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穷毕生精力,问奇于名山大川,探幽于边陲僻壤,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祖国的大自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真实的描绘。《徐霞客游记》成为一部系统记载我国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徐霞客的家世、生平和思想以及《徐霞客游记》一书的地理学与文学价值,作了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但对徐霞客与明代方志编纂事业的关系,还未引起注意。本文试图从方志学的角度,就地方志对徐霞客旅行考察的作用和徐霞客对我国古代方志编纂事业的贡献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仁们。  相似文献   

2.
徐霞客之所以立志献身地理科学的原因,除了明末政治局势的动荡和碾压驱使徐霞客远离政治漩涡和徐霞客不喜"帖括之学"而爱好博览古今史籍、舆地方志的知识结构之外,还与徐霞客的家学渊源有着深刻的关系:诸如江阴徐氏先世的连续四代科场悲剧,其父徐有勉热爱旅游、鄙视冠盖显达的思想,特别是其母王儒人那种嘉许徐霞客向往"问奇于名山大川"而不以科举仕途为前途的胸怀,这一切终于使徐霞客放弃了对科举功名的追逐,而选择了立志献身地理科学考察为归宿,最终成为一代举世闻名的大地理学家,并被后人尊为"游圣"。  相似文献   

3.
<正>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生于明万历14年(1586年),卒于崇祯14年(1641年),今江苏省江阴县南阳陵人,他平生眷恋山水间,往来飘忽如云霞,因此友人赠他霞客的名号,他是一位中外驰名的地理学家,也是“一生好作名山游”的旅行家。他所写的《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最早系统记述岩溶地貌的科学巨著。全书共分十卷,以日记体详细记录了徐霞客毕生大部分行展所至,观察所得,除散失者外,目前保存下来的达六十余万字。第一卷十七篇反映了徐霞客五十一岁前的主要游迹,积累观察山川  相似文献   

4.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在古城南京,就有一位被媒体誉为"当代徐霞客"的"新长征人",他叫练红宁。现年46岁的练红宁,从2004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一个人独行长征、长城、长江、运河、边关、名山,还踏访了雷锋路,进行了渡江战役战地行;有的基本完成,有的正在进行着,而今他的征程已超过5万公里。  相似文献   

5.
我所说的“旅行”不是指游览名山大川、古迹名胜.它有点特殊,因为它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俊儒 《今日南国》2007,(15):69-70
山高、林翠、水秀、谷幽、石美、草茵,气象万千,风情万种,不如名山大川让人如雷贯耳,但却犹如珍藏深闺,让人"相见恨晚",这就是大容山。大容山方圆千余平方公里,因山体雄伟博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而得名。这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生前通过史无前例的、系统性与大规模的艰苦旅行,对中国八方所有的名山景观进行了考察,并因其对边陲地貌的细致考察而享有盛名。当时他选择追求自己的志趣,而没有陷入腐败政治和官僚体制的俗世纠缠,由此就像许多同时代的优秀文人一样被誉为奇人。现代知识分子反将他视为一个早期科学家的模型。通过对徐霞客西南边陲之旅的系统性考察,与明末文人"奇"和"癖"的话语相关联,由此提出,只有考虑到中国游记写作的历代仪式伦理功能,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徐霞客游记行为与思想方面的启发,远远超越了东西、古今之别,并提供了跨文化的社会更新潜力。  相似文献   

8.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堪称我国明代后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所记旅途见闻及佛僧言行举止,对理解当时佛教的生态文化及相关习俗与制度有重要作用,据此也呈现出当时佛教生态文化的若干特点,也对它们对徐霞客生态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田林茂 《山西老年》2009,(11):23-24
王洪廷是临县碛口人。小时候,碛口车水马龙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半个世纪后,碛口却变得悄然无声。1997年,王洪廷从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古  相似文献   

10.
魏源一生喜游名山大川,他诗集中的山水诗,又占了很大部分,自称“十诗九山水”。他的山水诗继承了古代山水诗的传统,又有变化发展。他不仅真实地记录了“芒鞋踏九州”、“我行半天下”的经历,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之情,而且常常从山水景色之中,反映自己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抱负,为山水诗开拓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各有安宁     
星云禅师 《社区》2012,(17):1-1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所住的山间道场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黔游路线地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徐霞客(1587——1641年),字宏祖,江阴人,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下称《游记》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巨著,影响极广。几百年来,研究者甚多,更有一些研究者亲自沿经徐霞客走过的路线去体察他当年所描述的地理景观,印证和思考《游记》的科学意义,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游记》内客,为研究徐霞客作出了新的贡献。对于《游记》中的黔游部分,很多专家作了大量的解释和考证工作,既有文字论述,也有路线示意图,这为研究徐霞客在贵州的旅游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在黔游日记中,徐霞客对贵州的岩溶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旅行中的食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进行了长达30个年头、涉足19个省市、自治区的旅行,其游记反映了他旅行中的不少食宿问题。本文分析了徐霞客在不同地区投宿各类住宿点的情况,并将他旅行中的饮食分成几种类型,整理出各地的特色食物和饮食风俗。文章最后还对各类食宿点的费用收取以及接待态度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反映明代后期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白求师     
项绍军 《社区》2012,(20):8-9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相似文献   

15.
徐霞客把旅行与学习、交流、陶冶情操等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旅游的实质意义。在徐霞客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爱国、爱生活、爱科学的国民素质,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人所缺乏的一种素质。如今,很多旅游者不懂礼仪、触犯禁忌,旅游文化内涵与国民旅游素质相对欠缺,今天通过研究徐霞客,最重要的是让徐霞客成为一个载体,可以学习徐霞客在旅游中的科学、实践、创新和坚韧精神,这对提高国民的素养有深远意义,从而可以推进国民旅游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灌云县历史悠久,早在6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12年建县,因南有大川灌河、北靠名山云台而得名。千百年来,灌云山川水土孕育出了灌云人开放包容的品格、胸襟。"灌水通四海,云台聚五福""七溪流水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都是灌云人的精炼概括。"十三五"时期,灌云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纳要素,以团结拼搏的精神凝聚力量,以创业创新的实践推动发展,以务实争先的追求创造业绩,加快建设"强富美高"的幸福新灌云。最近,本刊记者慕名来到灌云,对县委书记左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与徐霞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旅行和游历,但他们的旅行情况不尽相同.宦游与私游这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使两人在出游时间、旅行路线、交通工具及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旅行上的差异又对他们的著述和成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两人著述对后世的影响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大不相同,这与中国重经验轻理论的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辽宁名山大川闾山、千山、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地理特征,对辽宁的经济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徐霞客这个千古奇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徐霞客也算得上是“旅游达人”了。这次我慕名来到徐霞客的故乡——江苏省江阴市。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是江阴马镇南旸岐村人(现马镇已与璜塘、峭岐三镇合并,并改名为徐霞客镇),据文字记载,此地已有2500多  相似文献   

20.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资源的拓荒者徐霞客文明元徐霞客是我国代伟大的旅行家,其一生旅游考察长达三十余年①,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多彩、叙述翔实生动的《徐霞客游记》②。徐霞客的观察研究水平,得到世界的承认③,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分类、描述取得了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