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证粒计算核心理论框架内容的完整性,用以指导粒计算的研究与发展,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粒计算研究与发展的纵向推进与横向吸纳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对粒计算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梳理与归纳,提炼出了粒计算的三条基本原理及其各自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单核粒化粗糙集模型没有考虑不同粒化关系的相互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核粒化的模糊粗糙计算模型。以一族核关系构成的多粒度空间为研究对象,将乐观和悲观粗糙集模型拓展到多核空间,定义了基于S-T算子的多核下、上近似算子。给出了基于多核粒化粗糙逼近的属性选择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不同核粒化关系之间"求同存异"和"求同排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粒集及其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已有的有关粒计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粒集的概念,并利用统一集的形式对粒集进行了描述,即是(U,D,B,J),其中U是论域,D是描述域,B是由D到U的映射,J是约束。由此出发,分析统一集与粒集的异同,给出与粒集相关的一些概念,描述了用粒集形式来表达其他各种各样的集合,诸如经典集合、模糊集合、可拓集合、V ague集合、粗糙集合等。粒集理论为粒计算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粒计算确立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目前粒计算理论还没有统一的粒定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阐明了"粒是一种模型、抽象单位"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粒的抽象定义,接着研究了粒的独立与依赖、具体与抽象、清晰与模糊、静态与动态、整体与部分等5种双重身份,说明了粒的内在、外在、环境等3个基本属性,论述了粒的对象、特征、关系、状态等4个基本要素,这些研究成果为粒的形式化表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推动粒计算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为粒计算的粒提供一种统一的表示形式,分析了粒的对象、特征、关系及状态等4个基本要素,提出了基于数据层面的粒的四元组的形式化表示形式,即由对象集、特征集、关系集和约束集四元组组成。接着给出了几个特殊粒的表示形式,然后说明了该表示形式的统一性,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了研究。该形式化表示形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基于数据层面的粒的表示问题,有利于问题求解和粒计算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汉语中非固定短语的熟语化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例句,从结构的定型性、语意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语用频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界定熟语化的非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7.
粒计算理论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模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粒的定义、特征及其表示出发,借助经典范畴学理论,分别给出了粒范畴、粒态射、粒外推的概念,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形式化表示,且给出了利用粒外推的形式化方法实现了粒合并的一种算法,从而实现了用粒范畴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粒计算模型-粒范畴模型。这一研究成果说明粒范畴模型可以视为适合于解决问题域系统分解和组合的形式化认知工具,该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粒计算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彩色显影剂的造粒方法,并对我国实现彩色显影剂的粒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恶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符号学意义。具体而言,即研究符号运作背后以何种符号思维推动并以什么符号工具实现符号运作过程。将恶搞与狂欢化理论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三个层面存在相似性,从而提出狂欢化符号思维是恶搞符号运作背后的驱动力量;通过对具体恶搞文本中符号片面化、符号降解和伴随文本三种符号工具的分析,例证狂欢化符号思维这一隐含的社会文化规约是如何驱动恶搞符号运作过程的。恶搞文化现象的符号学意义在于,在后现代主义观照下,以“狂欢化”符号思维主导的恶搞符号运作通过夸张、讽刺、搞笑等外显表达层面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是在解构颠覆既定世界,重构新的意义世界,它隐含着对新生、创新、变革和多元化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全球地域化视阈中社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地域化"主要讨论四个悖论,即全球性与地域性的悖论、趋同性与趋异性的悖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悖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悖论.这一范式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第一,它强调"全球化"在实现社会工作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第二,它重视"地域化"在构建本土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作用;第三,它着重分析"全球化"与"地域化"之间互动的、不可分割的过程,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总是在二者之间出现钟摆运动.当前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并非"全球化"强势扩散所致,也并非本土实务经验不足,而是全球化趋势中地域性反思不足,"全球化"并没有与"地域化"进行真正对话,从而产生了一些"悖论性"的效果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