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与语言     
民族与语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斯大林关于语言、地域、经济、心理素质四要素的民族定义中,语言是名列前茅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近来国内外比较流行的“形成条件”、“客观特征”和“根本要素”的所谓三层次的民族定义中,语言又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特征. 民族所以与语言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是因为语言通常是民族形成的纽带,民族形成或融合的过程,往往就是语言融合或统一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凝聚的心理倾向性和认  相似文献   

2.
语言贮存着民族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意志和向心力;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则是民族之根,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录和民族特征的表述和彰显。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不能不依靠其语言与文化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语言和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语言,人们常常把它同民族联系在一起,认为语言是形成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发展变化是受民族的发展变化制约的;谈到民族,人们也总想到语言,觉得民族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状况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所以,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在研究语言和民族时,常常遇到如何认识语言和民族的关系问题,都感到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二者的关系。在我国的民族工作(包括民族语文工作)中,也常常提出一些涉及语言与民族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禁忌与回回民族的人文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语言中禁忌现象的形成,基于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人文心理.它是回族语言的特殊标记.回族语言禁忌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类是避讳,一类是别同.这两种语言禁忌,透视出了回回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人文观念,闪烁着民族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群岛上民族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多种不同的语言上,也表现在文化、宗教、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多样性上。尽管有关这个国家某些地区的资料还很缺乏,但估计约有二百五十到四百种语言,已经判明有三百个不同的民族集团。社会形态是从小的孤立的定居点向现代城市中心演变。各民族对包括母系和父系在内的亲属制度以及宗教信仰完全可以自由取舍。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切生存实践活动在本质上都有关生死,具体而言,就是求生抗死。这种生死观在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类语言大都忌讳直言死亡,维吾尔语也是这样,讲汉语的回族人更显示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内涵。但是,在某些语言中,死不总是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相联系。在现代汉语中,死字结构不仅与痛苦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表达愉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道教思想在汉语语言结构上的反映,它既不强调生,也不忽视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表示愉快的心理感受和不愉快的心里感受的死字结构。  相似文献   

7.
东乡民族的交际工具主要是东乡语,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长期处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包围之中,不仅语言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主要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语言转用就是语言功能变化的一种。据我们调查,在东乡族自治县的24个乡镇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转用了汉语。主动的文化同化、经济条件等是造成东乡民族语言转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交往中产生的文化冲击问题十分严峻。所以,基于此背景,必须要进一步创新本土传统文化理念,满足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同时要确保保障本土化基础,有效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进一步传承本土文化,有效发扬本土文化内涵。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讨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促进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切实体现出我国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世界上,共有大小民族约两千个。西方学者对这些民族的分类,通常是根据他们的种族特征和语言相近的程度。而且,将两者结合起来,先将人类区分为三至五个种族,然后再将种族划分为语族。这样一种分类法,在方法论上是有毛病的。因为种族属性不是民族共同体的特征;人类学分类跟语言学分类并不相符。与此相反,苏联学者对民族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民族共同体的两个特征:文化和语言。根据各民  相似文献   

10.
王俊生  文雅 《民族论坛》2006,3(4):19-21
“9·11”后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强化了我们观察国际问题应该切入的视角——人类文明的视角。而在人类文明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民族与民族问题无疑占有突出的位置。综观当今世界,从车臣问题到巴以问题,从形形色色的分离活动到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事件,几乎都与民族、民族问题难逃干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民族与民族问题,应该如何认识中国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如何看待它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对民族的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著名的古希腊史籍《历史》一书中就有200多处用到…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最基本的含意是指人们的共同体,是对不同人群的分类.由于中国大陆的基本社会制度、社会科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与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特殊历程,使得"民族"在中国大陆成为明确存在的实体概念,各个"民族"成为中国大陆民族学研究实践中明确的研究对象;相反,较晚近引入中国人类学界的"族群"概念及相关理论在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有些争论已经超越了对族群理论的讨论,上升为对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研究的反思,甚至涉及对国家话语下的"民族"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非洲多数国家多层次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维持着并加强着社会关系,其中包括民族文化关系的不稳定和过渡性状况。在这些国家里,原始公社制度、封建主义制度和具有现代特征的各种类型的族类共同体并存。迄今还保留着一些部落、部族、氏族公社和村社。有些早在古代或中世纪,以及在殖民主义以前时期和殖民主义时期开始的民族形成过程目前还在继续,在辽阔的土地上还可遇到一些不同其他居民混合的种姓或种姓分支。在一系列昔日的“老牌”殖民地形成了混血民族。殖民主义者和大资本巨头为了确保自己种植园和矿山的劳  相似文献   

14.
也论我国民族的语言转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言转用是一个民族或民族的部分人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现象明显增多。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民族语言文字由于在教育、出版等领域里的使用受到冲击,其功能有所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我国的语言形势如此发展下去,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将在较短时间内消亡。本文在分析我国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认为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语言之间频繁的接触和激烈的竞争,使一直属于弱势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使用人口较少而又无文字的民族语言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其中一些最终要实现语言的转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大面积的语言转用;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仍将长期稳定地使用本民族语言或双语。文章还分析了在短期内我国不会发生大面积语言转用的若干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的观点看,长期以来,瑞士是一个例外;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例外。瑞士通用多种语言,但不是多民族国家;确切些说,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瑞士人,乃是一个讲多种语言的民族。1960年,在瑞士人中,讲德语的占75%,讲法语的占20%,讲意大利语的占4%,讲雷托罗曼语的占1%。这里列举的第一个数字,很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在文明社会里,文字的使用大大增进了文化世代传播的效率。无庸置疑,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是难以有效地把他们的文化一代传给一代的。文字乃是一切复杂的进步的民族文化所不可缺少的,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关于语言的定义,众说纷纭。韦伯斯特说:“语言是用约定俗成的手势、表情、符号,尤其是用清晰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系统的交际工具。”就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而言,定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族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有人主张以汉语教学“直接过渡”,有人主张明确规定:“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够全面。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一方面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布局和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历史与现状,使我国各民族既使用自己固有的语言,又互相学习,使用对方的语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又使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国家和不同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内核,以及思想差异,而舞蹈艺术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作为这些不同的代表。舞蹈文化亦是每一个国家体系内的上层建筑之一。在华夏绵延不断的文明中,身为一种独特而又蕴含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舞蹈在我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民族舞蹈的展现与表达与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相匹配。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对自身独有文化与民族特性的展现,因中国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文化形式与魅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亦有着自己独到的,针对我国精神内涵的解读。在时代变换之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但坚守着自己本有的艺术特性和民族个性,并在同时表现出其身为艺术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特点。本文则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坚守与未来趋向几个方向展开讨论,论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如何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并将艺术民族性、文化性等特点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行 《民族研究》2005,(2):1-10
周恩来在如何处理新中国民族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在建国后亲自领导了民族工作。他和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一起确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周恩来不但从理论上阐明了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且对我国五大自治区的成立都予以了特别关怀和具体指导。他倡导各民族合作互助、共同繁荣,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其关于民族问题的杰出思想,至今对搞好我国的民族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 ,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问题既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又是一个内容宽泛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又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