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价值不断显现,政府通过地租、税收、费等形式获取的大量的土地收益,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土地收益分配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也是地方政府强烈的“圈地”、“批地”冲动的基本成因。改革和规范土地收益分配与管理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农民的利益,遏制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冲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国家以及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土地收益的分配机制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土地经营权入股公司应定性为股东出资行为,以公司法为基础,完善股东出资、法人运行与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股东出资方面,应限定出资标的物范围,完善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机制。在法人运行方面,为农民股东优先配置可转换的、可累积的及可参与嗣后分配的优先股以基本实现其“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目的;为农民股东配置优先股赎回权、清算优先权与股份回购保险以基本实现“保本退出”目的。在配套措施方面,国家应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措施以改善农业弱质性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破除农民失地失业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土地还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和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一是土地的保障功能与生产要素功能的矛盾;二是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矛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替代农民对土地的保障依赖是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促使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确保土地流转,加强土地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发展权框架下失地农民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体制下土地征用的"产值倍数法"补偿标准是导致失地农民补偿不足的制度性根源。这种补偿只是对农民在承包期内土地使用权收益的补偿,而未对获取这种使用权收益的资源禀赋进行补偿。在目前的农地制度下,土地是农民依托于集体土地共有制下的一种资源禀赋,是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下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础。本文认为,在土地征用中应明晰土地发展权,并保障土地发展权收益对失地农民资源禀赋的补偿,从而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转换和社会保障的安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瑱  孟祥仲 《东岳论丛》2002,23(5):62-64
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问题。目前 ,在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上 ,关键是要引入市场机制 ,明晰土地产权 ,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促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土地流转和农业实行规模经营的提出,农村兴起了新一轮的圈地高潮.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不可能有效保障土地流转的农民权益.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土地市场化流转难起步是农民土地流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主要原因.解决的途径: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界定、测定农村集体土地范围和数量的基础上,将集体土地确认到以组(自然村)为主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并以股权形式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三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土地制度及其在实践中双重的两难困境,考察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讨了在土地流转的社会背景下,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依托构建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客观上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了依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来建构和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应该加强的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文革 《江汉论坛》2005,(10):21-23
目前,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要使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趋于平衡,必须使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供应方式处于公正、公平地位。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同一供地方式下不同使用者处于公正、公平地位,即不同的使用者采用同一方式取得土地时,所获得的权益与所付出的代价对等;二是使用者以不同方式获得土地所付出的代价与所得到的权利相一致,而不能对某种方式采取歧视政策;三是使用者之间的外部性的内部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现象日益明显,不同阶层的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同的偏好,进而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土地占有权中的剩余控制权偏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土地收益权中的生产性收益权、保障性收益权、剩余收益权偏好会弱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而流转性收益权则会增强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土地处分权中的转让权偏好会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而抵押权、继承权偏好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保障程度也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满足不同阶层农民异质化的制度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社会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刘广明 《兰州学刊》2004,(6):200-203
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忽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农村中只存在以土地保障为核心的非正式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九亿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本文认为,在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应将土地的保障功能置于重要地位,并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来提升土地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现有的传统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受到了挑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严重缺位。面对传统养老功能弱化的现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针对不同农民群体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有多种资金来源作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杨 《兰州学刊》2006,(1):161-164
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焦点。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路径依赖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即只有依靠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逐渐消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市民化是加速我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关键是如何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通过"土地换保障"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但符合农民工自身特点,而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加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二是不会给政府财政造成过大压力,三是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整合与流转.  相似文献   

14.
刘奕  张怡 《晋阳学刊》2007,(5):50-5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传统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缺陷、农村养老保障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及我国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中的责任偏差等角度来阐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责任、政策公平性和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入手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的制度约束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发展目标取向。为适应这一目标,必须在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制度体乐的设计中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长期受益权、城乡统筹是农民社会保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作为当今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很不健全,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而且还表现在实施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工的作用,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首先,要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扫清障碍,进行系列改革;其次,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农村依托集体经济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形成了集体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推动以及集体经济的建立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明显地存在着制度化水平低且不稳定、随意性大、保障水平低等缺陷。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和稳定的推进措施,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严重不足,政府的角色定位有严重偏差等。  相似文献   

18.
张文 《学术月刊》2012,(4):122-128
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中国宋代对城市的重视程度远甚于乡村,由此造成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其中,无论是用于备荒的仓储,还是济贫的机构,大多位于城市,进而造成宋代救济资源的分布重城市而轻乡村的倾向。在这一格局影响下,宋代对乡村的社会保障思路也以救济重度饥荒为主,贫困问题以民间自我保障为主。从结构分析的角度看,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出一个三层结构的同心圆:第一层是亲属保障圈,即建立在血缘认同基础上的民间自我保障系统;第二层是邻里保障圈,即建立在地缘认同基础上的社会保障系统;第三层是政府保障圈,即建立在政府职责基础上的政府保障系统。面对乡村的贫困与饥荒问题,亲属保障圈首先发挥作用;当这一保障圈保障能力不足或失效时,则邻里保障圈开始发挥作用;当上述两层保障圈都失效时,则政府保障圈开始介入,对乡村贫困问题尤其是饥荒问题进行干预。宋代所创设的这一乡村社会保障模式影响深远,此后的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9.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土地征用、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基金运转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建立健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切实提高补偿标准;扩大社会保障内容,建立城乡一体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强化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去单位化”和“小政府、大社会”等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保障模式的转变,社会保障实施机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所谓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就是让社区承担部分社会保障实施的责任,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负责对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与服务。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具有非单位化、政府主导、社会化、专业化等特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实施社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