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专家答疑     
《人才瞭望》2014,(5):45-46
1问:您好,我是企业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目前我公司遇到一桩劳动用工问题。2012年年初,我们外聘了一名退休职工,该职工先到A车间工作了3个月,后调到B车间工作。我们组织了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没想到他在B车间上班的第一天就发生了工伤,其右手手指被炸伤一节,估计是9级或10级工伤。请问:企业该如何处理此类工伤事故?  相似文献   

2.
生活开心果     
郭新 《人才瞭望》2010,(4):40-40
搭火车 我搭火车穿越德国,去探望被派驻在那里工作的哥哥。 列车长非常友善,虽然他不会说英语.而我不会说德语,但我们两人指手画脚相谈甚欢。  相似文献   

3.
目下人们正在热议家风家训,突然想起了他——大卫·科波菲尔,想起了他的姨妈谆谆告诫他的三句话: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不知这段话能否算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家训”。这段话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次跟一个女生交流写作体会,我提到了这段话。她瞪大眼睛肯定地说:“老师,我们书上没有这段话!”我说有的。她坚持说没有。  相似文献   

4.
王选 《人才瞭望》2017,(3):52-53
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了3年的行政管理工作,最难忘的是在一家企业做行政主管时发生的一次"社保事件"。当时,在一家企业的钢构车间,农民工毛阿三被铲车撞倒,右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有幸被浙江省政府评为第一位外籍劳模,当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劳模们一一握手祝贺,当轮到我时,我感觉是遇见了一位老朋友,因为之前他曾到巨化考察,来过我的单位,如今单位还保留着他当时考察的照片.当他和我握手时,虽然我听不懂他说的话,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亲切的关怀和由衷的祝福.  相似文献   

7.
<正>我非常敬重的一位管理大师,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对企业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曾说过:“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对此,我深有同感。作为佳能在中国的掌舵人,我希望把在中国20多年来成功践行的“企业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持续为消费者、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感动”和“笑容”。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四则     
文汇 《人才瞭望》2013,(8):100-100
家长会读小学的儿子说:妈妈,老师让你明天去开家长会。妈妈;让你爸去。儿子:不行,老师说爸爸也是他教的,不想再说他了,一定要你去!打呼噜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说:"你打没打呼噜我们不知道,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我怎么来的爸妈很爱开玩笑。一次我和  相似文献   

9.
从黑暗出发     
我有个朋友,是个登山专家,最近他送给我一本他出版的登山自传. 我发现他记载的登山时间,有的在白天,有的却在夜晚.我曾好奇地问他,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朋友说:“当然有.你没注意吗?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我们的登顶行动都是从黑夜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沉默的数字     
萧伯纳曾经说过, 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志, 就是他能深深被统计数字打动.我以为,如果萧伯纳活在我们这个时代, 他可能会改口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标志,就是不被统计数字忽悠. 小布什政府曾经推行过一项减税政策,有关官员指出,这项政策会惠及绝大多数美国家庭. 政策推行之后,将会有9200万美国人享受减税待遇, 人均减税额为1083美元.然而事实上, 只有少数巨富才有资格享受到大额减税, 正是这些人拉高了平均值, 减税额的中位数其实还不足100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念菲利普了.菲利普是我的高中外教,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那个他每每向我们介绍时,都会满带着自豪的城市.犹记得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虔诚地说:"路易斯安那是我的家,身体之家,灵魂之家."眉宇间闪烁着诗人般温柔的思念. 邮箱里他最近一封邮件来自2014年3月,他写道:"嗨,童,我依旧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好习惯难以形成?尤其是我在马来西亚发现,这里的学生拥有很多中国学生不具备的特质……"脑海里浮现出他第一次和我们说起"困惑"这个词语时的画面.那天外教课上,他叫我们依次教他说一句普通话,他别扭的发音引来同学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他没有生气,只是严肃地摸了摸金色的短胡子,失望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然后又缓慢地睁开,问我们:"你们怎么可以嘲笑一个虚心学习语言的老外?这太让我困惑了."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我们沉默了,几十张尴尬又惭愧的脸庞都躲到了各自的胸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北京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学校从本市的另一所学校聘请了一名外籍教师,用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这个人不但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且非常不友好,经学校教育批评,仍不思改正,还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学生们拒绝上他的课;学校不得不提前解除他的合同.我问,这个人是否有推荐信.他说,有,推荐信把这个外籍教师说成了一朵花.我又问,你们去调查了吗?他说,没有,人家是名校,我们就相信了,没想到,反而上了当.我不客气地说,你怎么能只相信推荐信呢?你应该去学校调查,要去听课,要找合作教师和学生谈话,听他们的反映.要找学校外事处了解情况.然后,再确定是否聘请.  相似文献   

13.
曾经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士说因表示感谢而要请我吃饭,陌生的号码和声音,只有他的名字让我觉得依稀相识,我迅速在脑子里搜索着这个人的形象,可仍是一无所获。我实在想不起来,他才说出他所在企业的名称,并说明了原由:说是因为我他才得以在这家企业很好地就职、发展:听了他公司的名称,我恍然:哈,原来是那个未曾谋面但很有才华,还有着曲折故事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4.
佚名 《人才瞭望》2013,(8):44-45
“苦生意” 林炳生小时候,父亲靠给当地驻军做服装养活全家.6岁那年,全家随军迁往马祖岛.林炳生在马祖岛读完了小学和中学,随后前往基隆就读海事学院.但很快,他服兵役的年龄到了.服兵役时,他被特种部队选中,先后去了空降特战部队和两栖作战部队. 22岁,林炳生离开部队,住进台北的大姐家里.“我当时很木的,跟女孩说话都要脸红的.家里的长辈不止一次说,炳生这辈子肯定做不了生意.我就想趁着年轻去试一试.”林炳生说.  相似文献   

15.
没事找事     
表哥酒后驾驶受到处罚。这天,他打电话对我说:"我可能被交警误判了。 "我问怎么了,表哥说:"电视上刚拿酒精含量与喝多少白酒、啤酒做过比较,我觉得我喝那点酒,根本就算不上酒后驾车。”  相似文献   

16.
专访高铭远,前半段感动,后半段激励.被感动的是他那段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经历,被激励的是他的征帆之梦. 高铭远说:"如果30年、40年后,我回想起人生的时候,其实我一生是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大病临身的时候把自己救活了;第二件事是带着儿子完成走遍全国的旅行;第三件事就是征帆之梦."  相似文献   

17.
1 小时候,我们打过赌,他说:“姐,我不想读书了。”我气势汹汹地大声对他喊:“不读书,没出息。”他噘着小嘴不服气:“哼,我将来赚的钱肯定比你多。”中专毕业后,他就去了广东,而我去了北方念大学。路是自己选的,后果得自己承担。我念大学后,他还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信誓旦旦地在电话里说:“姐,等我混好了,让你过有钱人的日子,你等着哈。”  相似文献   

18.
层白:跳跃的蒙太奇这是一组我断断续续采访来的镜头:之一;工人师傅说;“一位好领导救活了一个企业,大家都跟着享福。李总到我们厂使我们的企业兴旺,工人有了好日子过。”我把这朴实真诚的话转告了李元征,李总谦虚地说:“雪莲羊绒公司的领导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是全厂上下团结一心的结果。”之二;1991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华,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总经理向首相介绍雪莲羊绒衫时,海部俊树立刻微笑地说;“竹下登前首相已经向我介绍过了,他很喜欢。”同年,竹下登又让来华的日中友好参观团登门拜访雪莲…  相似文献   

19.
与小马哥的交情,最先缘于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品味书香》的主持人.几年前的一场读书会,紧急需要一位主持人,我请好友推荐,他推荐了小马哥.由此我们相识. 那场读书会后,我彻底被他与众不同的声音征服了.他的声音不是从"学院"里传来的,是从遥远的地方带着一路风雨或许晴空、一路荆棘或许艳阳铿锵而来的.他的声音里充满故事,每个声...  相似文献   

20.
做人要顽强     
一次,老师从家乡返回,第二天我去拜访. 聊着此行见闻,他突然惆怅,说自己老了.我当他是一时心血来潮,好奇他为什么这么说.老师说:“我一向如此,内心想到什么事,马上就要动手做,从来不会等等再说.每天早晨,不管几点,只要睁眼,马上起身.但是,今天醒来后,我竟然想,再睡一会儿吧.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我猜,是不是老了.” 我说:“长途旅行,车马劳顿不说,在家乡期间,您每天会客也没得闲,刚回来的早上多躺会儿很正常.另外,若照您这标准,我就没年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