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明 《学术论坛》2007,(10):170-172
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借用或仿照汉字而创造的一种民族文字.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古壮字来源于汉字的几种情况,同时根据文献、考古及文字学理论探讨了古壮字系统中存在自源文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壮族从历史沿袭而来的水文化、米文化和干栏文化,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心理等文化现象,体现于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形成为壮族社会共有的生态文化地方感。当前,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广西壮族的生态文化地方感的维持受到了影响,体现为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弱化、壮族文化传承中的活态化活动逐渐丧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壮族生态文化地方感,可从加快壮族生态和谐伦理思想相关成果的转化、通过活动的方式恢复壮族民间传统节日、创新壮族地区学校教育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壮族诗歌有古老的传统和民间的特色.新时期,随着与汉族文化的日益交融,壮族诗歌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种现代化主要表现在本土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人性化与生命意识的体现、诗体解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本质上是一个“去民间”过程。工业化改变了壮族传统的稻作生产方式,壮族民间文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农耕基础;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大量青年农民向城市流动,导致壮族民间文化主体或社会基础流失,同时,市场经济改变了壮族民间社会的文化态度,国家和市场逐渐成为壮族民间文化的主要实践者;壮族民间文化逐渐与民间社会生活过程分离,失去服务民间社会的文化功能,壮族民间文化遗产化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2000年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人和俚僚人就已经能够铸造和使用铜鼓。而反映古代壮族先民与自然和社会作斗争、早在2000年前开始绘制的花山壁画,是壮族人民特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壮族古代文化中,除铜鼓和崖壁画外,壮锦、陶瓷工艺和麻栏建筑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是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壮族民间舞蹈,舞步雄健,感情细腻逼真,有刚有柔,坚毅乐观,有着  相似文献   

6.
壮族认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壮族虽然自称繁多,语言不同,文化多样,但具有统一的族体认同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其三个认同层次,即自称群体认同、壮族族体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并非相互对立与排斥,而是和谐共存,构成了壮族文化“和而不同”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樱花是日本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符号之一。在不同的时代,樱花所代表的符号意义都有所不同,体现了日本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对樱花审美的不同认识。本文以"花宴"、"花见"、"散花"等与樱花相关的日语词汇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樱花在各个时代所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回溯樱花在各时代中作为美学符号所蕴含的意义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此来拓展我们对于日本人的美学理念以及日本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具有辩证性。一方面,生产方式从传统稻作农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使壮族民间文化逐渐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引致的社会分化,瓦解了壮族民间文化赖以传承的社会结构;现代大众传媒的普及,压缩了壮族民间文化的存在空间;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商业文化,改变了壮族民间文化的观念基础;工业化培育的工具理性,因改变壮族民间社会的社会行动结构而改变了壮族民间文化本身。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为壮族民间文化的保持、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中美分歧的深层原因:以政治文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7-22
中美关系中的差异行为可以从政治文化包含的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这三个层次寻找原因。从意识形态层次看,中美两国对共产主义的不同认知,反映在两国关系中,存在着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之争以及对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态度的分歧;从政治心理层次看,"中国例外论"和"美国例外论"的根本差异导致两国对世界的认识、对国际组织的看法也有不同;从政治价值观层次看,民主是否能够带来和平成为两国争议、分歧和差异的深层原因;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的分歧成为损害两国关系的"暗礁"。  相似文献   

10.
壮族风情旅游与壮族民间文化主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文化作为一种民间型文化,它的内在特质基本不为外界所了解,甚至也不为它最有资格的继承人所多知,因而弘扬壮族民间文化任重而道远。壮族风情旅游开发与壮族民间文化保护在其目标指向上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旅游与生活一体化的开发理念以人类学与生态学理论为先导,将为民俗风情旅游开发中和谐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将有助于壮族民间文化的主体重建,以及壮族民间文化的重新发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壮族民间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壮族地区流传着一些黄巢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壮族民众展开联想和想象,传达他们的历史记忆,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表达他们关于黄巢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认识。壮族民间的黄巢传说可以补正官方历史文献,具有珍贵的口述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壮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发展存在民众对自身民俗文化认识不足、对民俗文化发展开发的工作急于求成、对民俗文化发展开发缺乏专业人士的策划指导等问题。对此,可引入动态性保护概念,动态性表现更新壮族民俗文化具象,动态性开发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性表现发展壮族民俗文化,动态性体现壮族民俗文化存在的核心价值。应集聚各方力量,以政府为主导,促进整体规划和科学发展;以相关旅游与文化事业单位为核心,强化管理经营和人才培养;以当地民众为基础,实现整体保护和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虹的文化意象的解读可以发现 ,不同民族在表层、深层两个不同的层次上所展示的文化意象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对于认识不同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对壮族民间文化的认知、认同和保护是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研究的三大主题。壮族民间文化的渊源、内涵、特点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壮族民间文化认知研究的主要方面;认同研究集中于对壮族民间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壮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壮族民间文化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有研究虽范围和视角广泛,但观点之间缺少对话,对壮族民间文化发展信心不足。深入认识民间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本质,正确认识壮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系统认识壮族民间文化变迁规律,应为后续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邱睿 《社会科学论坛》2008,(16):129-132
清代学者李调元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本身难以确考,而其间却包含丰富的传播者的态度.李调元故事多为与江南才子的戏剧冲突,体现清代科举背景下,江南和巴蜀不平衡的地域文化关系,以及民间的对抗心态.李调元本人曾倾力于巴蜀乡邦文化的建设,故而成为民间的"文化英雄",在故事中维护地域文化尊严.事实上李调元对江南文化的态度与民间不同,不是对抗,反有师慕的因素.民间态度和史实之差别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6.
以《民间法》第八卷为考察对象,从引注的角度考察民间法研究的现状及民间法研究中的科际整合问题,可以发现和揭示目前民间法研究中的一些理论现象,从而推动民间法的研究:第一,民间法研究呈现出"流派化"的倾向,研究视角、使用的理论资源等都体现了不同学科对民间法的关注,民间法研究体现多元化的趋势,第八卷中粗略的分类就展示了民间法研究的法律史进路、人类学/社会学进路以及法理学进路。第二,几种进路之间的比重是不均衡的。大体上法理学进路是民间法研究主流,法律史进路也较多,而人类学/社会学进路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试论壮族的"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信 《学术论坛》2005,(8):170-172
在历史上,壮族的"峒"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地理概念、有血缘的社会组织、县辖下的基层政权组织、与"蛮"等连用具体指称壮族人.一个"峒"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小社会."峒"浓缩了壮族的历史与文化,成为壮族多姿多彩农耕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师公戏的形成与发展是广西壮族自然环境、人文内涵、历史积淀的自然性产物,表征了壮族文化系统诞生于发展的生态整体性、和谐性与开放发展性.师公戏对生态观念的契合不仅显示在内容层次,更在形式层次面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与注解,其本身所蕴涵的壮族人民生态观念,是后现代语境下艺术生产、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精神领域反思与重塑的借鉴与标榜.  相似文献   

19.
壮族神话研究是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主要把神话置于宏观的壮学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之下,始终未能摆脱文本化、文学化的模式.实质上,壮族神话中的神圣或虚拟内容多涉及鬼、神等壮族民间信仰,广西宜州市刘三姐乡中枧屯的仙婆“求花”仪式表明,壮族花婆神话与“求花”仪式中包含着花婆信仰观念、壮族传统灵魂崇拜等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实践探索独树一帜。在柴科夫斯基小组道德主义的引领下,为了让俄国人民认识并参与革命,建立平等社会,平民知识分子发起了"到民间去"运动,并主要分为两大实践路径:一是煽动人民暴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另一个是通过平等交流与教育,使人民对文化和革命皆有充分的认识。第一条路径由于不了解民间实际的冒进和功利主义而找不到出路,第二条路径则由于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无法有效交流而失败。这两条路径的实践和其最终结局,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启蒙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