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充分论证,得出如下结论:货币政策的目标只能是保护价格稳定,把通货膨胀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经济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利用控制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虽能达到目的,但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却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邓开伟通货膨胀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被J·托宾定义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与劳务货币价格的普遍上升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削弱计划调节,价格也逐步放开。价格作为重要的经济信息,反映着商品、货币等的供求关系,也反映着社...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验1953-2007年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的因果关系以及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效应,结果显示: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得不到实证上的支持,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原因而且较为显著;整体上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绝对加速效应要弱于相对加速效应。然而近年来的数据显示,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的绝对效应与相对效应变得明显,进一步证实了弗里德曼1963年的论断“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下半年我国CPI涨幅基本都在3%的通胀警戒线以上,全年CPI同比上涨3.3%,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也给物价上涨带来更多压力。针对目前国内较明显的通胀压力,文章基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和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决定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CPI变动与其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并提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在分析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对股市流动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上证A股为研究对象,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如何影响股市的流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M1、M2及利率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M2及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其影响更为明显.股市收益率等其他控制变量也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造成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或者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扬导致CPI上行,从而引发了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分析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胀预期增强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大.而稳定物价,减小通胀预期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8.
9.
一国的货币政策一般都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四个方面.所谓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是指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须首先达到的过渡性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有密切联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国家宏观政策实施的根本性目标,是中介目标导引的前提和方向;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基本途径和中介.国家中央银行先确定中介目标,通过中介目标的实现,来逐步保证最终目标的实现.因而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相似文献
11.
文章引入一个利用核心货币、产出缺口以及通货膨胀历史解释通货膨胀的模型.并检验核心货币能否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历次通货膨胀.结果说明,核心货币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说明政府当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合理的,但是也要从其他方面采取对策控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外汇储备持续积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分析外汇储备积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前提下,运用计量实证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的;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积累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文章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切断外汇储备积累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联系,另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时期,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货币政策时间非一致性的视角下,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依据央行的目标效用函数和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等经典模型,运用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对通货膨胀预期陷阱的基本范畴、理论模型、生成机理等问题作了理论探析,对于认识与防范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陷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VAR模型,以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为政策变量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相比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通货膨胀决定因素分析中山大学高海印本文在通货膨涨的定义及成因的基础上,对我国通货膨涨的决定性因素逐一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然后试图建立中国的通胀计量模型,从而能够定量考察各因素对通胀的影响,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一、通货膨胀的测定与分...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运用S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一方面,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具有滞后效应;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决定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任何一项货币政策的制定都要从全局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方面去考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至2010上半年间,我国货币供给速度(尤其M1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货币供给过快对物价产生冲击,而货币政策的相机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成为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两者相互影响呈现出发散的“螺旋“关系。基于货币交易方程的实证模型表明,金融危机及之后时期我国经济体存在较高的通胀惯性,并且高速的M1供给显著的抬升了CPI水平,但M2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负相关关系。因此,在中长期内保持货币供给的平稳性有助于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短期内则可以通过降低M1供给,刺激M2货币增加,抑制较高的通货膨胀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CPI分类数据,基于多层因子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通过与单层因子模型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单层因子模型会高估核心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原因在于其无法识别仅影响大类价格变化的局部因子,并将局部因子的大部分作用归于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全局因子.而多层因子模型不仅能够识别局部因子,并且利用分离局部因子之后的全局因子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具有更小的波动性,且更符合核心通货膨胀的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