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l、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使单位不能掌握某项支出的准确数额,影响单位预算、决算的准确性,最终造成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的不真实。单位财务预算决算是国家财政预决算的基础。部门预算要求基本支出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零基预算,要科学鉴定人员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固定资产修购支出等标准。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单位基础数据不实,使国家不能掌握真实的人员经费和各项公用经费的开支标准。2、工资、福利等事业支出内容是统计信息的基础,也是事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基数。由于会…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为:   ……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工成本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目前的统计口径,它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其它人工成本费用等项支出。人工成本总额是根据有关资料形成的综合性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4.
叶优苗 《浙江统计》2005,(12):30-30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加大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但有些企业和单位对缴纳社会保险费认识不足,拖欠社会保险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拖欠额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专就如何加强社会保险费的拖欠管理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是世界性的大问题,也是会计学界恒久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大多数人,其中也包括会计界的部分学者往往会把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作弊混为一谈。事实上,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出现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会计信息失真,它应该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6.
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急功近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搞短期行为,盲目粗放经营;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其经营业绩;或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其违章违纪行为截留收入,逃避税收,虚列支出,据公为私.不能正确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忽视放松会计核算管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统计信息,轻会计信息;重前台操作会计信息,轻后台核算管理会计信息;重表内业务会计信息,轻表外业务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是依附于一定载体的、由有关单位提取或加工的与经济管理活动相关的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会计信息在其发挥巨大功效的同时,也起到着一种负面影响。这主要因为会计信息在其生成、提供、揭示的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产权不清晰、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因为会计信息提供者是处于主动地位,会计信息需求者处于被动地位,供给始终落后于需求,因而造成了会计信息供求的失衡。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发会计信息,强化会计管理和决策职能,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会计工作最需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而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但能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而且能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职能,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发挥积极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  相似文献   

9.
基于法学界关于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的启示,文章重新审视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内涵及界定标准.客观真实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理想目标,法律真实则是现实选择,客观真实、法律真实以及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产权博弈过程中的三种状态,相互依存、相互演化.籍此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如能如实客观的反映、表达实际情况,没有重要差错,也不包含任何偏见和偏向,这样的信息就可以认为是可靠的。可靠性有三个方面: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 当会计信息失去其中任一方面时,我们即可以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究其失真原因,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两大类: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回顾西方会计发展史,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历史上也存在过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治理,这一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经验,对解决我国当前的会计信息失真有着积极的意义。 1、加强法制建设。从西方历史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分担、如何处罚等,在法律…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币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它已减为企业领导进行经营决策必不可少的资料。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信息资料虚假的现象愈演愈烈.已到了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步。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电有微观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一…  相似文献   

13.
会计的目标就是要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是否合理有效。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是触目惊心的。仅以1999年上半年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10户酿酒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有102户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实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占抽查总户数的927%。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基础工作弱化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弱化的程度也是比较严重的。比如:有些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合格,岗位责任制不明…  相似文献   

14.
截止2008年底,已为1500余户受灾企业降低了失业保险缴费率,有1300余户企业缓缴了社会保险费计10亿余元,医疗保险后续治疗近4500人,认定工伤人员6000人,并为近4000名参保人员发放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5.
截止2008年底,已为1500余户受灾企业降低了失业保险缴费率,有1300余户企业缓缴了社会保险费计10亿余元,医疗保险后续治疗近4500人,认定工伤人员6000人,并为近4000名参保人员发放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武继福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最基本的质量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有关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数据。若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其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演进过程。三表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满足了社会要求,企业真实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高科技和知识化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会计界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的财务报告没有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比如现行财务报表只关注过去不重视未来,主要提供货币信息,非货币信息无法在表内予以反映,而财务报告赖以存在的基础或根本目标是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资料不符合实际经营情况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会计信息的内涵入手,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一、会计信息的内涵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企业内外部人员提供的一种主要用货币表示的、能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及成果的经济信息。占企业信息70%以上的会计信息是整个国民经济信息的基础,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其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首先,它能够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9.
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和社会公德,如实反映会计核算对象的客观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信,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意服务,让社会对会计工作和会计战果信任.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然而,近年来连续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丽敏 《山东统计》2004,(4):37-37,40
会计信息是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其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营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