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 ,非洲大陆地区主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在本质上 ,地区主义是非洲国家促进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利的一种发展战略 ,是一种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新形式的南南合作 ;就功能而言 ,非洲地区主义主要表现为“经济地区主义”和“安全地区主义”。由于发展模式的不当以及受到诸多内在因素的制约 ,非洲地区主义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要有效推动非洲一体化建设 ,还必须考虑到地区主义发展的其他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非洲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即经济增长与严重贫困化并存问题日益突出。致力于摆脱非洲贫困境地不仅是非洲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迫切需求。非洲脱贫的障碍从殖民统治历史、不良的政府治理以及国际贸易秩序的不平等三方面来解释,虽各具其理,但仍不够切中要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非洲脱贫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近年来,以非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纷纷提出制定一体化的反贫困社会政策的要求,在社会保护、就业和劳动市场建设、教育和卫生等主要社会政策领域作出了新的探索,可以说这是非洲迈出谋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实质性一步。毋庸置疑,这对非洲早日脱贫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泛非主义,由黑人世界的民族主义发展成为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非统时期,泛非主义主要内容是推动非洲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非统体现泛非主义“非洲统一”内涵;非盟时期,泛非主义主要内容是推动非洲国家走向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实现非洲大陆的复兴,非盟体现泛非主义“非洲一体化”内涵。由此得出,非盟代替非统,是泛非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实现非洲复兴,非洲首先必须坚持泛非主义,必须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能源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源供给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组成要素包括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生产高效化和能源生产清洁化,政府政策与决心在能源供给体系高质量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政府推动策略的积极状态和保守状态会使能源供给体系的质量呈现不同的发展进程。构建高质量的能源供给体系面临众多的难题和挑战,需要从能源市场体系的完善、能源结构调整的激励约束政策、推动能源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强化政府规制四个维度协同推进能源供给质量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发展缓慢的工业化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非洲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非洲经济发展对"三网一化"建设需求强烈。与此同时,中国具备参与中非产能对接合作和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的实力:中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且正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开展中非产能对接合作将从多方面推进非洲"三网一化"建设:改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并改善其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非洲人口就业;加速非洲国家产业资本积累;提升非洲各国技术水平。立足中非各自发展战略和现实需求,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建材行业、电力行业和轻工纺织行业将成为中非产能对接合作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非洲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依附性经济结构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民 《东方论坛》2007,7(4):95-99
近年来,非洲经济一直保持着发展态势,但这一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整体落后的依附性发展,它使得非洲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陷入困境.造成非洲经济依附性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殖民地时期所形成的依附性经济结构,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单一经济作物依附性生产结构至今仍严重阻碍着非洲经济发展;单一矿产品依附性生产结构仍严重制约着非洲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对宗主国的财政依附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7.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是非洲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独立自主的有益尝试。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协定,自贸区协定自开始谈判到正式生效仅用时三年,快速启动但推进缓慢,建设初期即举步维艰。有别于现有研究从宏观上分析自贸区对中非合作的作用,文章着重剖析了自贸区建设初期阻碍各方达成共识的内外部深层次原因,重点识别了在推动区域内一体化进程中自贸区面临的挑战。考察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应如何从自贸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中发现机遇,共同推动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致力于参与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发现,由于非洲各国领导人政治意愿不坚定、非洲各国经济结构性障碍以及长期存在庞大的建设资金缺口,自贸区在建设初期进程远远滞后于预期。停滞不前的自贸区建设进程暴露出非盟内部存在已久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撕裂。多年来,中非合作建立了牢固稳定的建设机制,取得了丰硕且具有互补性的经贸成果,世界格局大变革也为中国与非洲自贸区深入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坚实的合作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了中国与自贸区合作的重要依据。新时期,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体现在对历史发展的主动性把握。非洲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点,中国与自贸区的合作应立足中非合作的现实基础,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实现中非更高水平政治互信,引领中国与自贸区迈向务实合作。中国应主动参与自贸区的框架与机制构建,建立与自贸区的长效联络机制,持续关注和支持自贸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采取多维度且灵活的关税制度,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依托技术变革,以企业为抓手,拓展中非合作新领域;持续防范风险,借鉴经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非洲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非洲实现粮食安全、造血脱贫提供中国方案。最终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和中非协同发展,服务于建设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制约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技术要素投入较低,经济增长较多依赖投资,农村生产、生活活动较为粗放,绿色产业比重低,高碳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来解析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并尝试为其提供一些思路。具体而言,山西省可以通过改革要素投入结构、改革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促进非洲数字教育发展是当前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对非洲国家开展教育援助的重要内容。非洲数字教育发展目前主要存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均、教师的数字应用能力不强、学生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准备度不充分等挑战。深度分析非洲43个国家向教育变革峰会提交的《国家承诺声明》后发现,确保人人享有数字学习的机会、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学习内容和普遍易获得的数字学习平台、促进数字教育教学方法革新,是非洲应对挑战提出的未来发展愿景。据此,从增强数字教育基础设施援助的针对性、多手段为非洲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分享数字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国经验”三个方面,为我国实施援非教育行动战略提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它深刻全面地影响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提供给我们的即有机遇又有挑战。而对当今经济发展滞后、政府动荡不宁的非洲国家而言,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利用后发优势,实现非洲国家经济现代化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展进程中,非洲社会传统特质与外部世界影响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按照西式民族国家模式构建的非洲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受挫。它们大多处于"前民族国家"发展阶段。这些"前民族国家"虽然具备法理主权,但却缺乏经验主权。它们是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将早期非洲的国家机构与非国家组织等融为一体所形成的产物。这些国家具有一种以"新家长制"为特点的前现代性特征,使国家权威及认同下移至家族、氏族、部落、宗教群体、地域性社群等。同时,这些国家还维持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外壳,以及由非洲地区一体化所促成的"地区国际社会"。不过,现代国家与后现代国际体系都只是法理主权架构下的表象,这使得非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压力在消解的同时,也被其内外的各种非国家行为体所消解。  相似文献   

12.
非洲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呈现出从“多边化”到“非洲化”的演进特色,而衡平路径的选择称得上是“非洲化”国际投资法的革新特征之一。非洲国际投资法衡平路径的选择是国家经济主权行使与外国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在平衡需求,是非洲国际投资法“多边化”与“非洲化”发展的衡平器,是实现非洲国际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善治”路径。衡平路径主要表现为东道国监管权与投资保护义务的进一步明文细化,外国投资者可持续发展义务的施加,投资者-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平衡性革新等。基于此,应加强我国赴非投资监管制度的体系化与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在非投资者经营合规管理的自我能力,凝聚各方合力贯彻施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内涵在东北三省呈现更为具体的指向:通过破除省市间行政壁垒,促进高级要素流动与集聚,以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打造差异化优势,高效融入国内外新时代产业链。但东北三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存在高级生产要素培育不足、实体经济转型进程缓慢、城市群协同效应激发不足、对外合作水平有待深化、多重目标平衡难度较大等突出问题,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的高端生产要素集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实体经济发展、城市群建设为引擎的区域整体竞争力构建、深度融入双循环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系统性思维为指导的目标间动态平衡为构建思路,突破所面临发展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师资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现阶段仍然较为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城乡集团化办学的系统建设进行教师资源整合,可以促进“要素性地解决资源问题”向“结构性地解决体系问题”的方向转变,是有效解决民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与优质教育师资结构性失衡这一矛盾的路向性选择。面对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失衡难题,立足各地实践,探索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变革新路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地方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基本政策保障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应注重以学校为资源整合载体,借助集团化办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研赋能,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追求教育资源最大化社会效应,推动构建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其影响也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经济领域和层面,而深入到了更深层的政治和文化领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变革进程的差异,全球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政治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往往充满了悖论和不均衡的色彩。就非洲而言,全球化一方面从整体上极大地推动了非洲政治民主变革的步伐,促进了政治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一些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动荡,造成了政治衰败或政治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论坛》2008,10(5)
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非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上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本也对其非洲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其对非外交呈现出积极姿态,对非洲国家的渗透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求全面增强在非洲的影响力。本文意在探讨日本对非政策调整情况及未来日本对非政策的走向,以便为中国发展对非关系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推动非洲学界大力开展亚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亚洲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影响已经成为非洲的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而非洲对于亚洲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在非洲学界推动亚洲研究意味着全球知识生产的新时代的开端,即从帝国时代、国家时代到全球化时代的转变。倡导亚洲学界与非洲学界之间的交互性研究,对于明确当前全球知识生产所面临的挑战,促进亚、非学界的能力建设和构建跨地区合作网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区域学术网络的建设,亚洲、非洲和欧美的学者之间将建立更为密切的对话与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全球知识生产体系的多主体参与,并最终形成理想中的知识三角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非洲华人居留国(地)和祖籍国以及非洲华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这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洲华人经济的变化发展又对居留国(地)的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了中非的经贸往来与友好合作关系。非洲华人经济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华人的适应能力,它保持了华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一体化不仅是粤港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三地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文章从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入手,从粤港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分析了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的构思,提出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活动包括科技创新活动,人类能够预先为这些活动设定方向和范围,为自然界发生某种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倡导科技审美,科技工作者要按照人的本质力量要求和自然生态提供的物质资料能力限定科技活动的范围,要协调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促进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在科技支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大自然提供材料的能力,力求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自然界的平衡发展。对妨碍社会稳定的风险要做新的认识,注意自然供给失衡可能造成的风险。要扬弃狭隘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促进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对自然的损坏就是对自己的损坏,对自然的修复就是增强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