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铬黑T为指示剂,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系统研究了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溶液pH值、指示荆用量、Mg-Y用量、掩蔽剂用量等).将配位滴定法应用于肇庆市不同区域水样的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水的硬度〈自来水的硬度和西江水的硬度〈污水的硬度.  相似文献   

2.
有机改性伊利石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然伊利石黏土,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种有机改性剂分别改性后,对水溶液中苯酚进行了吸附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2种吸附剂各自最合理的吸附条件:pH值分别为9和6,吸附平衡时间分别需要40和80min,吸附剂用量均为35g/L,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4.6%和62.8%,且有机改性伊利石比天然伊利石去除苯酚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卓馨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6):97-99,120
利用二茂铁的酰化反应原理对合成乙酰二茂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投料方式对合成工艺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乙酰二茂铁进行表征,测定了合成的乙酰二茂铁的熔点,并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乙酰二茂铁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微波单因素萃取的基础上,采取L9(3^4)正交优化实验,探讨微波萃取时间、溶液pH值和料液比对肌苷酸萃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影响肌苷酸微波萃取的主要因素为微波萃取时间。其次为溶液pH值和料液比.在微波功40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萃取时间4min,溶液pH值为9,料液比为1:20,此时肌苷酸萃取率为99.1%.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高效絮凝剂产生菌株,经鉴定为青霉属.本实验首次发现青霉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正交实验找出培养条件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摇床水浴温度>培养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基种类.进一步的实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NH4)2SO4, 培养液初始pH值为5.0,摇床转速为140r/min,水浴温度为28℃,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6.
利用柠檬酸-凝胶方法,以Y2O3,Eu2O3,Tb4O7和Al(NO3)3·9H2O作为初始原料,柠檬酸作为配位剂,成功制备出了Y3Al5O12:Eu3+(Tb3+)发光材料,其烧结温度为1?000℃,时间4?h.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表征Y3Al5O12为单相;计算其晶胞参数,发现晶胞体积v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对Y3Al5O12:Eu3+(Tb3+)系列样品在紫外光谱区域和真空紫外光谱区域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Eu3+(Tb3+)的猝灭浓度比在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的低.  相似文献   

7.
用纳米稀土固体超强酸 SO42-/TiO2/La3 为催化剂,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尿囊素.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活化温度、硫酸浓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以及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荆用量对尿囊素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食用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铵-聚乙二醇(PEG)双水相体系中,PEG浓度、(NH4)2SO4用量、Trition X-100用量、溶液酸度等因素对常见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盐(SCC)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0mL的总体积中,聚乙二醇的浓度为30%,10%的SCC溶液的体积为1mL,(NH4)2SO4用量为10.0g,表面活性剂Trition X-100的用量为1.0mL,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叶绿素铜钠盐的萃取率达97.98%。叶绿素铜钠盐最大吸收峰位于632nm,实验测定其溶液体积在0—1.2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标准工作曲线为Y=1.0117x+0.0055,R=0.9999。在实验条件下,金属离子Zn^2+、Mn^2+、Mg^2+、Fe^2+、Ni^2+、Cu^2+对SCC的萃取均不干扰。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用微波炉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单因数测定和正交实验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波长选择324 nm,实验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以浓度为80%的乙醇做为提取溶剂,加醇量为金银花4倍量,微波处理时间为60s,水浴提取温度为70℃,提取水的用量为金银花15倍量,提取时间为50min.得出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8.3379 mg·g-1.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对于碘的分析,前人在卤水、海水和天然水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一些经典的方法。对于矿石中碘的分析有关资料介绍了采用碳酸钠——氧化锌半熔矿样、甲基紫——苯萃取比色测定的方法,湖南地质实验室,成都地质学院中心实验室分别在磷矿中和岩石中援引和改进了资料所提示的方法,采用亚硝酸钠或过氧化氢氧化Ⅰ~-。同时在甲基紫——苯萃取中加入醋酸盐缓冲液控制pH值。对磷矿中碘的测定,四川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提出亚锡还原沉  相似文献   

11.
以巯基修饰磁性纳米材料Fe3O4@SiO2-SH为固相萃取吸附剂从花蛤样品中富集痕量的甲基汞,2.0 mol/L HCl溶液为洗脱液,KBrO3和KBr的混合溶液为消解液,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研究了影响甲基汞富集和测定的因素,包括溶液的pH值、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等.利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工作曲线在1.0~40 n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7,相对标准偏差为1.6%(n=11),检出限为0.2 ng/L,回收率为95%~100%,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羊毛纤维表面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羊毛针织物具有毡缩倾向.为此对羊毛织物进行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文中对碱性蛋白酶在羊毛针织物的防毡缩整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浓度为40ml/L、温度为45C、时间为45min、pH=8、蛋白酶的浓度为4%、温度为45C、时间为35min、pH=8.以这样的工艺条件来处理羊毛针织物,其防毡缩性有所改善,织物悬垂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改进的二次单凝聚法制备了粒径在100nm左右的纳米明胶粒子,并考察了凝聚剂用量,pH值,胶凝时间和固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凝聚剂的体积分数为0.444,pH值为3.8,胶凝时间为10min,固化时间为25min。通过吸附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对明胶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用反滴定的方法测得最大吸附量为每克明胶粒子吸附8.23mgPSS,为后期在表面吸附带有正电荷的药物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A8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对实验效果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温度、低聚异麦芽糖用量和接种量,最佳合成条件依次为pH4.5,温度33%,低聚异麦芽糖用量7g/L,接种量20%.在最优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可达19.2g/L.  相似文献   

16.
在pH =3 .6的醋酸 -醋酸钠的缓冲物系中 ,钼 (Ⅳ )能产生灵敏的极谱吸附波 ,并试验了影响极谱波的因素 .钼的浓度在 1 .8× 1 0 - 1 1 ~ 1 .8× 1 0 - 9g/ml之间与峰高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0 .0 2PPb ,该方法可用于人发中微量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并对碱液加入量,静置时间,活性炭用量及水浴时间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优化选择.发现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以4 m L碱液加入量,静置20 min测得的维生素C的含量与2,4-二硝基苯肼法中,以活性炭用量1 g,水浴时间3 h测得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相比较,同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相近,但紫外分光光度法较2,4-二硝基苯肼法操作简单、快速,抗干扰强,成本低,回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悬浮液进样与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相结合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锑的方法.阐述悬浮液粒度、介质及酸度、掩蔽剂用量等因素对锑氢化物发生效率的影响情况.介绍以GSD水系沉积物Ⅰ级标样作标样系列,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锑.  相似文献   

19.
实验于高温碱性下筛选得到一株能够代谢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命名为GDC-2。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其最适生长条件:温度为45℃、pH值为8.5,摇床转速为150r/min。在最适条件下,测定了该菌的生长曲线,知其世代时间为20h;在此条件下,该菌经13h使得溶液中Na2S2O3的含量减少了1.35g/L(脱硫率21.19%),研究结果将为工业脱硫副产物Na2S2O3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橙皮为基体,经环氧氯丙烷和氢氧化钠改性处理制备橙皮生物质吸附剂,用红外光谱及SEM对改性橙皮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橙皮对Cd~(2+)溶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Cd~(2+)溶液的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pH=6、吸附时间为60 min、投加量为0.2 g时,在室温条件下,改性橙皮对Cd~(2+)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为90%和11.03 mg/g;改性橙皮对Cd~(2+)的等温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