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形成收入呈金字塔形的直接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政策;第二个原因是分配不公,也就是行业垄断,市场化、社会化不够;第三是制度缺陷,比方说税收调节制度不得力,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用途也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是按劳分配的,现在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而生产要素中最大的就是资本和劳动。我们国家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是相对稀缺的,由此劳动价格会相对便宜,资本价格相对比较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收入差距,资本所得这一块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只是打工的话,除了劳动所得就没有资本所得了,所以会有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等收入者的含义,并且探讨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要满足社会和现代化发展,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要优化社会制度。第二,要调整收入分配。第三,培育中等阶层。第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浅析“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分配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意义重大。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主要是要扩大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全面理解 ,必须防范一些认识偏差  相似文献   

6.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由于客观条件制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凸显政府职能部门的作为,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使中等收入者占总人口的大多数,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不合理的收入结构,亟待通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来改善,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应更多关注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村低收入者;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首选手段,以人力资本投资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8.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筑现代社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社会结构的形态不再是金字塔型,而是橄榄型.经济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相应变化,经济的发展终究会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  郭栋 《中州学刊》2005,(5):111-114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差距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在经济总量不断做大、整体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数量和质量,最终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必然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问题 ,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亟需解决。为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2003年7月中旬 ,《光明日报》理论部、《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组织各地专家在绍兴市召开了“基本经济制度与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此刊发部分研讨会文章 ,以供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收入分配不公这一情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收入分配不公是由于行业、地区等诸种因素造成的,比方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西安高校的工资收入是六百元,在广东是三千元左右或以上。收入分配不公不是指收入差距,差距是正常的,而“不公”则是由于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因素造成的,比方说偷税漏税、隐性收入等等。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了,从理论上就有可能提高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2.
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依据,现阶段应主要从收入水平上考虑.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正处于急剧发展和改革时期,若过于强调中等收入者在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质的方面必须具备一定程度上稳定的、统一的标准,不仅不现实,而且会阻碍中等收入者的成长.只有集中力量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才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模型测算,我们的结论是如果基尼系数保持在0.3-0.4之间,年人均GDP收入在14000-16000元之间的收入群体可以划为中等收入者.界定和培养中等收入者,应注意其动态性、地域性和稳定性特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并不是要把一部分高收入者拉到中等收入者中来,而是要提高低收入者以及中等偏下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构建"橄榄型"财富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中等收入者是指在一定时期或地区内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中等收入者既对社会主流价值与现存秩序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也存在焦虑心态;形成相对理性和具有超前意识的现代消费观念,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理性文化心态和较强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愿望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阶层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出现一个中等收入群体 ,但比重很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对于加速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极为重要。大力发展经济是“扩中”的根本之策 ,但也与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林亮途 《理论界》2007,(12):185-18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使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有序,“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其中,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由于“农村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偏低,已经对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扩大这一群体的比重,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在农村得以实现。关于扩大农村中等收入者比例的途径,本文着重从影响农村中等收入者扩大的四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借此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从供给约束型转向了需求约束型经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消费需求不足的压力。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而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市场的主体力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无疑会促进整体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从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应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格局,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以及保护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的机制。如此,才能对黑龙江经济增长起到促进和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扩大中等收入者对于改变我国不稳定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低收入群体过多的现实国情出发,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不宜定的太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靠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给予相应群体有利政策的安排也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社会科学》2005,(2):237-238
“中国当代中等收入者社会态度研究”,是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承担的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4BSHO13)。在现代社会,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对整个社会心理健康成长,对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已被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当代中等收入者队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突出的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全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我国农村居民中等收入者真实内涵,对其进行合理界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在综合考虑城乡居民中等收入者标准的差异性、可比性、动态性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测算出农村居民中等收入者标准为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18598.3元~55794.9元(2011年价格)的区间。这个标准可在新时期为准确把握我国农村居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情况提供较为科学的测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