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长寿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概括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本区域绿地系统进行防灾减灾规划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加强对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青少年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是当前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成都市城市公园为例,旨在探讨人们休闲观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形式城市公园的不断呈现,带来了城市公园经营方式、开发模式以及功能等的变革,希望对将来城市公园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传统知识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与自然资源的传承和生态整体保护有关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科学无法提供的洞察力。各民族对于周边环境脆弱性和致灾因子及灾害的观察建立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它能够有效地将收集到与危险、灾害相关的各种信息传播到社区的大多数成员之中,使成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这就是传统知识的防灾减灾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防灾减灾工程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论述了在土木工程研究生中设置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的必要性,从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教材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略论汉代抑制型防灾减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汉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负面作用,忧患意识强烈,提倡灾前积极预防,临灾迅速开展救济措施,灾后实行补救措施。这使社会系统对自然灾害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湖南农业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灾害成因和危害,从科学进行防灾减灾组织调度、健全农业灾害应急机制、发展避灾农业和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湖南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莫纯轼 《社区》2010,(19):50-50
为增强社区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和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以建设安全文明和谐家园为目的,以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规范避难场所,有力提高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水平。一是动员每个社区中的单位、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防灾减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都有特殊重要性。社区是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的最基层管理组织,农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为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体系,北京针对其自身的灾害风险类型及特点,在探析当前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足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启示,提出应明确农村社区灾害风险,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减灾基础设施,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活动,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主要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参与抗灾救灾。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完成灾难新闻报道,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从事灾难新闻报道应当具有与救灾相适应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建构,具有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才能既客观、公正、真实和全面向公众告知真实的灾情,又强化应对灾难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在求得防灾减灾实效的过程中提升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领域区域合作的兴起以及灾害防治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的广泛建立为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防治法律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建立了软法性的灾害管理合作法律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义务责任不明确、没有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没有法律拘束力的缺陷,这些缺陷不利于实现中国—东盟灾害防治的真正合作。为此,中国—东盟可以通过两条道路实现灾害管理合作的硬法之治。第一条道路是制定《中国—东盟灾害防治合作条约》,另一道路是借鉴《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模式,中国加入《东盟灾害管理应急协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防灾问题日益突出。合理的防灾资源储备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水平的关键。城市防灾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城市生命线资源、技术资源以及思想和组织资源。  相似文献   

14.
洋务运动时期,恰逢“清末灾害群发期”进入高潮阶段。针对灾害频发引致的严重灾荒,洋务派一方面对传统灾异观展开批判,另一方面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思考灾荒成因,并尽力探求救治对策,同时他们当中的实权派在各自辖区内尽力将有关的荒政主张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防灾救荒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震次生灾害对现代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灾害损失。因此 ,充分认识和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对城市的冲击和影响 ,对防御和减轻城市灾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天津高密度城市的灾害特征,基于安全防灾视角,结合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了统筹规划用地布局、建构安全优先的网络结构、完善平灾结合的立体空间布局等原则,探索了高密度城区公共空间规划中防灾避险途径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表征。城市规划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关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顺应城市文明发展潮流,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坚持人文化、生态化、信息化、个性化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其线性带状的形态使其不仅承担起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而且在城市绿地网络化系统中成为点与点相互连接、点与面相互渗透的桥梁。带状公园绿地对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带状公园绿地的设计概念、特征、分类及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灾害损失评估尚未达到科学化要求,缺乏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方法,灾害统计数据调查采集渠道不畅,重复计算或信息失真,各地灾情报告夸大损失,救灾资源浪费,评估偏经济因素而少社会要素,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灾情并分析防灾减灾和应急措施的成效与不足。应当深入研究我国灾害损失评估状况,探讨完善灾害损失评估的标准、方法、程序,修正和改进灾害损失评估体系,拓展灾害损失评估的社会境域,形成全面准确的灾害损失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灾害损失评估在应急处置、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和评价功能,优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