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诗评选》对前代诗歌创作的批评与接受是船山诗学思想的体现。船山认为明诗学得古诗表达方式和谋篇布局的传统创作手法并有所突破而具有神韵性。船山还指出在诗歌创作中由于杜诗创作求格律风格和唐诗繁琐曲折传统造成对情感表达的伤害,而且唐宋诗对诗“意”不具有创造性,最终只会将“意”寄托于前人之诗歌以此来舍旧趋新。  相似文献   

2.
崔海峰 《船山学刊》2002,(4):35-37,40
后世论清初学术思想者 ,以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三家并称。但王夫之在中国哲学、美学和诗学史上的地位 ,远较顾、黄两家为高。王夫之的诗学著作主要有《姜斋诗话》、《诗广传》、《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等。虽然学界早已公认王夫之是伟大的美学家、文学家 ,但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国内 (主要指大陆 )没有出版过一本王夫之诗学研究的专著 ,各种文学史或文学理论批评史专著中也大都没有王夫之的一席之地 ;各种中国哲学史专著中大多不涉及王夫之的美学思想 ,而明清美学断代史或中国美学通史也未见出版。研究王夫之诗学…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的明诗批评在犀利之余,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内在问题.它们暴露出王夫之批评价值尺度的偏狭、逻辑论证的随意、诠释视野的单调,限制了他对明诗高下的准确评判、对明诗特殊困境的合理把握.从这些情况来看,王夫之仍处于明代诗学余波中,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清代诗学开启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中,伦理与诗学具有同一性,诗学理论在伦理思想的促进下不断发展和丰富,并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独立性。王夫之继承了中国传统伦理诗学的特点,又试图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赋予新的意义。从其对诗言志、诗缘情、温柔敦厚、思无邪、兴观群怨等几个关键概念的态度,足可看出王夫之对中国传统伦理诗学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明清文人对杨慎诗歌的选评,可代表主流文坛对杨慎的接受.王夫之<明诗评选>,基于对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的批评,认为杨慎诗歌上承风雅精神,诗旨主张"雅" "洁",而在艺术上追求"浑成"的艺术境界,语言浃洽圆妙,结构圆融,情景妙合无垠,宾主"镕合",通首混溶弥合,浑成一气.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诗歌评选成书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船山学刊》2010,(3):29-31
研究王夫之的诗学思想,其诗歌评选是不可或缺的文本。某些研究者在利用这些文本时,往往缺乏文献学角度的考察,以致对王夫之诗学观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崔海峰 《船山学刊》2003,(2):15-19,34
王夫之的天才论是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天才或艺术才能观念的总结和阐发。在王夫之那里,天才是诗人以灵心巧手,体悟天地之妙,呈现神理的艺术才能。天才诗人具有深远广大的审美心胸、高超的感兴能力和非凡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一位集大成式的哲学家 ,也是这个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和诗学理论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诗学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批判与整合 ,以期重建文化中国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国。在务实的基础上重建理想主义信念 ,是船山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其诗学主旨则是重构明末趋于僵化并遭消解的传统儒家诗学 ,其诗学基本特征为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的内在结合 ,体现出道德乌托邦与审美乌托邦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徐楠 《河北学刊》2012,32(3):109-113
在《明诗评选》中,王夫之将成化至正德间苏州诗人分为两类。他一方面将祝允明、唐寅、蔡羽标举为明诗典范,一方面大力攻击沈周、杨循吉等人。此种批评表现出黜主流而扬别派的明诗批评思路,具备一定合理意义,也存在明显的误读,折射出王夫之诗学的诸多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 《北方论丛》2000,(1):118-122
在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体系中,“势”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美学维度上有其独特的意蕴。“势”的学术渊源一是先秦思想史上慎到和韩非的重“势”思想,但还是在政治学规畴中的。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论家刘勰在《化雕龙·定势》篇对“势”的编译论述,这是建立在章学意义上的。王夫之对“势”这个古已有之的概念做了大幅度的改造,结合其原有内涵充实进丰富的美学思想素质。王夫之关于“势”的论述,都是在对一些诗作的品评  相似文献   

11.
陈娟 《船山学刊》2022,(5):52-62
叶朗将古代美学资源的现代转化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创新相结合,发展出独特的意象美学理论体系。其中,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意象思想的阐释具有独特性,集中体现了他的阐释方法。叶朗将王夫之的诗学思想放在古代诗学的发展脉络中看待,认为“意象”是王夫之诗学思想的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对王夫之的诗学思想进行体系化。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思想的这种阐释,是一种重构式阐释。重构式阐释在较大限度上打通了当代美学语境与古代美学思想之间的隔阂,使得古代美学资源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理论活力,是古代美学思想实现现代转化和当代美学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8,(6):107-113
师古与师心之争是明代诗学的重要命题,但学界却多有误解。将这一对范畴置于文学传统脉络中,以元代诗学的相关论说为参照,可获得不少新认识。元、明文人在有关古的实质、师古与师心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不少共识。明人似在师古、师心角度仍有侧重,看似不够圆融,或者妥协、退让,却是更为实际、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认为人之有情犹天之有气,视情为人之本,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情感本体论有相通之处;王夫之将审美活动视为“自然之华”与人的“心目”“文情”的统一,实际上提出与近现代西方美学近似的“内在眼睛”说与“审美态度”说;王夫之将情与景的统一提到新的高度,他的“景语”说创造性地总结了中国美学中情景观,与现代艺术符号学中讲的“存有”说相贴切;他的“兴”说与“现量”说与近现代西方美学讲的情感思维、直觉思维相切近。  相似文献   

14.
李旭 《学术界》2008,(3):258-262
明代复古主义建立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古典诗歌文体学.这就是以汉魏盛唐作为诗歌的理想境界和文体标准;以"代"衡"体",辨别时代格调;划分体裁界限,明确各体诗歌的文体特性;崇尚浑厚醇雅,端正表达风格.它为中国古代诗学增添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寻霖 《船山学刊》2010,(3):32-34
本文介绍王夫之与衡阳刘氏之交往及刘氏宗谱中新发现之王夫之佚文。  相似文献   

16.
“内极才情,外周物理”是王夫之提出的关于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或理想,是伟大诗人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才情,意味着灵心巧手、文心笔妙。“内极才情”是诗人灵心巧手的艺术显现,是即物达情、文心独运、声情动人的艺术创造力的充分施展。物理,即万物之理、人情物理或人伦物理。“外周物理”意味着与物通理,理随物显,呈现神理,得写神之妙。“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这一命题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而且适用于各类文艺创作;不仅符合古代文艺的创作实践,而且对当代文艺的创作富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的诗歌理论对中国诗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是哲学家 ,也是一位美学大师。他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如对“诗以道情”说的深化和对“情景统一”的强调等 ,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儒家风雅诗学之复兴和变异为清代前中期文学发展的一条清晰线索。儒家诗学复兴从清初开始,而王夫之为重要代表。王夫之以维护道统、延续文统为己任,以儒学传统为依托,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和诗学体系。王夫之严格区分诗与其他文体样式,强调诗的抒情性,将比兴视为诗之根本。比兴不仅为情感自然真实的表达方式,又为避免匿情、伪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诗经》诗学研究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正是在这个环节上。王夫之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辛勤的耕耘,登上了古代《诗经》诗学研究的顶峰,总结其成果及其经验,对当代诗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系统勾勒明代宗宋思潮的演进脉络,完整地揭示其内在特质,以展现明代诗学的多元格局。明代诗坛宗宋话语自始至终在与宗唐思潮的对立中表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或以宋诗为文本范式,倡导从技法到风格乃至内容予以师摹;或视宋诗为精神典则,将它作为反复古拟古的典范,以之对抗对形式技巧的追求。宗尚对象集中在以苏黄诗风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和以邵雍朱熹为核心的理学诗,于前者多着眼在诗人主体性的积极张扬与自我性灵的充分流露,致赏自立精神下的新变和真趣;对后者多注目于“天道”性情的自然抒发和现实伦理的社会关怀,歆羡自觉意识里的质实与理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