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莉 《理论界》2008,(6):150-151
和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奥林匹克竞技的终极价值目标。由于受到20世纪时代主题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矛盾的制约,奥林匹克的价值目标却异化为竞争和对抗,从而导致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理念的失落。当代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为奥林匹克精神扬弃异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回归和谐成为当下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主题。中国奥委会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和谐世界的追求。“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口号既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又表现了调和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精神冲突的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2.
王隆华 《学术探索》2013,(10):138-140
“更高、更强、更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著名格言,运动员通过不断刷新纪录以及挑战极限的勇气来实现新目标,推动事业的新发展.电视媒体的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更全面的意义.塑造、传播、映像、反馈、调整、再传播是奥运电视传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解释沟通中循序渐进地完成的.本文从奥林匹克和电视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电视传播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表明电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将迎来奥运圣火。回顾百年奥运风云,奥林匹克运动与天津、与南开有着不解之缘。天津是奥林匹克精神传入中国的第一站。而在曾经担任过国际奥委会委员的7位中国人中有两位是从天津南开园走向国际奥委会的。三代南开人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女子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解构其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原因: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了男女可以平等地参加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观念的变革,使男女平等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女性在经济社会等地位的提高,为男女平等参与奥林匹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使男女平等理念在我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了落实。  相似文献   

5.
<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基于奥林匹克精神,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运动训练和比赛。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项目非常丰富,从最基本的基能活动到最高级的竞赛,合适所有年龄和能力等级的特奥运动员。而成立于1968年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惟一可以使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使人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类各民族的共聚、文化的交融、国际交往与世界和平等人文价值.然而,当下的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着运动员的主体地位缺失、政治左右奥林匹克运动、经济控制奥林匹克运动等人文困境.产生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奥林匹克自身理论缺失、奥林匹克运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为此,有必要基于体育哲学的视角,有针对性地加以治理,使奥林匹克运动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7.
王东红  王国坛 《理论界》2007,1(8):47-49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联系。首先,从古希腊奥运会谈起,界定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特质是自由而纯粹、崇高而神圣的拼搏精神。继而,分析了孕育古希腊奥林匹克精神的社会基础,即“几何学式”的社会态势。再次,通过“几何学式”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比较,阐释了“几何学式”的社会关系就是和谐社会的古希腊表征。最后,得出结论:奥林匹克精神不是对和谐社会的刻意镶嵌,不是对和谐社会故弄玄虚的人为嵌入。奥林匹克精神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性支撑和精神奠基,而和谐社会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理想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电视传媒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电视转播收入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收入来源,它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历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巩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推动了国际单项体育运动,而且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电视转播宣传了奥林匹克理念,使奥运会成了全球最受关注的赛事,并对奥运会的政策及其相关安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运会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作为其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标志和思想内涵的视觉艺术表达。本文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历届奥运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2008北京奥运视觉形象加以简析,预测奥运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对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动因——"人文奥运"探索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肉体能力的有限性和神的感性能力的无限性之间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是构成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向极限挑战的内在动因。由此而言,体育运动便不仅具有形而下的色彩,而且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是使人的肉体机能全方位地接近神的一项文化创举。从横向的对比来看,具有禁欲主义色彩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可能导致奥林匹克运动,无意于强化肉体生命力的儒家和道家也不可能派生出奥林匹克传统。从纵向的发展来看,由基督教对欧洲的主宰,经文艺复兴运动而宗教改革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也随之经历了由中断而复兴的过程,这一切的背后都有着宗教的原因和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