元型新模式.这一模式势必需要我国政府实现从直接生产者的单一角色向动态兼任生产者、安排者和培育者的"多面人"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9.
李景玉 《理论界》2009,(6):34-36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浪潮,转变当前我国公务员角色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呈现出"管制者"、"人民父母官"以及"企业家"等与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服务者"角色标准有差距的角色现状.因此.要彻底清除公务员的"官本位"意识,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要加强公务员依法执政的观念和能力,坚决杜绝"人治";要彻底转变公务员"企业家"式的目的观,把公民价值放在首要位置;要加强和完善公务员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行为约束和监督;要努力强化公民参与,通过完善而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来加速公务员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0.
略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转型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从根本上转换角色,调整工作方式,实现管理创新.根据"划定界线、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加强监管"的基本思路,政府对文化产业需要从控制式的管理转向支持服务式的管理,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整体市场制度建设、文化产业立法及政策制定、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等进行相应的角色创新.与角色创新相适应,政府的工作方式也应从反向问责、决策执行监督分开、党政一体及其分工、引导扶持激励等方面实施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重点讨论了参与观察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全参与观察.首先澄清了何谓完全参与观察,指出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是完全参与观察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研究者的角色转换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完全参与观察的成败.其次讨论了完全参与观察者同时扮演的两个角色,即参与者和研究者.最后指出了完全参与观察者进行角色转换可以凭借的三种方式,即扮演多种角色、团队策略和研究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参与式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参与式发展理论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成长于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国际发展实践中,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特别是从常规式农村发展到参与式农村发展中相关群体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文章就这一问题主要围绕农村发展中"政府"、"专家"和"农民"①三大角色群体的角色转换情况展开论述,通过探讨农村发展中相关群体的角色转换问题以期调动各种发展角色多方位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从而促进农村区域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晓江  李建明 《理论界》2012,(12):157-158
为顺利实现保定市"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积极推进保定市的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农民市民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由农民角色群体主动地向市民角色群体整体转换。也需要政府主导,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保证农民向市民转化。保定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保证农民科学、合理地向市民转化,广大农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向市民转化的意识,为实现保定市预期的发展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转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洪梅 《社会科学》2006,(9):105-1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激增。如何使这一群体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城郊农民角色转换中面临内在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需要城郊失地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更需要政府积极作为,加快制度创新,完善公共政策,为城郊失地农民实现角色转换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员与职位间的适度配置作为困扰政府机构高效运行的高端难题,其经验化判断的思维限囿亟待转换为标准化管理的逻辑理路.为此,虑及政府机构人职适配的公益导向及复杂性状,宜在人职适配标准定位上确立"服务性、现实性、平衡性"取向并进行以"满足公共需求"为主旨的组织、职能机制的 "全景式"视维分析,进而构设作为政府机构人职适配量化标准的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为政府机构人员配置数量与质量的限度及幅度的准确核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政治的生成与现代政府角色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会为民众表达民意提供了一条便捷而通畅的渠道,它也是民众参政议政的一个新空间和新手段.网络政治是网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水平而生成的一种政治现象."网络政治"语境下的现代政府角色的本位回归研究,是在既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政府角色理论中嵌入"网络政治"民意的考察维度,即嵌入了"网络民意"这一外在的价值主体来检验和衡量政府角色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在网络政治语境中,政府尤其要接受网络民意和网络舆论的考量而承担"网络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清廉政府"等"大角色".  相似文献   

17.
张东荪认为,政府是"不可少的恶",要求把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区分开来,让政府只负责对外、军事等少数事务,而由社会来执掌经济、教育、文化等各种职能.他希望社会发达,政府萎缩,认为理想的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张东荪批判了干涉主义、国家主义与保育政策,坚定地认为社会有自我运行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他还呼吁社会与政府对抗,冀此来限制政府,为民主政治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玉琢  王宏 《兰州学刊》2007,25(6):65-66,156
政府预算具体展现国家整体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也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社会等问题.政府预算制度在形成本质上是攸关整个经济体系内资源"分配"的事务,政府资源分配的工作即反映政府在整个经济体系所扮演的角色,而资源分配即代表不同阶层所展现的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各层面资源的掌握能力.政府应该通过政府预算制度,寻求真正反映社会的需求,以确保弱势群体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9.
汪浩 《理论界》2014,(4):15-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已经从生存型社会发展阶段开始过渡到发展型社会阶段,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转换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本文拟对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的背景、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后形成的模式以及政府角色定位与转换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准市场主体:行为取向与利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 2 0年的经济改革历程 ,可以看出促进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源泉既不是来自中央政府的投资推动 ,也不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需求拉动 ,而是在于在地方分权进程中形成的并不断强大的区域利益主体的经济扩张。承认地方政府在转轨时期的“准市场主体”角色定位 ,一方面有助于廓清转轨时期经济增长格局的实质 ,发挥地方政府在计划破除而市场体系尚未完备这一转换状态下的主体性作用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角色只能是一种转轨 ,未来将经济剩余分享权和控制权由地方政府重新分配给企业 ,才是改革由局部推进整体转换的真正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