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上帝     
苇子 《东西南北》2009,(6):23-23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记得吗?我的爱,我们相恋的那个冬天。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中,你穿一件红色大衣,留着短发、眉飞色舞地与朋友们争论着,似乎幸福、快乐。但当你静下来时,我却发现你眸子中那丝掩饰不住的忧伤。是什么,让青春年少的你不快呢?我由此走进你的双眸,想探索你的内心,可这一进去我就再也走不回我一个人的世界了。那年你17岁,但已师范毕业走上讲台近一年了。我绞尽脑汁找出种种借口.一次次厚颜地敲响你的门,你一次次礼貌地接待了我。你说:对我这比你大5岁的“哥”有种信任感。不久我读到你内心的忧伤,两年前你深爱的母亲.因为太辛苦倒在…  相似文献   

3.
笑话     
王伟 《东西南北》2009,(9):61-61
更现实的 一天老板问他的一位员工:“你有什么梦想啊?” 员工想了下答道:“我想自己开家公司……”  相似文献   

4.
林让 《东西南北》2010,(2):20-20
如果你问一个法国人:“一个人年岁大了,但体力还行,还想再发挥点余热,那他该去干点什么呢?”法国人想一想,可能会说:“他可以去当市长。”什么?去当市长?没听错吧?法国人会很认真地对你说:“没听错,真的不是开玩笑。”因为,在法国有许多高龄市长,70开外的很正常,80以外的也不稀罕。比方说,梅斯市的让-玛丽·娄什市长今年81岁;马尔提格斯市的保罗·隆巴尔市长82岁;弗孔杜开罗市的阿瑟·利什利市长88岁……  相似文献   

5.
笑话     
徐鹏 《东西南北》2009,(5):45-45
有个人去动物园想当动物管理员,园长对他说:“那好,我要考考你,你有没有办法让大象先摇摇头,再点点头,最后跳进游泳池呢?”那人说:“这容易!”于是,他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认识我吗?”大象摇摇头。那人又问:“你脾气大吗?”大象点点头。那人这时拿起一个锥子,扎了大象屁股一下.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3,(23):18-21
各位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一个和谐的中国走向世界”。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演讲会的主题是“新新中国,走向世界”。而什么才是“新新中国”呢?主办方在这个会议筹办时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希望提倡民众要“不抱怨”,甚至还想在中国推动一个什么“不抱怨”的运动。对此,我心中充满了疑虑。  相似文献   

7.
喜欢你的老板吗?喜欢?不喜欢?公事公办谈不上喜不喜欢?你的回答可能是以上的某一种。那么让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想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对工作的决策和程序有更大的影响力、希望工作既顺利又顺心吗?OK,那不是一个而是三个问题,抱歉。但是我猜你对它们的回答是一样的,你会说:“是的。”果真这样的话,下面就是我今天要给你的建议:喜欢你的老板。  相似文献   

8.
笑话     
玲玲 《东西南北》2009,(5):61-61
儿子身上发痒,让爸爸给挠一下。爸爸照痒处使劲拍了一掌。儿子:“这是干什么?”父亲:“这是新的挠痒法.叫神经转移法。”儿子:“爸爸的脸上经常发痒吧?”父亲:“胡说,脸发什么痒!”儿子:“不发瘁.那为什么妈妈经常给你神经转移呢?”  相似文献   

9.
kuso不是刚出炉的新玩意儿,这个本质是“恶搞”和“好笑”的大工程承前启后,从前就有,现在正在有,以后也将会有而且因了网络,kuso更加如火如荼,唰地一下,你我就都被罩在网内。kuso究竟是什么呢?据说是能令生活一下子轻松起来的力量.腾云驾雾一般这样的厉害东东,就数落下它的“恶行”吧,好让咱们更能抓住它借机行乐。  相似文献   

10.
两只狼     
两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片肥美的草地。一狼大喜。另一狼不解地问:“这草我们又不能吃,你高兴什么呢?”“但羊爱吃呀。”此狼说完,便朝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11.
犀牛     
佚名 《东西南北》2010,(3):41-41
一个年轻聪慧的学生去向一位中国的智者请教:“尊敬的老师,请告诉我如何才能获得您那样的智慧呢?”“爬到那座山的山顶,”智者说,“然后祈祷,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别去想犀牛!”“犀牛是什么东西?”年轻人满是疑惑。“哦,那是一种大块头动物,鼻子上还长了个巨角。”  相似文献   

12.
日听猪音     
有一个传闻是有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人问他:“做人快乐还是做猪快乐?”亚氏答道:“做猪快乐。”再问:“那么你选择做人或是做猪?”他答:“还是做人。”做猪为什么会快乐呢?大概因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人会思想,头脑复杂,所以做人痛苦。但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不肯放弃思考,宁做痛苦的人,也不做快乐的猪。所谓人各有志,如果有轮回的话,给我选择,我是做猪不做人。哲学家喜欢做人,无非是吹皱一池春水,为世间平添烦恼。只要人人是猪,天下自然太平。当然,许多父母不作如是想,他们不要望子成猪,连望子成人也不肯…  相似文献   

13.
国外有位老师讲评“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的,便询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那位学生说:“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苹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下来了。”老师听了,非但没有责备,还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14.
时下无人不谈“云”,手机、家电、网络、汽车、创意……似乎只要一挨上“云”,就可以“腾云驾雾”扶摇直上。但如果问一个普通人:云计算到底是什么,能给你什么?他十有八九会摇头。  相似文献   

15.
破事儿     
秦筱 《东西南北》2014,(13):80-80
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这就是利息。  相似文献   

16.
吴子茹 《东西南北》2013,(12):27-27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很多,什么“生活学”、“口才学”……什么“三国学”、!‘水浒学”、“西游学”……真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其实.要成为一门“学”是有条件的,不是想设什么“学”就可以设什么‘哮”。那么,《红楼梦)研究为什么可以成为“学”呢?“红学”这个词,最早是晚清时候出现的。有个叫朱昌鼎的文人,很爱看{红楼梦),人家问他“洽何经”?他说“系少三曲者”(实际上是少一画三曲),那就是“经”字去掉“一画三曲”.成了“红”字,所以他说:“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可见那时候“红学”这个词还带有调侃的意味。后来才…  相似文献   

18.
李文 《东西南北》2009,(11):48-48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一向孤高自傲,自诩不凡。一次上陈鲁豫的《鲁豫有约》栏目,鲁豫问李敖:“大师会崇拜什么人么?”李敖不假思索地嬉笑道:“我会照镜子。”鲁豫又问了一遍:“难道大师真的不会崇拜什么人吗?”李敖想了一下说:“我从没有崇拜过什么人,但我会崇拜某个人的一个单项。”接着,李敖举了一个撒切尔夫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东西南北》2009,(5):73-73
我先喜欢了海口,后来才迷上单车的。:经常有人用怀疑的态度问:“海口有什么好?你喜欢它什么?”我只好说:“全都好,我什么都喜欢。”你就别给我上哲学课了,在海口的绿色和轻松中,理论总是苍白的无聊的。  相似文献   

20.
伸手与松手     
这一辈子,手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伸手.二是松手。伸手,这是人人都会的动作,几乎出自“本能”,教都不用教,那婴儿生下来就会伸手乱抓,抓住什么是什么。松手,本是一个更简单的动作,许多人都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些人却一辈子也没有学会,抓钱抓权抓官帽抓房子抓美色,只知伸手,从来不会松手,只有大限到时,才会手一松,脚一蹬,两眼一闭,万事俱休。《菜根谭》说:“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松手;一条竹故挑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应当既会伸手又会松手,该你得到的东西,尽可以努力争取,不论功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