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张院长     
肖守渊 《老友》2014,(10):30-31
正现年26岁的张志敏是江西省井冈山市古城镇中心敬老院的院长。他身体单薄,有些腼腆,但面对五保老人时,会展露出犹如井冈杜鹃般灿烂的笑容。他是个让敬老院所有老人钦佩的人,老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张院长"。2007年,井冈山市重新布局农村敬老院,配置农村养老资源,实行管理、护理人员全员公开招聘。19岁的张志敏刚从江西省民政学校毕业,就被选聘担任了古城镇中心敬老院的院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农村敬老院院长。这个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该省贯彻落实新条例目前有四大动作:正着手起草“安徽省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意见”;决定从今年起,用五年时间整体规划建设5000个“五保老人之家”;开展五保供养新模式试点;争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负责人介绍,截至2005年底,全省已纳入五保供养的有45.7万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3.6万人,在“五保老人之家”集中居住的有1.27万人。全省建有农村敬老院1635所,集中供养的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70…  相似文献   

3.
喜得合不拢嘴的王福喜老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打了一辈子“光棍”,竟在57岁时做了新郎。新娘就是与他同在平顺县中五井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郭小女。 1995年12月17日,乡亲们一路谈笑地向敬老院涌来,急切地想亲眼目睹由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为一对孤寡老人举行的特殊婚礼。王福喜老汉和郭小女大娘早早就穿上了民政部门给置办的新衣,他们瞅瞅“鸳鸯戏水”的窗花和胸前  相似文献   

4.
张桂琴1964年出生,她在2005年当上了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敬老院院长。十几年里,敬老院的老人成了她的家人,有的老人还亲切地喊她"姑娘"。2014年,张桂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镇江市优秀敬老人物";2016年,她又被京口区文明委评为"最美京口人";2017年获评"镇江好人"……2021年3月光荣上榜"江苏好人"。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谏壁街道东街社区的谏壁街道敬老院。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包馄饨,几名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有的悠闲地散着步。  相似文献   

5.
彭清华 《老友》2016,(4):33
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敬老院,有一位中年妇女,她一会儿给老人端茶送水,一会儿给老人端屎倒尿……她就是该院院长吴菊连。20多年来,她把青春奉献给了五保老人,先后获得"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又当选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1995年,23岁的吴菊连从萍乡卫校毕业。与其他同学争着到医院工作不同,她选择来到青山镇敬老院  相似文献   

6.
华再清 《社区》2011,(33):24-2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安社区八旬夫妇蒋文达和陆玉秀年年敬老节向东安敬老院的五保老人“献孝心”,每年1万元钱已经坚持了五年,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林衍 《百姓生活》2011,(4):33-33
40年来,孙成乐和妻子收养了42个孤老和35个孤儿。如今,他们家里还有7位老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 一个剧组来到孙成乐的敬老院,拍摄以他为原型的电视剧《幸福院》。临走时,剧组里的人搁下一句话:“拍了这么多年主旋律,你是最有含金量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金坛县薛埠镇绿化村74岁的孤寡老人左吉根,和来自全镇的35位五保老人一起搬进刚落成的“金坛市薛埠镇敬老院”后,激动地对前来祝贺的省民政厅和金坛市领导同志说:“我们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到老了,还能到宾馆一样的敬老院安度晚年,这都是享了共产党的福啊!” 新落成的金坛市薛埠镇敬老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茅山东麓,敬老院内生活设施、文娱设施和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其规模和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9.
黄原  胡绍铮图 《社区》2013,(6):38-38
今年93岁的杨大挺是一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敬老院居住了11年的老人。和我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习惯上的认识不同,杨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加敬老院的各种兴趣小组,还常常为院里献计献策。在敬老院的各种活动中,杨爷爷总能用最贴切的话语道出老人们的心声,大家都称他为敬老院的“形象代言人’。无论在台上还是私底下,杨爷爷总说,他是不住在南码头的南码头人,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是在晚年。  相似文献   

10.
地处鲁西南的山东省成武县康集乡敬老院,积极组织发动和鼓励院里的五保老人,参与形式多样的创收自给活动,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院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缓解了乡财政压力,减轻了农民负担。被省民政厅、老龄委命名为“文明敬老院”。 康集乡是一个仅有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十字路口1990年10月,担任蓝坊乡蓝坊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的刘金山接到通知,要他担任乡敬老院院长。始建于1958年的乡敬老院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三幢破房子被列为一类危房,院里收养的9位孤寡老人中有2位大腿残疾,4位卧病在床,老人们...  相似文献   

12.
黄原  胡绍铮 《社区》2013,(4):38
今年93岁的杨大挺是一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敬老院居住了11年的老人。和我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习惯上的认识不同,杨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加敬老院的各种兴趣小组,还常常为院里献计献策。在敬老院的各种活动中,杨爷爷总能用最贴切的话语道出老人们的心声,大家都称他  相似文献   

13.
各地动态     
温州托老事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温州悄然出现众多的托老机构。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201个,收养老人近2000人。 温州托老机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集体居住式的敬老院,入住老人一般生活尚能自理。另一种是老人公寓,形式  相似文献   

14.
长文 《山西老年》2014,(2):28-28
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这是相对那些儿女双全、能颐养天年的老人而言的。对于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来说,拥有一个"小棉袄"就是奢望。可对于长子县常张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来说,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他们生活得祥和安逸,因为他们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她会在他们身边喂水喂药,精心照料;在他们衣服被褥未脏的时候,她就会及时清理换洗。她就是被称为五保老人"贴心小棉袄"的乡敬老院卫生管理员——李秀籽。  相似文献   

15.
溪口(修水县)人没有忘记6年前那桩趣闻:50岁的梁海元辞去北岸村支书职务,到溪口敬老院当院长。入院的"五保"中有许多是残障人士,当时有人预言:苦于照料这些老人,不过半年梁海元就会畏难而去的。然而,梁海元至今没有离开"五保"们,而且时间越长与"五保"们越贴近,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越多,对他们的照料越周到。当初,有些"五保"担心出门受冷落,仅27人入院。梁海元知道,要让"五保"乐意入院,就得安排好他们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阳泉市郊区三郊乡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支持下,集资13万元,建起了乡敬老院,该院占地2668平米。27间房设床位30张,最多可容纳60位老人居住,迄今累计共收养了56名老人,为这些平均年龄为71岁的老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海南文昌市昌洒镇敬老院的生活条件极差,住处又脏又乱“,可能有的比猪圈还不如”;老人们平时只能自己生火做饭,一个78岁的院长帮助打水、买菜,一旦院长生病,老人们只好接雨水喝;人均生活补助每月只有100元,老人们生了病都不敢上医院。而镇政府的两栋宿舍楼却是全镇最漂亮的楼房。一边是敬老院的老人们住着“比猪圈还不如”的最差房屋,一边是镇政府享有全镇最漂亮的楼房;一边是敬老院的老人每月只有100元的生活费,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一边是镇政府的官员们“饱汉不知饿汉饥”,甚至花天酒地也未可知。这两个不同的“全镇之最”,实在让…  相似文献   

18.
南城县建昌镇敬老院先后获"全省五好敬老院"、"全省三院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卫生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全市样板式敬老院"、"全市文明单位"等多种光荣称号。而这些无不凝聚着一位老人的心血,他就是担任该院近30年院长的刘锋。刘锋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调到敬老院工作一直干到现在,已成了白发老头,几十年如  相似文献   

19.
匡善儒自1984年担任灌溪敬老院院长以来,一干就是21年,一个当时还是50出头、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现在已是两鬓斑白的古稀老人了。他爱院如家,视长辈为父母,用自己的心去温暖老人的心,人们戏称他是"老人们的‘老儿子’";他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带领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徐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农村存在"五保"供养水平偏低、集中供养率低,分散供养效果不佳,"五保"老人就医难,敬老院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并提出实行以"户院挂钩"供养为补充的"五保"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建立结对"关心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