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道统思想是以儒学道统为主体,吸收借鉴了中国文化各家学派及外来文化的思想,逐步形成、演变、发展而成的道统思想体系.道统思想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和各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历史和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民本思想是中华道统思想的核心部分之一,统治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其批判继承,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当今社会的民本思想,对弘扬中华道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著述合一”,编辑活动作为书籍成书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编纂、校雠和注释。他们的产生和特点是具古典形态的,与我们现代的编辑过程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参与和主持过包括《新青年》在内的多家报刊的编辑工作。他主张言论、出版自由,反对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以批判显示,关心政治,启蒙民众,重建中华为报刊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以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背景,揭示出曾巩“道统”思想中所暗含的社会政治改革取向及其深层的思想渊源,并以此为契机,从“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勾勒出曾巩企图以儒家“仁义”之道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人间秩序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唐代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正式提出"道"的传授系统说,可谓开宋代理学"道统"论先声。宋代朱熹首创"道统"二字,大力推广道的传授统绪,成为道统思想的集大成者。在"道统"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夷夏观和正统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礼别华夷"的思想倾向更为明显,人们对"正统"的评判标准更加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是否承袭了"道统",是否"重德",而主政者的族属身份和传统的"华夷之辨"已逐渐为人们所淡化。这既是宋代道统思想浸润的结果,也是历史上夷夏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艮斋田愚崇信“圣贤之学”,坚守“朱子学是正学”的立场,承李栗谷、宋尤庵之绪,严辨“正学”与“异学”、“圣学”与“异端”,一生致力于保存传承并捍卫传统文化以抗争外来殖民文化。高举“性师心弟”“性尊心卑”“心主性”大旗,辩斥岭南心宗的“心即理”说及华西学派与芦沙学派的心理模糊论,强调性本基础上的“敬”字工夫,尊明排清,笃志好学,守死善道,是一位不折不扣维护韩国道学的“斗士”和守道者。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是晚清儒家道统复兴阶段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仁礼兼重的道观、“中体西用”的功用观构成其道统思想.其“中体西用”功用观秉承龚、魏、曾诸公“经世致用”的精髓,以其首创的现代意义而居现代儒家道统论开基立业之功,并以此成为“返本开新”说之滥觞.张之洞“中体西用”功用观的形成经历了从传统儒家的修齐治平、“经世致用”到现代儒家“中体西用”的转变,而推动此进程的决定性物质力量是洋务事功.督晋期间与李提摩太的交往,启动了张之洞对“洋务”的接触、认识,而后在广东、湖北的成功洋务实践,更直接促成了其功用观的转变,并进而实现了其儒家道统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张之洞“中体西用”功用观定立了儒家道统论现代功用观即新外王说的基调,从而使其道统思想在晚清道统复兴阶段起到了理论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代编辑的产生是和古代正式书籍的出现连在一起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编辑家。古代编辑的工作特点 ,囿于历史的局限和社会的分工 ,表现为编纂、校雠和注释 ,且三者紧密相连 ,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道统”一词是南宋朱熹首次提出来的,实际上“道统”一词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出现。朱熹及其弟子对道统论影响力的扩大和道统体系的定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朱熹及其弟子的道统思想源自湖湘学派。对湘学开创者周敦颐历史地位的衡定,胡宏首发其论,张栻继承其说,影响到朱熹及其弟子,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周敦颐接续儒家千年不传道统的地位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韩愈在中华道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对佛老之说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挑战,对佛老之说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同时,他以重塑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为己任,首次提出了以弘扬儒家圣人之道和人文价值为核心的道统论.经韩愈的努力,儒学得以再度复兴,他的道统思想也为宋明理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家民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民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因而它要求封建统治者施行“仁政” ,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 ,发展生产。历史证明 :当封建统治者抛弃儒家民本主义时 ,农民就被迫反抗 ;当封建统治者推行儒家民本主义时 ,农民生活就相对安定。但儒家民本主义主张“君为臣纲” ,故它不是民主主义 ,而只是封建统治者为达到长治久安的一种策略思想。历代开国君主推行民本主义 ,是在接受农民起义教训后对旧王朝政策的调整 ,从而大大延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寿命 ,阻碍了农民思想的觉醒。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才能使农民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韩愈和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是对唐代佛教"世系"、"传灯"思潮的一种反动,是先秦以来儒家伦理学说的恢复和传承.唐代中期佛教日盛,对中唐民众伦理思想冲击甚大.为了扭转佛教伦理思想对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和破坏,韩愈和李翱吸收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某些思想,提出"道统"和"复性"的主张,客观上遏制了中唐佛教伦理思想的影响,为宋明新儒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宋代书院与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家形成的学统及道统观念,对书院祭祀制度的完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有一种强烈的建构书院学统,以确立书院在儒家道统史上的意义、地位的精神追求,他们通过创建书院学祠,开展书院祭祀活动,以完成这一文化使命与道义责任。  相似文献   

14.
晚清著名理学家唐鉴在局势颓危之际,编纂了《国朝学案小识》一书,编制出一个严格的学术道统,并提出了守道救时说。简要介绍唐鉴道统思想及守道救时说提出的背景、内容,并在梳理前人评价的基础上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儒家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的动机;二是儒家经典是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三是儒家的经学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总体上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技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的。  相似文献   

16.
降书是中国古代降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没有降书,直接使用投降礼仪。汉人重礼,认为用文书投降是诈降。三国时期蜀吴降书流布天下,后逐步取代投降礼仪成为投降的主要形式。降书的出现和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从重礼到重言观念的转变,降书是降礼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学说与先秦“显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孔子学说与先秦所谓显学的儒、道、墨、法四家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不应该把孔子确定为诸子之中的一子;代表他思想的不是《论语》,而是"六经";四家所谓显学与孔子学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侧重强调了孔子学说中的某个或某些部分;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对诸子学说的求同,而不应该只是求异.  相似文献   

18.
保护古树名木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制定得力的保护措施、改善生存环境条件、加强养护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保护好古树名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不仅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儒学也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汉族地区的儒学教育不同的是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儒学教育中,有所谓"蕃学"和"汉学"之分,实行蕃、汉双语文教学,重视本民族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文的学习。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文教学不仅源远流长,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兼通双语文的人才,而且始终受到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小说经典,代表古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内在叙事结构的主要思维形态有两种:辩证思维和圆形思维。辩证思维是其内在叙事结构的思维常态,圆形思维是其内在叙事结构的思维本质。这两种思维不仅支撑起了"四大名著"的内在叙事结构,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古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