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通常把传统逻辑说成是关于思维“形式”的学说,传统逻辑也就成了“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的任务是撇开思维的内容,单纯从形式方面考察思维”。(肖前:《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9页)“形式”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既成的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的科学,由于它撇开了思维的具体内容,因而也就撇开了  相似文献   

2.
小镇上的十字路口,是我的必经之路。每次路过那里,我都有意无意地向路旁看一眼,看那个“公用打气筒”,看打气筒上坠着的那朵晶莹的玻璃花。当然,每次也都会“重温”一遍关于它的一个小故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常来这儿给自行车充气。不知道这打气筒是谁放的,反正谁也不用花钱。每当我推着自行车离开那儿的时候,心里总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激之情,总觉得这人太伟大了。古人说:“福兮祸所倚”,这句话还真应验了,没激动几天,就激动不起来——打气筒不翼而飞了。那天早晨,我又去那儿给自行车充点气,从老远就看见那儿围着一群人。我从人缝里…  相似文献   

3.
公关语言指公关传播或人际交往中的语言实践,公关语言必须符合逻辑要求,这是使公众理解和接受信息的基本前提之一。 “逻辑”在这里是指人的思维的规律。思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要使这种失去了物质形象的特征和联系在意识中固定下来,就必须依靠另一种物质的可感知的东西——语言。 传统逻辑把人类的思维看成是由概念、判断、推理构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在选自行车时,要选车座下陷的,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前列腺。骑自行车是很好的出行和锻炼身体的方式,但如果车座不合适,确实会导致会阴部的不适,甚至前列腺疾病的发生。有些人写文章建议少骑或不骑自行车,我并不认同此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思维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思维的特征在于 :从对思维对象的把握方式上看 ,它具有实践精神性 ,以“应该”或“不应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 ;从结构形式来看 ,它是一种类我思维 ;从思维内容来看 ,它是一种利益行为思维 ;从心理机制上而言 ,它是一种情理交融式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反三段论是“人们日常思维实践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推理。本文运用现代逻辑的方法 ,就它的定义、种类、有效推理式及其内在结构、推理规则等作了全新的探讨。特别是给出了全新的定义 ,把反三段论分出三个种类——充分条件反三段论、必要条件反三段论和充分必要条件反三段论 ,并对其内容、有效推理式和内在结构作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系问题上,我国逻辑学界长期流行一种所谓“低级逻辑、高级逻辑”说,把形式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看成是研究思维的“外在形式”、关于“知性思维”的“知性逻辑”,而把辩证逻辑看成是关于理性思维的高级逻辑。笔者认为,这种贬低一门科学抬高一门科学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带来一些麻烦,且对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里仅呈个人管见,向专家和同志们求教。一、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形式? 作为一门研究推理论证的逻辑科学,形式逻辑以思维形式或思维形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这里,无论说思维形式还是说思维形式结构,指的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  相似文献   

8.
(一) 逻辑矛盾是思维过程中违反普通逻辑矛盾律而产生的思维形式的结构混乱,它是把同一关系下的印“p”与“P”同时断定为真的逻辑错误。比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既肯定“曹操是大军事家”又否定“曹操是大军事家”,就是逻辑矛盾,其混乱的结构是“p∧P”。这种思维形式的结构,是正确思维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逻辑的“实质蕴涵”与日常思维的“如果,则”──逻辑的认知观念的一种更新张小燕现代逻辑对“实质蕴涵”的认识,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逻辑的认知观念的一种更新。现代逻辑的“实质蕴涵”是否为日常思维“如果,则”的抽象,一种观点认为不是;把“实质蕴涵”的真值表...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三世纪,“逻辑之父”亚里土多德以其巨著《工具论》六篇,宣告了逻辑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亚氏以后,逻辑科学不断地发展、完善,至今已长成了一株枝茂叶盛的参天大树,在这颗大树的众多的分枝中,有一个历史不长,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新兴分支,它就是语言逻辑。 1 语言逻辑是“自然语言逻辑”的简称,也称“自然逻辑”。从历史渊源看,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古代:由于思维和语言在自然状况下的不可分割,人们从一开始就把逻辑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古希腊的智者,还是中国古代的辩者,他们都兼长于逻辑与语言研究;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逻辑专著《墨经》,也既有逻辑思想亦有语言分析;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中也有大量的语言分析;中世  相似文献   

11.
比照现代西学的知识观念 ,中国传统文论的意义表达是一种非逻辑陈述。就前后语文单位的意义关联来看 ,它是一种“关联思维” ;就知识的意义构成来看 ,它有“隐喻关涉”的维度 ;就直接陈述的知识和间接启示的知识而言 ,它的整个知识构建方式为“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12.
思维和语言的内在联系成了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语言已经不仅是逻辑研究的手段,同时也是逻辑科学研究的对象。语言逻辑就是要探讨思维和语言的内在联系。目前对语言逻辑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体系,研究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研究语言逻辑应从语言和言语两方面来研究,从“语言”来研究,就是要研究思维的工具——语言所表达的逻辑问题,它是一种静态研究;从  相似文献   

13.
杨熙龄先生在其《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一书中,详细地讨论了编目悖论的三种可能的解法,虽然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却并非编目悖论的正解,更不能代表逻辑悖论的一般解。这里提出来求教于杨熙龄先生和各位同仁。所谓“编目悖论”,就是《自身不列入目录的目录》是否列入自身?杨先生的第一种解法是,“列入‘不列入’法”(见上书,第73、74页,),这种解法就是在“总目”之末列入“本总目未列入本总目”——既是未列入,同时又把自己的“不列入”列入了。第二种解法是,“‘不列入’列入法”(见上书,第75、76页),即指“总目”干脆不列入自身——“总目”未列入内文,因而是未列入;同时它自身名称就在封面上,故而又是列入  相似文献   

14.
<正> 悖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它与逻辑矛盾的区别何在?张建军同志认为,“悖论不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使然,但确确实实是以逻辑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孙启明同志认为“有些悖论是由于违反逻辑规律所产生的”,“狭义悖论的病根在于违反同一律”,因而悖论就是一种不合乎逻辑规律的普通的逻辑矛盾。笔者认为,悖论既不是逻辑矛盾,也不是辩证矛盾,而是思维领域中介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之间的第三类矛盾。本文拟就此问题与张建军、孙启明等同志商榷,并期望能把悖论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在罗素与怀特赫的《数学原理》一书出版后,逻辑家开始把命题逻辑看做是数理逻辑的起始和基本部份,他们先研究、论述这个部份,接着探讨谓词逻辑,因为“在类论内必须用命题论的原理进行演绎,而在命题论内……不必用类论的原理”。这样来构造整个现代的形式逻辑的内容体系,我认为这是顺乎自然的,也是严密的。但是,有些人,如匈牙利哲学家弗克拉西都不赞成这种观点,他认为这样做,就会“排除主词——谓词的关系,这就不可能分析思维的实际结构”。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命题逻辑虽然把命题(指简单命题)当作一个整体,但它仍是要研究命题的联结的;并且,它要考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1.把辩证逻辑列入非经典逻辑不能突出它作为辩证思维逻辑的根本特征。2.说牛顿力学被相对论证伪以后,仍然是相对真理,这是把证伪主义观点“曲解”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了。3.不能够把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共同概括为“矛盾问题”,也不能说“矛盾问题”是逻辑学者和辩证法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4.正确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乃是正确区分和发展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关键问题。5.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存在逻辑矛盾的说法包含着将经典逻辑及其不矛盾律绝对化的危险,这是把不矛盾律的绝对性和绝对化混淆了。  相似文献   

17.
怀疑逻辑是关于人们合理怀疑的逻辑。如果说知道逻辑、信念逻辑都是“正”的逻辑的话,那么怀疑逻辑则是“负”的逻辑。将怀疑算子D加于命题之上就构成怀疑命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作为怀疑逻辑的特征公理:某人怀疑p,蕴涵着他对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笛卡尔公理”。从该公理可以推论得到定理:某人不怀疑p,蕴涵着他对不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该定理与笛卡尔公理一起作为当下思维存在的自明性公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笛卡尔公理”作为一个特征公理的怀疑逻辑系统(PD)。笛卡尔公理与知道逻辑中的智慧公理(苏格拉底公理)在逻辑上是同构的,它们均对应于模态逻辑中的E公理。怀疑逻辑作为一种认知逻辑,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运用到政策反驳、科学批判、法律推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老张卖报     
文丽 《社区》2003,(22)
老张的吆喝简洁有力,就两个字“晨报”!一听到这声底气十足的吆喝,我就知道大概是六点半了。站在楼下公共汽车旁卖晨报的老张就像定点闹钟那么准。老张年近五十,瘦瘦小小的身量。夏日里,穿着印有“晨报”字样的T恤衫,下边裤腿十回有八回是挽着。别看喊的简单,他的主顾可不少。这全靠老张的手疾眼快,眼瞅着一辆小汽车驶近,老张左手从报兜里拿张报纸,右手拿一叠零钱追上去,顺着车窗摇出的一条缝,报纸往里一递,一手就势接过五角钱,得,一份报纸卖出去了。有那骑车的小伙子按着车铃骑到老张身边,一脚点地,一手递钱,老张就把报纸卷成一个细细的纸筒,直接插到自行车车把上了。老张人缘不错,常买报的几位退休老师傅买了报就坐在汽车站台上看。有时有人买报,还帮老张收钱,老张总会笑嘻嘻地道谢:“受累了!老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有5个部分:1.张建军认为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却又认为它不是由于主观思维的混乱造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混乱。2.张建军的悖论定义中“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下”的提法是不准确的。3.张建军否认在推出悖论时前提假或不真是一种思维混乱是不正确的。4.我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看作“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正确的。5.张建军实际上也承认悖论的形成是包含有思想混乱的。  相似文献   

20.
就一个形式系统而言,出现:“如果P则非P;如果非P则P”.(即“P←→┐P”)这个循环的“怪圈”就是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的悖论的逻辑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曾把悖论看成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是自本世纪以来,西方已兴起了对悖论的科学的探讨.这种“兴起”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关.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使得普通逻辑的分析性思维一下子显得不够用了,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转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