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治制度史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皇权至上、君权神授,儒家思想、官僚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史的显著特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除了要认真探索历代的典章制度外,还应研究其运行机制及其社会作用。要将每一历史时期总的政治制度或某一单行制度,纳入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总体中去考察,以制度为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人物以及重大历史事件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存在着内容单调,视野狭隘,方法老化,手段落后等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不利于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深入。政治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系统,特别是政治系统论对政治制度的诠释和分析模式,拓展了政治制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政治制度运转的动态图景,是研究政治制度的有力工具。在观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时,借鉴政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将使这一传统学科的研究呈现出宽口径、多层面、动态化的新气象,从而促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是对传统政治学制度研究的继承,以及对"行为主义革命"的反思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学研究范式.它重新把政治制度置于社会的核心地位,认为忽视制度或者低估其作用,都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政治学理论.作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前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主要由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等流派组成.它触及了一系列政治学中关键的理论和经验问题,提高了人们对于政治世界的理解水平,有其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新兴范式.作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和约翰·奥尔森(Johan P. Olsen)的《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在具体分析了当时政治研究范式(主要是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主义)不足的基础上,以制度为核心,从制度与文化、制度与行为、制度与偏好等方面分析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等的发生和发展逻辑,初步勾勒出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研究取向,构成社会学制度主义研究乃至整个新制度主义的经典.  相似文献   

5.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博士生导师白钢教授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政治制度历史悠长、体系完备、经验丰富、影响深远,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无与匹祷,本书由国内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综合政治学、历史学、法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学术成果,全面阐释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及运行机制历时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活动的载体和运行规则,必须体现政治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转方式。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政治首脑领袖制度、国家政体形态与机制、国家政权的层级结构和权力关系、政治行为制度和官僚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重点上,应当对其进行纵向动态考察,摆脱单纯静态研究的局限;进行横向制度关系考察,摆脱单纯微观研究的局限;进行功能研究,摆脱条文陈列的局限;进行规律研究,摆脱述而不作的局限;进行价值研究,摆脱不加评判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跨历史科学和政治科学两个领域。就它与历史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关系而言,它既是二者的基础知识,又是二者系统地分部门地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耿瑛 《东方论坛》2010,(4):30-34,125
有多少种研究社会的视角,就会形成多少种对社会变迁的理解。社会学研究者们将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的多种方法和技术引入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流动和社会文化等视角梳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成果,对于继续深化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从其内容上看是一个三维结构,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实体形态,代表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是社会政治进步发展的标志,论文就如何从基本的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三方面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10.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政治状况及其未来走向,必须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吉林大学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创新先生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正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鉴古观今”的佳作。通读《中国政治制度史》,笔者有以下深刻感受:第一,砥砺学术,功力非凡。张创新教授是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先生的门生,早在1989年,他就与王先生一起研究此课题。16年来,作者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多部学术…  相似文献   

11.
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方法,不仅是美国联邦文官培训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而且是美国保持政府官员高素质与政府行政工作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论文从历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美国联邦文官培训的方式方法及其历史演变,旨在揭示美国文官培训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这一特征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政治制度是与本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家权力机构和基本制度,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结构形式、组织机制、运行机制以及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行为活动原则,如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压力集团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等。政治制度既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又规定了运用国家机器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政治制度反映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全部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制度的三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者对正式制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感到苦恼,甚至怀疑制度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现实政治的效力。本文认为,制度分析仍然是有效力的,关键是要把握不同层次制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来说,有三个层次的制度均在发挥作用:一是法定制度,二是党内制度,三是私属制度。有效地理解这三重制度,就能有效地理解中国政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者对正式制度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差距感到苦恼,甚至怀疑制度分析对于理解中国现实政治的效力。本文认为,制度分析仍然是有效力的,关键是要把握不同层次制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来说,有三个层次的制度均在发挥作用:一是法定制度,二是党内制度,三是私属制度。有效地理解这三重制度,就能有效地理解中国政治。  相似文献   

15.
旧西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意识形态使社会陷入"内卷化"状态,民主改革成为西藏不可逾越的社会革命。改革为在西藏建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扫清了障碍,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西藏先后建立。西藏社会迈向民主法治、国家直接治理的新时代。西藏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国家宪法原则下与当地实际相协调、相适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四项制度构成西藏民主政治实践的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共同组成现代西藏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制度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苏联出版的书刊中早就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马尔钦柯在《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体制》一书中概括地分析了以前就这一课题的某些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后所获得的材料,对一些有争议的和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研究并不是件轻松的使命,特别是对我国当代政治制度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非常缺乏系统的研究。八十年代政治学的复兴,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个契机,复巴大学国际政治系的浦兴祖教授正是这样一个敏锐地把握类机的辛勤的开拓者。194)年由他主编的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专著《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出版,它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学者在中国政治研究方面的个会要突破。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后,浦兴祖教授继续合力登攀、潜心研究.于共和国诞生50周年…  相似文献   

18.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史维度或历史事件相关,可划分为明清之前中国传统社会研究、明清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三个维度,前两类较多偏向于社会史路径,后一类则多选择历史社会学路径,范式的倾向与研究关注的历史时段及材料息息相关.历史/时间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共同加深了学科自身对学科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政治沟通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现象,可以说,自从有了政治就有了政治沟通.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政治沟通却是一个年轻的议题.与政治学的其他研究主要围绕权力、权利、利益等不同,政治沟通主要关注信息、对话、理解与共识,并以此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政治沟通不仅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视域,也启发了对其它政治学问题的重新认识.从中外文献来看,政治沟通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三论”阶段、政治传播阶段和网络政治沟通阶段.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三个阶段也反映着实践中的与历史中的政治沟通.在此将以中外文献为研究基础,提出政治沟通理论发展的这样三个历史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理论原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二年律令》所见汉初政治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1世纪中国史学应该如何发展 ,这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丰厚的史料积累、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时代要求 ,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将会有空前的发展繁荣。但社会的转型决定历史学自身将发生一次大变革 ,即将传统的历史学研究逐渐转向与其它学科渗透 ,构建历史学与其相临学科互渗互动、交叉融合的新学科领域 ,如中国法制史、中国人口史、中国经济史等正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但历史学是一门实证学科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对于秦汉史的研究 ,仅利用传世文献是不够的 ,考古资料、简牍帛书是其不可或缺的史料补充。刚刚出版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为研究西汉前期的法律制度、刑罚体系、民法原则及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 ,更是研究秦汉法律的异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最好史料。此外 ,对于当时的司法诉讼程序、法令文书格式、历法、医学及丧葬礼仪也有详实的记录。本刊所编发的这一组笔谈 ,正部分触及上述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