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井上靖对史料的尊重,以及基于史实创作历史小说等方面,毫无疑问是受到肯定的。可是,作为文学者,井上靖的历史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在《天平之甍》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于历史资料的取舍正体现了其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井上靖是当代日本文坛重镇之一,也是中国人出所熟悉的老朋友。他的小说《天平之甍》早已有中译本在我国出版,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已在我国各地上映,受到普遍欢迎。井上靖,一九○七年生于日本北海道,二十三岁时入九州大学学习,后又转入京都大学哲学系,专攻美学,早年曾写过一些诗作。一九三六年三月京都大学毕业,同时以小说《流转》投稿于《星期日每日》杂志,得千叶龟雄奖。这是他踏上文学道路的第一部。后来入每日新闻社任学艺部的记者。由于日本老作家佐藤春夫等人的鼓励,他的《猎枪》、《斗牛》等小说相继发表在《文学界》杂志上,受到好评,并于一九五○年  相似文献   

3.
《公羊传》通过《春秋》之辞、辞序、笔削、书法阐释《春秋》之义。《春秋》之辞、辞序、笔削、书法具有两个意义层次:表层义与深层义。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一段距离而形成意义的“间距化”,故很难通过表层义理解深层义。《公羊传》在解释《春秋》时表现了较强的主观性,一是表层义与深层义的“间距化”,为《公羊传》发挥其主观思想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二是一般书法与书法之变的对立统一,为《公羊传》解释《春秋》带来较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相似文献   

4.
《长恨歌》的文本结构可以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面。表层结构是文本的时空构成,中层结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深层结构是政治与爱情的矛盾冲突。爱情与政治的两难,既是《长恨歌》文本的深层结构,也是《长恨歌》深层哲理意蕴之所在。这一两难结构的实质是人类自身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这一冲突的结果则是真正悲剧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像赞》是王国维26岁时写的一篇文字,载于《教育世界》1904年6月总第77号“肖像”栏的背面。此文《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失收,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亦不载,故一直沉闷至今。兹录其全文如下: 人知如轮,大道如轨。东海西海,此心此理。在昔身毒,群圣所都。吠陀之教,施于佛屠。亦越柏氏,雅典之哲。悼兹众愚,观影于穴。汗德晚出,独辟扃涂,铸彼现象,出我洪炉。觥觥先生,集其大成。载厚其址,以筑百城。刻桷飞甍,俯视  相似文献   

6.
井上靖(1907—)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现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1957年以来,他曾多次访问我国,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天平之甍》(1957)是井上靖的第一部历史小说,写的是唐朝高僧鉴真和尚渡日传戒的事迹。小说问世二十多年来,在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在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之际,我国出版了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由日本著名剧作家依田义贤改编的同名历史剧,自1963年至1965年,先后在日本公演了二百多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979年,日本著名电影导演熊井启又将它成功地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被日本人民誉为“友谊的叙事诗”和“文化交流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7.
朱熹、吕祖谦编纂《近思录》的主导思想依据《中庸》和《大学》。三书在文本结构和深层义理上具有内在同一性。朱熹编纂《近思录》,把儒学的为学道路予以体系化组织,试图建立一个鲜明而严谨的理学为学次第,并把儒学的内外之道解释为一个完整的仁学思想体系,也显示出《中庸》、《大学》等早期儒家经典文本结构的严谨,彰显了儒学成德之道的为学次第和道德生命境界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诗格》二卷的分离,在考据之外,有更深层的理论意义。通过《诗格》卷上与《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及《诗式》的理论倾向之比较;通过《诗格》卷下与《诗式》的意境理论及晚唐五代诗格的理论传承之比较,可以确认《诗格》二卷分离后各自的理论背景及合视之所呈现的唐代诗格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的主题可分表层和深层两重意义来理解:表层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程;深层则揭示禅宗修行与道教内丹学说杂揉不分)之身心历程。《西游记》不少故事意象构思来源于修行过程身心变化之现象。关于这种身心历程的心性方面的变化,学术界利用佛教资料作过较多探讨,而对这种身心历程的生理方面的变化其资料多来自于道教内丹学说)则未曾着重论及。从道教、佛教修行功法理论来解读《西游记》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孟子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即西周之礼乐制度崩而《诗》亡。孟子以王道一统天下为政治理想,所以他强调孔子作《春秋》是秉承了《诗》之礼乐血脉,《春秋》所叙即为“天子之事”,这也就是他说“《诗》亡然后《春秋》作”的深层用意。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从温度变化的角度来看,牛粪、鸡粪、猪粪以7:2:1配料比例搭配,加入生物活性水进行堆肥效果最好.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稍有下降,减少了NH4 -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对文化、情感和喻体等感知方面的不同,也表现在对时间、空间、色彩和方位等取向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翻译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机械原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机械原理课程是大学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北航多年来在机械原理课程的体系建设和内容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定位,论述了课程的内容改革成果,介绍了北航机械原理课程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我校无机化课教学实行主讲聘任、教考分离的试点和推广的经验 ,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权在国际上普遍定义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我国学术研究及地方立法基本也是这种观点。这一定义是西方"主―客"两分思维方式和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思想。"环境中心主义"倡导的自然的权利、动物的权利,也不可取。环境权应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权利,包括人享有良好环境、享有损害赔偿等请求权的财产性权利和通风、采光、瞭望、享有清洁空气、安宁等具体人格权,也包括对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议、监督、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权利及后代人视为享有的环境权。在环境权反思重构视阈下,我国应实行旅游兴国、自然再生、促进生物多样化的绿色化政策,制定景观法、自然再生促进法、产品包装回收利用法等绿色化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