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东莼同志逝世四年了,我们十分怀念他。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抗战时期,他筹办和主持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的情况,时时萦回在我们的脑际。我当时曾担任干校教导处主任,对东莼同志在干校的工作较了解,现就此方面作如下几点忆述。一、广西邀杨主持建设干校的经过1938年秋,武汉沦陷,长沙相继撤退,文化界有许多同志转移到桂林。那年冬天,东莼同志也由长沙转到桂林。当时,国内团结抗战的形势还比较好。广西地方当局感到对县以下  相似文献   

2.
桂林文化城是在抗日战争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关于它的时限,一般人认为上限为1938年10月(即武汉沦陷后),下限是1944年秋湘桂大撤退,前后经历了大约六年时间。抗战时期桂林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城呢?林焕平教授在为《桂林文化大事记》写的《序》中说得好:“桂林文化城是在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统战政策  相似文献   

3.
桂林在抗战前,只有几间学校,居民人口不超过五、六万,文化教育事业比较落后。从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到1944年湘桂大撤退之前,很多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分别从南京、上海、江苏、浙江、武汉、广州疏散,云集到桂林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桂林,逐渐成为抗战后方文化中心,有中国大西南“文化城”之称。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李济深曾担任过国民党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该厅第三处是蒋介石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处长杨某是戴笠的亲信。该处以侦查其所谓异党分子为主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与李济深发生了不少矛盾。当时经我向李济深反映特务搜捕我地下党员和其他进步分子而请其救援的事就有好几宗,现列举其中二三事。  相似文献   

5.
白崇禧就任桂林行营主任期间,曾爆发了两场比较大的战役,一是1939年9月的所谓第一次长沙会战。一是同年冬的桂南会战。这两个战役是日寇占领武汉后企图打通粤汉线和切断我国与越南的国际交通进而威胁我整个西南的攻势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桂林“八办”是创建桂林文化城的领导者沈奕巨1938年10月武汉弃守,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与国民党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同车南撤时,达成在桂林建立八路军办事处的口头协议。11月中旬原武汉“八办”部分工作人员到达桂林,租赁桂北路138号成立桂林八路军办...  相似文献   

7.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之后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事情。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的,从上海、北平特别是广州、武汉陷落之后,许多的文人学者纷纷云集桂林,于是桂林便成了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中心。皖南事变是一个转折,由于桂系参与皖南事变,一大批文人志士被迫离开桂林去香港或海外,桂林的抗日文化活动便转入了低落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  相似文献   

8.
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到1938年10日25日武汉撤退,一般人称为抗战的武汉时期,周恩来称之为国共合作的第二个武汉时期。南京失陷前后,国民党党、政、军重要人物,在野的各党各派领袖,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社会名流,都云集武汉。中共中央向武汉派驻了代表团,成立了长江局和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各国使馆也移到武汉。武汉成了中华民族的抗战中心,实际上的战时首都。这个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达到高峰,武汉和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高潮,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举国一致抗御外侮、争取独立解放的局面。下面是这个时期武汉地区的大事记略。  相似文献   

9.
桂林抗日文艺活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高——低——高的三个阶段,这就是前期的文艺运动形成高涨局面,中期的在低潮中坚持和发展,后期的文艺高潮的再度兴起。前后将近六年时间。划清桂林抗日文艺运动的三个时期,对于我们把握战时桂林文艺的内容和特征,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关于三个时期的起止,我取以下事件标定: 前期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的武汉、广州失守,一九四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救亡日报》被迫停刊; 中期一九四一年三月《救亡日报》停刊之后,一九四二年一  相似文献   

10.
略论桂林文化城的鲁迅研究论著刘泰隆从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到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中外的大批文化人聚居桂林,掀起了蓬勃发展的抗日文化运动,桂林成为全国抗战文化中心城市之一,俗称“桂林文化城”。本时期中外作家在桂林撰写或发表出版的鲁迅...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某机关工作的肖章同志,前年单位房改时,拿出多年积蓄,又向朋友东借西凑,花1万多元买了一套两室一厅带厨房、厕所的住房。不久前,谈起买房,她说,现在想想真是不合算,理由是把这笔钱存在银行里,光用利息付房租都够了。不久前,全国第三次房改会议召开期间,谈到买公房,与会者看法各  相似文献   

12.
我是1942年2月从日军占领下的香港到达桂林的。同行的有夏衍、金仲华、蔡楚生、司徒慧敏等十六人。他们都先后去了重庆,我留在桂林,进了欧阳予倩为馆长的广西省艺术馆当研究员。当时从香港撤退到桂林的文化人很多,记得新波和特伟比我先到桂林。而叶浅予,戴爱莲在后,但叶浅予不久就去了重庆。所以在我们发起搞画展时,他没有参加。经过紧张筹备之后,《香港的受难》画展,于1942年12月在桂林举行。参加者有盛此君、新波、杨秋人、温涛、郁风、特伟等六人。《广西日报》还为此画展发表了孟超、华嘉、韩北屏写的评价文章和开幕消息。接着又于1943年在重庆举行,并增  相似文献   

13.
我爸爸新波第一次居住桂林的时间是从1939年5月至1941年2月,共一年零九个月。1938年夏在广州,党组织指派司马文森、石辟澜和新波进入第四战区政治部第三组(即宣传组)工作。那时,正是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寇侵略的时候。新波他们成立了秘密党小组,在宣传组内发挥共产党员的作用,以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出版各种刊物,如《抗战画报》、《小战报》等等,旨在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鼓励人民大众和国民党爱国人士在民族危难当头团结一致,抗日救亡。但时过不久,国民党反动派愈来愈害怕统一战线中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力量强大,便从1939年初开始清除异己。翌年4月在曲江,新波与司马文森、石辟澜、叶兆南(即孙大光)等五、六人同时被第四战区政治部清洗,5月初,党通知他们撤退到桂林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军队同日军在长沙先后进行了四次会战,特别是从1941年12月23日到1942年1月16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方称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极高赞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场战役的胜利着实来之不易,分析这场战役的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第九战区正确的作战方针、将士的浴血奋战和群众的大力支持这三个方面就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田汉与桂剧     
抗日战争时期,田老先后三次来到桂剧的发祥地、有文化城之称的桂林。第一次是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日——九月二十日,整整五个月;第二次是一九四○年春,途经桂林作短暂停留;第三次是一九四一年八月二十  相似文献   

16.
我怎样写作《张居正大传》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居正大传》的写作是从一九四二年开始,次年完成的。但是要追溯这本书的写作动机,便得从一九三八年的秋天说起。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策划,一九三七年八月初,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了。淞沪战役、平津战役,经过几度艰苦的战斗,中国军队在给敌军以严重的杀伤以后,向后方撤退。接下去是首都南京沦陷。这时已经迁都重庆,但是总指挥部还在武汉。从皖北到汉口这一大段是一个空白点。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大批文化人先后云集桂林,投身抗战救亡文化运动,桂林遂以“文化城”蜚声中外。出版业空前繁荣,报纸杂志琳琅满目。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四十个左右。有些全国性社团,还在桂林设立总部。1939年10月2日,桂林文艺界“本‘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原则,联合全桂文艺界一致为  相似文献   

18.
桂系及华中部队全部就歼1949年11月19日午夜至20曰凌晨,白崇禧拒绝了我的最后劝告,当天上午,他飞往南宁;下午,我被送往柳州;翌日,白的“华中军政长官部”及其直属官兵,亦往柳州撤退。22日,桂林解放。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对在广西境内的桂系及华中部队五个兵团完成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在西南,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13兵团,沿黔桂边境迂回前进,已占领了金城江;南面,二野的第4和15兵团的一部进至粤桂边境的廉江、茂名、信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学术论坛》1981年第5期读到杨铁如同志写的《李济深在桂林二三事》一文后,使我知道了当年发生在桂林的追捕给新四军汇款一案的当事人得免于难的内情。我是此案中敌人追捕的当事人,现对此事略作补充。1940年秋,我们从重庆来到桂林。我爱人邵公文是生活书店总店调他来负责桂林分店工作的。我们初到桂林,就在离生活书店不远的三户图书社楼上暂住。三户图书社是冯玉祥将军和生活书店合办的书店,经理是贺尚华。1941年初夏,组织上安排我在三户印刷厂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绍竑传略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生。1908年,考入桂林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1月7日广西省会桂林响应独立。适武昌军政府因战事吃紧,急电各省支援。陆小部分学生请缨北上,黄绍竑报名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敢死队”,前往武昌作战。1912年2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广西学生军被拨入“南京入伍生队”学习。黄绍竑往武汉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第三期,两年毕业。1914年,考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底毕业,被派到陆荣廷部下广西陆军第一师充准尉见习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