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新修订的高校哲学教学大纲,几本全国通用的高校哲学教科书及《辞海》都持这种看法。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一真理定义逻辑地包含着对“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的肯定。有的哲学教科书就明确地说:“真理不仅指正确的理性认识,也指正确的感性认识。”“正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一直采用的真理定义,是从苏联引进的两个明确概念的系列:“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近年来,学术界曾不断有文对这一真理定义提出质疑,但都不是对“正确反映”这种明确概念的形式逻辑提出意见。实质上“正确反映”论并未脱出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巢臼,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每一事物之 相似文献
4.
谢先仁同志在《概念三问》(下称谢文,载《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5—6期)一文中认为,虚假概念“不能称之为概念”,“作为一种具体的概念形式”,虚假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它也就无所谓有没有内涵和外延的问题”。谢文的这种观点我们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5.
<正> 《对真理定义的质疑》一文在《学术月刊》表发后(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7期),一些同志对我提出的“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真理只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看法不一。安起民同志还专门对拙作提出商榷意见(见《学术月刊》1982年第8期,以下简称安文,凡引此文不另注)。笔者不仅对安文中的主要观点不敢苟同,而且认为进一步弄清正确的感性认识到底是不是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极为有益的。所以,有必要再谈些浅见。一方面答安起民同志,再是也希望其他同志正教和参加这一问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的带动下,学术空气渐至浓厚,各种“标准”的讨论多起来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王文生同志《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见《文艺研究》一九八○年第二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通 相似文献
7.
范贤超、周建平同志的《毛泽东主观真理初探》一文(载《学术论坛》1986年第2期,以下简称《初探》),对毛泽东的真理观,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读后使人有所启发。但对该文的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提出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二期发表了邓广铭、李培浩同志的文章《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这篇文章通篇没有什么新的史料,而对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史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怀疑,甚至全盘否定,以求其符合自己的主观论断。然而作者对于自己据以立论的主要史料——《折可存墓志》竟都不曾细读,以致在关键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理解,因而就使其结论经不起推敲了。 相似文献
9.
一、“哲学操作”的含义这不是一个好题目,但对于赵汀阳先生的《哲学操作》一文(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而言,它还是十分贴切的.《哲学操作》一文想说些什么呢?它试图表明:哲学不是让人去“说”、去“想”、去“看”,而是让人去“做”;哲学不是教人去如何“说”、如何“想”、如何“看”.而是教人如何“做”;哲学不是使人去“说”什么、去“想”什么、去“看”什么,而是使人去“做”什么.简言之,哲学就是做事.哲学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理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怎样辩证地历史地分析我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主观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黄万盛、尹继佐二同志写的《试论中国无产阶级局限性》(见本刊1980年第5期,以下简称《论局限性》)一文,既有它刷新耳目、激发思考的积极作用,又有一些引人关注、值得商榷的观点。 第一个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吗? 《论局限性》一文开头,从回顾我国三十年来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反 相似文献
11.
“洺州降唐”是七世纪初叶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逭庖皇录恼嫦?对研究窦建德领导的河北农民起义军乃至探讨整个隋末农民战争史均不无裨益。黄惠贤同志在《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上发表的《沼州降唐史释》一文,在某些问题上见地颇深,但却没有把洺州降唐事交待清楚,要论大旨难以令人信服。故不揣冒昧,与黄惠贤同志商榷。黄文是围绕着论证《资治通鉴》卷189所载“洺州降唐史”“大有出入”而展开的渎劬葜皇恰端迨椤づ峋卮饭赜谡又萁堤剖碌募窃?(窦)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征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及征、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黄文说:“真正主张投降唐朝的只是李公淹、魏征和隋降吏裴矩等人”。 相似文献
12.
对于真理的定义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我觉得不管是传统的真理定义还是近年提出的一些新定义,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这里就近年来的一些不同思考意见表达出来,目的在于引起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重视。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真理的定义大都采用艾思奇50年代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的:“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应当说这一定义对于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对于传播、学习唯物主义哲学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反映了唯物主义真理观的主要特征,属于… 相似文献
13.
赵振波同志《“悲秋”新探》(载《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J2专题1988年第6期)一文,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中“悲秋”现象的发生原因,不乏卓见。但该文将悲秋的发生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现象混为一谈,忽视了两者间质的区别,未免过于简单化了,笔者未敢苟同。《新探》一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悲秋在西周、春秋时期的“发生”,即一,秋主 相似文献
14.
吴雄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对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的科学解决,这是早有定论并被普遍接受了的观点。从一九七八年五月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来,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显示出无穷的威力,日益深入人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和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今年第三期刊载的《论具体真理的阶级性》一文(以下简称《具》文),提出具体真理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在过去的讨论中未曾引起重视但对确定真理有无阶级性确属重要的一个论点,很有探讨的必要。 一 《具》文认为具体真理有阶级性的理由之一,是具体真理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一定的阶级利益、阶级意识的具体反映。笼而统之地把阶级社会中的具体真理都说成是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的反映是违 相似文献
16.
《兰州学刊》开辟的专栏——兰州历史的研究。连载赵一匡先生有关金城历史的文章。文章探讨了金城历史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读了受益不少,但也有问题需要商榷,仅就《两汉时期的金城》部分提点看法: 一、关于史料的引用问题 《两汉时期的金城》(以下简称《两文》,在引用资料方面,一是引用《资治通鉴》作为论证两汉历史的主要证据,二是引用象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这样后人著作来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是一种假说》(见《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假说》)一文认为"按劳分配理论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预测未来社会时所作的科学假说,是理论上的论证和逻辑上的推导",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假说所赖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便不具备了,所以"按劳分配永远不能实现".那么,按劳分配真的只是一种假说吗?真的不能实现吗?我们认为,一种理论只要被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它就是被证实的理论,而不能被视为假说,更不能说它永远不能实现.尽管现实社会的许多领域存在非按劳分配的现象,但只要在某一个领域内 相似文献
18.
王明瑞同志的《质变有持续阶段吗?》一文(《江汉学报》本年第3期)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首先我们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持续阶段”这个概念。“阶段”通常是相对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言,用以指全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当我们说某个事物的某一阶段时,应该是指这个事物的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部分,意味着此外还有其他阶段。这里王明瑞同志对质变使用了“持续阶段”的概念,是否他认为或是觉得有人认为质变有这样的不同阶段,即“持续阶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拜读了俞敏先生的《六书献疑》一文(见《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俞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对“六书”本身和在大学中文系开“六书”专题课作了激烈的批判,并提出了与“六书”相并列的“加笔”、“减笔”、“变笔”、“反文”、“倒文”等造字原则。俞先生的文章对启发人们认真地、科学地去总结汉字的造字规律是有作用的。但是,有些观点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汉字造字规律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商讨的必要。下面分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意见。(一) 首先,我们要指出一点,“六书”不是东汉许慎的发现,不能把对“六书”的研究和“宗仰许氏”等同起来。在“四人帮”横行时期,许慎的名声很不好,据说他是“反秦始皇”的“儒家”,是主张“复古倒退”的。许慎这个人的政治立场和学术思想如何,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我们不同意把研究六书和“宗仰许氏”等同起来,倒不是怕也成为“复古” 相似文献
20.
读了薛真同志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分歧》(见《哲学研究》1979年第8期)后,感到薛文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为了对“合二而一”问题从政治上和理论上作出全面的正确的评价,愿与薛真同志进行商讨。“合二而一”究竟是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