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浅泰雄教授为日本当代知名学者,是一位学识渊博、颇具独创性的哲学家。1989年从筑波大学退休后,继任樱美林大学国际学部教授。他曾任日本伦理学会评议员、日本思想史学会评议员、比较思想学会评议员、日本哲学会会员、日本宗教学会会员、日本荣格研究组负责人、国际宗教元心理学会负责人。汤浅教授生于1925年,194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他早年师承和辻哲郎教授,  相似文献   

2.
许介鳞 《日本学刊》2004,(5):104-119
武士道精神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的古典著作<叶隐>及其著述山本朝的经历中充满了残酷无情、不人道的思想.新渡户稻造撰写<武士道>一书的目的是为日本的对外侵略行为辩护并使之正当化.日本军人于19世纪末在旅顺、台湾等地进行的残忍杀戮为我们理解武士道的精神实质做了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3.
1985年10月14日,荷兰在鹿特丹市举行了"学习日本投资模式"讨论会,200多名企业家、经济学家、政界人士出席了会议.我作为旁听者参加了讨论会.荷兰议会二院经济委员会主席A.范·德·亨克教授、经济部工业总司司长H.雷利弗尔德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经济学教授A.范·多尔恩、欧洲共同体驻日本大使L.J.布林克霍斯特等在讨论会上发言.A.范·德·亨克指出,可以断言,日本经济奇迹首先应归功于日本行之有效的投资政策;日本企业界的合作精神应成为欧洲  相似文献   

4.
石川忠久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的汉诗学家和诗人 ,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学家。现任二松学舍大学校长、日本汉文教育学会会长、汉字文化振兴会专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六朝学术会会长、樱美林大学荣誉教授、(财 )斯文学会理事长及日本学术会会员。他虽身兼数职 ,却几十年如一日敬业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 ,敬业于教育事业。作为汉诗学家 ,他为中日古典诗歌文化的交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频繁往来于中日两地 ,以诗人浪漫而多情的笔 ,描写着中日璀璨的诗歌文化 ;他以教育学家宽广、博爱的胸怀 ,精心培育着其华烁烁的桃李。他…  相似文献   

5.
日本<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在国会的通过,标志着日本防卫政策的重大转变.其目的旨在逐步确立战时体制,借机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和扩充军事实力,从而为最终修改"和平宪法"和成为军事大国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6.
长谷川教授出生于1936年。五十年代初期,先后求学于神户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自1956年起就职于神户大学文学部,由助教、讲师、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并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神户大学文学部部长、日本社会学会理事、关西社会学会委员、比较家族史学会干事,此外还兼任文部省学术审议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日本社会的基本构造》等多种。长谷川教授是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日本家族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长谷川教授治学严谨,特别注重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强调从历史出发,从历史中寻找今日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的原因。长谷川教授的确以自己的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由设在东京的联合国大学主持的"亚洲展望规划"东亚地区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日本的海滨小城大矶举行.参加会议的除东道国日本外,还有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的学者,以及联合国大学副校长武者小路和负责规划的官员内田孟男等二十余人.讨论会的主题为"国家和文化变革".参加讨论会的中国组由五人组成.他们是中央民族学院林耀华教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沈冰于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尧光、孙越生、魏章玲.会上宣读和讨论了9篇论文.中国组的  相似文献   

8.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06,1(3):29-36
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呐喊>已经定格在历史性的排行榜的最前列.很多时候,人们在阅读思考这部作品之前,已经深陷于"历史定论"的支配和影响中,而容易失去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眼光.成仿吾在<呐喊>出版不久后,提出<呐喊>可以溯源到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而今人却轻易地一概把它视为是对鲁迅的严重非礼.其实,<呐喊>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至少在形式格调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成仿吾的意见并非仅是"挑刺"和"非难".日本的自然主义起源于法国自然主义,但并未继承左拉的真谛.<呐喊>看上去近似日本文学,但其深层的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国人"人性"的怀疑和诘问,又画开了它与日本文学的天然不同.成仿吾没有读透这一点,并非是他的浅薄.时间、阅历、功夫是解读鲁迅的先决条件,这同样也适用于成仿吾.  相似文献   

9.
张晨 《求是学刊》2003,30(6):109-112
"文学的自觉"说是由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最先提出的;而鲁迅"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极有可能就借鉴自铃木<中国诗论史>一书.  相似文献   

10.
聂中庆 《求是学刊》2003,30(6):122-124
老子哲学以道学为核心,而道学之核心问题是"有"无"问题.对老子"有"无"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及道统"有"无"两种说法.<老子>中既讲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矛盾的说法困惑了中国学人两千多年,随着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这一千年悬案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举行第二届"日本研究论坛"。创设于2015年的"日本研究论坛",是中国日本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本届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全胜,分别以《国际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与大国博弈》为题发表精彩演讲。二战后,日本积极重返国际社会,奉行"国际协调"路线,在当今世界格局与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中国加速和平崛起、国际影响日隆的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0月30日,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政策科学哲学科科长、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班协力委员会会长、日本国科学技术会议委员、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吉村融教授应邀在北京大学作了题为“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的公开讲座指菹殖〖锹己吐家糇柿险砣缦?  相似文献   

13.
邹进先 《学术交流》2005,(4):148-157
郜元宝<鲁迅六讲>及<关于科学史教篇的几个问题>中所提出的鲁迅在1907-1908年间贬低科学,鲁迅认为尼采、叔本华所张皇的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意力"是"科学之本"的观点,是对鲁迅的误解.这种误解产生于对<科学史教篇>中"神思"、"本柢"等语词的误读,膨胀于对这种误解的百般回护.  相似文献   

14.
叶琳 《日本学刊》2008,(3):154-156
2008年3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一桥大学联合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6年双方共同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责任"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可持续发展"系列研讨会.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和日本一桥大学北京事务所所长杉森正和分别致开幕词.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环境条件等课题对中日环境保护与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秋意参香浓     
王蕾 《东西南北》2008,(10):76-77
郑毅男教授,硕士、博士指导教师;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特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参协会常务理事。沈阳药科大学理学硕士,日本爱媛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被聘为硕士、博士指导教师,1996年被聘为博士指导教师。现任中药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主持国家、地方项目10余项,其中奖励2项。  相似文献   

16.
刘保昌 《求是学刊》2003,30(4):99-104
路翎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否不恰当地描写了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不该发生的"的爱情?17年文学的"现代性"应该以何为标准?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切对文学文本的重读与文学史著的改写,都具有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史"特征.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读<洼地上的"战役">,会有一些令人激动也令人伤感的收获,由此亦将引发一个关于17年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深长思索.  相似文献   

17.
张奎志 《求是学刊》2003,30(1):101-105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概念.王国维主要是从创作的角度谈"隔"与"不隔".其实,从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批评角度看,都存在着"隔"与"不隔".值得注意的是,对文学活动中"隔"与"不隔"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都提倡和追求"不隔".作家在创作时,追求一种历历在目的清晰表现,翻译家在翻译时,也力求忠实原作,与原著在风格、语调上保持一致.而在文学批评中,批评家并不担心"隔",并在一定程度上倡导着文学批评"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张锐智 《日本研究》2005,3(4):92-96
在近代中日法文化交流转向的过程中,黄遵宪是开启日本近代法文化流入中国的第一人.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在<日本国志>中,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宪政制度现状的评介,为近代中国输入了全新宪政文化,同时也为清末的宪政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文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薛海燕 《求是学刊》2005,32(4):93-98
目前对"意淫"观的研究主要从思想、哲学角度入手,而对其文学价值的分析还远远不够.文章着重梳理了文学史上性描写由<高唐赋>、<神女赋>所开创的诗化传统向<金瓶梅>等小说所代表的世俗化倾向过渡的轨迹,凸显<红楼梦>面对以上两种"文学遗产"所作抉择的特点和意义,提出"意淫"观使<红楼梦>性描写诗意化、象征化,而悬置了其中的性内涵,其本质上是以诗法作小说.  相似文献   

20.
张丛 《学习与探索》2004,(2):120-121
陆游的小词<钗头凤>道出了一段爱情悲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陆游出妻唐琬"说成了定论,直至当今此说也颇为流行.陆游的妻子是否姓唐名琬,尚无足够的证据.纵观古代有关书籍、所传诸说及诗词,其事当有之,惟唐氏是否名琬,其父为谁则未详.又唐氏所作词,是否全阕?亦尚可疑也.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朱东润先生的<陆游传>在未发现新资料的情况下就确定放翁所出妻为唐琬,失之武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