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节目模板是系列电视节目中每集重复的标准样板,它规定节目的理念、规则流程、参与角色、视听元素等。目前,各国司法界和学术界对于电视节目模板之版权法地位问题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不清的地带。电视节目模板具有可版权性,但由于受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制约,节目模板保护的现实需求仍难得到满足,其原因为电视节目模板中最应该保护的"核心创意",正是思想表达二分法在版权法客体中予以排除的部分。对思想表达二分法作出突破的解决之道,即在坚持以汇编作品的标准为节目模板对元素的选择、安排、呈现提供较弱保护的同时,兼顾考量节目模板在理念框架上的独创性程度,对确有较高独创性且不过于抽象的节目模板"核心创意"同样给予版权保护。这是兼顾激励产业创新和公共利益的一种可行的节目模板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普类电视节目作为较早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幕的节目类型之一,担当着电视作为大众媒介进行科学普及的使命,也在电视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形式与内容的嬗变。特别是在大众文化兴起,消费社会业已形成,媒介技术不断演进的当下,科普类电视节目发生着多方面的审美转型。既有传受关系层面的"传者主体思维"的大众化审美转向,也有节目本体的多维度审美转向,包括节目形式的景观化转型、节目模式的"真人秀"转型、节目风格的对抗性转型等,以及节目受众的多重审美转变。对当代科普类电视节目审美转型的探索既是业界创作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命题,也是学界研判以科普类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审美追求与发展走向所必须回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国外电视节目模式充斥我国电视荧屏,我国电视人逐渐重视节目模式版权,购买节目模式成为重要手段,但我国的电视节目依然停留在模仿阶段。我国的电视节目版权交易存在引进节目类型单一、文化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电视调解节目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犯当事人隐私权的现象,而这与电视调解节目运行机制的特点密切相关。电视调解节目运行机制既包括电视节目运行的特点,如电视屏幕具有动态直观性,电视节目运作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电视节目传播受众广泛,等等;又包括调解纠纷活动的特点,如调解纠纷活动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所调解的纠纷具有对立冲突强烈的特点。而这就决定了电视调解节目运行机制与当事人隐私权存在着明显冲突的问题。因此,在电视调解活动中需要关注和尽量做好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文化交融的宏观形势下,国内掀起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热潮。客观来讲,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创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及形式,助推了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但从深层次而言,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值得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深思,其所产生的国内节目同质化及依赖性,均为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未来发展带来启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持节目研发、节目内容追求文化内涵等建议,以期实现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8.
节目是电视媒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电视媒介在节目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编导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主持人中心制、部门中心制和频道中心制等多种机制不断丰富节目生产机制,并采取制播分离的手段提高节目质量。同时,通过实行频道专业化、节目市场化、管理企业化和各环节控制有效降低节目成本,运用电视节目交易网、交易会(电视节)、节目购销与代理公司和网上交易平台不断规范和加强电视节目的市场交易,从而实现电视节目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少儿审美心理出发,对如何编导少儿电视节目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讨,在少儿电视节目编导的内容、电视的内容、电视手段、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对办好少儿电视节目,使少儿电视成为提高少儿素质的主要阵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子剑 《南都学坛》2011,31(5):115-118
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主要以人生、婚姻、家庭、生活等日常问题为探讨对象,在主持人和嘉宾的引导下,通过普通人之口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话题的普遍性和相对轻松的节目形态使得电视谈话类节目显示出比较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然而,2008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大卫视及地方台下发的一则要求各电视台对旗下情感类节目进行"自查"的整改令,让不少曾经火爆一时的情感类谈话节目陷入绝境,一些节目由于低俗化而退出公众视野,一些节目不得不改版。经历了几年辉煌的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盛极而衰,发展陷入瓶颈。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何以名正言顺地走入公众视野?如何秉承电视节目服务受众的本位,突破其发展瓶颈,这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内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类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纷纷呈现,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目不暇接。但是,在电视节目空前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节目同质化严重,选秀歌唱类节目过多,且播放时间段相对集中;电视剧题材雷同,质量并不能达到观众预期。这些问题反映出各大卫视急功近利,将收观率看作第一要务,并没有按照自身定位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对于电视的节目内容也越来越挑剔。传统的那种只是“传声筒”、照稿子念的主持人显然已不符合当今时代电视节目的发展,因此,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与观众之间进行沟通的纽带,其表现将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效果与观众观看节目的心态。本文从节目现状以及主持人的队伍等方面入手,探讨怎样塑...  相似文献   

13.
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娱讯泛滥而文化熏陶不足,是时下我国真人秀节目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北京卫视真人秀节目《传承者》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电视荧屏上的一股清流。它通过借力大众传媒传承文化、故事元素增添真挚情怀,充分展现了一流媒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电视媒介产业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模式化已经成一个重要的新动向,节目模式销售已经成为全球娱乐业的领军产业。文章以国内真人秀类电视节目模式为例,研究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的原因,分析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重构中的策略,最后从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趋势看中国电视媒介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视节目长驱直入台湾的市场,挤占了台湾电视台已经极为狭小的空间,使得台湾自制节目多元化的环境难以出现,并且影响了自制节目的多样性。同时日本节目的海量涌入,也引发了文化安全上的担忧:日本利用电视媒体的"文化软权力"来施加对台湾的影响。台湾的综艺节目,总是效仿日本电视节目中相对低俗的节目和单元,除了容易模仿,容易出收视率的原因之外,也有台湾电视人对制造电视垃圾并不排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与电视品牌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创意和文化品牌的塑造,尤其是电视文化产业更是如此,因此如何打造电视文化品牌,成为目前中国电视媒体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全国各卫星频道都使出浑身解数,竭力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打造自己的电视文化品牌,如江苏卫视打造"情感特色"品牌,重庆卫视打造"麻辣故事"品牌,安徽卫视以"电视剧"凸显其特色,而湖南卫视以"娱乐中国"风行天下.这些各具特色的电视文化品牌,虽然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但也存在克隆和模仿之嫌,而综观全国的许多电视品牌,大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中国电视节目的文化含量稀薄,缺乏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以 SWOT 分析视角,比较中美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与“艾伦秀”,探讨美国电视节目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并从中汲取经验,以期让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尤其是刚起步的脱口秀节目更加好看,达到传播正能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卫视大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首先在于拥有一套由新媒介介入的独特的逆向传播新机制,其次在于运用舆论学原理构建舆论网络,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尤其在于内容上点到“笑点”的同时也戳到了社会和人性的“痛点”,增加了“乐中思痛”的反思价值,凸显节目的内在张力,引爆了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传统文化与国风国潮渐成鼎沸之势,它代表着大众审美水平的回归与中华文明传承下文化自信的树立。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下,以当代表达呈现传统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自2021年始,河南卫视在一众电视文艺节目的群雄角逐中频频获胜,系“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赢得满堂彩后,又接连推出多部荧幕佳作,无疑成为了近期晚会节目的翘楚,在这条自创的舞蹈国风赛道上,河南卫视不仅推动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进一步交融,也为未来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电视节目需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分布着几亿的农民,在电视成为农民主要信息来源的当代社会,中国当前的电视节目安排中面向农村的节目定位不够准确,电视媒体应该为农村提供什么样的文化节目,一直是电视媒体从业人员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中、西、东部农民信息需求及选择节目内容的偏好,探讨目前中国农村需要的电视节目,为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农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