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创作140周年,江苏省哲学学会、南京大学哲学系于1998年12月21日在南京召开了“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省内知名学者孙伯、李华钰、刘林元、张一兵、侯惠勤、王金福、王灿、陈天庆、周毅之等近20人,及南京大学哲学系的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管理学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学者就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哲学批判方法、《手稿》中的异化问题、《手稿》与市场经济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发起的“当代世界学术名著”青年研究会于八六年十月十七日成立。该会会员除哲学系部分研究生外,还有中文、历史、经济等系的部分研究生及南京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该研究会的成立,受到了南京大学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南京大学副校长余绍裔同志闻讯  相似文献   

3.
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丰晓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经济系南京210003)6月11日,江苏省哲学学会、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在省社科院召开了纪念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学术讨论会。南京地区的知名学者孙伯、陆剑杰、王...  相似文献   

4.
试论“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扎记张运贵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1844年4-8月的巴黎,外国学者将它称为《巴黎手稿》,我国习惯简称为《手稿》。当时,马克思正在巴黎研读经济学家的著作,写...  相似文献   

5.
本期博士:鲁鹏鲁鹏,本名刘陆鹏,男,1955年生,山东荣城人。山东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在《哲学研究》、《文史哲》、《学习与探索》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历史之谜求解》等著作三部。博士论文题目:《可能与现实:发展的制度分析》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肖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教授、博士本文是关于发展中介的理论阐释和探讨,但不是对中介一般,而是对它的一种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锦金教授和南开大学哲学系方克立教授共同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课题组,与广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在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现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安徽社会科学院以及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研究》和《哲学动态》编辑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数十人。会议围绕现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关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一、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定位与会者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与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年周年孙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编者的话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古代哲学研究需要一种“范式”的转型 李重(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李”):张教授.您好!近年来您一直在进行中国古代身体哲学的研究,并且自2005年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诸如《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身体性》《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批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贫困》中的社会批判方法陈胜云(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3)1846年蒲鲁东出版了《贫困的哲学》,其中,他以哲学形而上学对经济史实的注释掩蔽了历史现实向社会批判的敞开。籍此,马克思在1847年作了《哲学的贫困》以示与蒲鲁东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简称《形态》)写作150周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南京市社联、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等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全国学术讨论会,199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自1980年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大  相似文献   

12.
赵宪章,1951年生于山东辛县,文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和文艺美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主讲过“文艺理论体系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等课程,指导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列文论是赵宪章学术研究的起步。早在77年大学毕业不久,他就因参加《马列文论百题》等著作的编撰工作而受到学界前辈的赞赏。这期间他在《文学评论从刊》等全国著名刊物上发表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统一》、《(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美学发现》等系列论文,以严谨的学风和独到的见解在…  相似文献   

13.
1954年11月,贺麟译的手稿最后一章发表在《新建设》1954年第11期上,标题为《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的批判》。1955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贺麟译的《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内容包括了手稿序言和最后一章,“译文系根据1953年柏林狄兹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的家庭及其他初期哲学著作’一书译出”(《出版者说明》)。 与此同时,《新建设》1955年第11期刊载了何思敬译、宗白华校的《疏远化了的劳动》,此系第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贫困》中的雇佣劳动概念杨建平(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3)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并以这种分析和批判为基础,达到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说明,是马克思终其一生的价值旨趣所在。可以说,“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发表10年之后,《资本论》第一卷发表10年之前,马克思,写了现在被称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的庞大手稿。这部被当代一些西方学者称作认识“未知的马克思”的“档案”,集中反映了马克思步入“不惑”之年时,对政治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的最高成就。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部手稿是马克思留下的一座尚待开发的理论宝库。本文所要论析的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就是在这部手稿中首次得到全面阐述的。  相似文献   

16.
首先,作者在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之上,对组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的文本结构提出了新的解读结果:第一笔记由两个不同的理论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三栏同时并进,并且从内容上看并不是马克思所肯定的理论逻辑,第二部分才是马克思自己的人本学逻辑;第三笔记的写作顺序在目前中文译本被人为地重组了。其次,作者否认了前苏东学者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为与《巴黎笔记》交叉写作的假设性指认,维护了文本内在逻辑统一。这一研究成果,将为马克思这一重要文本的科学解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虽然摆脱了早期研究中"成熟"与"不成熟"两极对立的观念,但"相对不成熟"的结论却并未从整体性上真正把握《手稿》的性质。依据"以文本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研究《手稿》的观念与方式,亦即超越"理论前见"与"分析目的论",回到《手稿》本身,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统一研究中既能够发现《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的"秘密",同时也能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实生活之"源"与哲学批判基础之"流"的统一中探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与哲学:面对现实的科学历史原则张一兵(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今年,是马克思撰写并发表《哲学的贫困》150周年。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发表最早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人道主义”辩──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50周年丛大川在近年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中,有些同志依然坚持马克思在巴黎著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尚残存着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的遗迹,认定人道主义作为世界...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否是唯心主义著作,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能否成立的问题。经典作家对《手稿》发表前后的文本及《手稿》本身都没有太大疑义。蔡仪把《手稿》中的"劳动"概念等同于黑格尔式的"精神劳动",把《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等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而把《手稿》断定为唯心主义著作缺乏理论依据。蔡仪对"自然的人化"的质疑是其割裂生产劳动、意识活动、五官感觉后,不理解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