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对1930——1936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工业化、通商口岸城市化等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仍有8亿多的农村人口,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抉择。但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总体来讲的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有其系统规定性。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什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大陆城市化的滞后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这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本文仅从人口城市化的角度,论述市场经济对中国人口城市北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的意义上讲,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历史上人口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转型,或可称之为"社会实验"。在人类社会的既有历史进程中,从未有过如此庞大的人口共同体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实现市场化转型、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也从未在如此规模的共同体内经历如此深刻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转型。中国发展、转型与崛起的宏大历史进程,无疑为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诸多关键性挑战和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如果以1994年为分界,此前表现为由乡村工业推动的城镇化,此后表现为由城市工业(或国家工业)推动的城市化。这种“双轮驱动”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区别与发达工业化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独特形式。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固有的二元结构还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的滞后性即城市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是一个重要特征,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本文考察了近代历史上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美国的城市化过程,认为它是其近代工业的飞跃、交通运输业的完善、农村的革命以及大量移民等综合因素推动的结果,其中近代工业的发展是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城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提取农村发展资源的结果.治理"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以加快城市化为主的空间政策,推动人口从山区向平原、农村向城市、内地向沿海集中,实现人口与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实施以加快产业化为主的产业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并为农村人口实现空间迁徙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同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化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1949年后,中国移植了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以排拆农业劳动力转移、重点在城市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超工业化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模式实施的结果,不仅使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度反差的二元经济特征,而且城市人口没有同工业的比重上升而同步变化。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滞后对就业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通常在如下意义上理解城市化现象:在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时,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会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工业化导致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时,城市人口比例就会随之快速增加;随着城市中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人口最终形成积聚于城市的居住体系;由于极化作用,城市周边的资源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造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社区空间结构。在经典的理论和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线性的因果关系。据此,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从101  相似文献   

11.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居住生活模式。文章对英国工业化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人类集约式居住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城市人口集聚、城市社会制度、城市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形态发展的视角对集约式居在行为、空间、公共住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居住行为的角度研究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于审视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消费系统现代化——一个扩大消费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反思消费市场扩大的问题.文章认为,当一个社会实现了生产现代化(工业化)以后,生产过剩与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便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从历史上看,工业化国家首先是通过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来解决这个矛盾.但是,随着海外市场的饱和,一个社会必须开辟新的扩大消费市场的途径,为此,就必须实现消费系统的现代化.消费系统的现代化包括消费工具现代化、消费制度现代化和消费人口现代化三个方面.与它们相对应,在消费市场的地理扩张之后,出现了三种消费市场扩大的途径:心理扩张、制度扩张和生活方式扩张.文章据此分析了中国的消费状况,并认为,中国的消费系统现代化滞后于生产系统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有赖于消费系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城市化率对比上,人均GDP与相对应的城市化率对比上,还表面在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对比上。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发生在改革前30年这个时期,其原因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以及对城市和城市化认识的偏差。为此,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在政策上要为农村人口和内口转移扫除障碍,要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终结,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昭示。把城乡作为统一整体,以乡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二元向一元同质现代经济转换的必然所在。消除城乡差别,破除二元结构,实现中国完全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新生城市增长点,优先发展工业产业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口合理聚集,在"以工促城"中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石。这是农民终结的最主要和最完美的标志,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现代化以致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 必然伴随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人口城市化。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促进人口城市化的问 题,成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基本特点及其走向;农村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口正态分布的社会意义。认为“民工潮”现象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是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契机,只能疏导,不能压抑和堵截;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提供了大思路和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的入侵造成了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中国被迫进入了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边缘。 2 0世纪 80年代前中国的现代化一直在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边缘探索。邓小平自觉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世界历史中心 ,他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开拓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实现着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向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意识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结构转变 ,使中国大步追赶着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概念是城市化理论的灵魂,城市化的内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权威定义。分别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制度城市化以及从综合性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等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明确城市化的本质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外源工业化就是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的拉动和国外资源的供给而进行的工业化,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的工业化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并取得成功.外源工业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内在的逻辑应该与工业经济活动的特征有关,比如遵循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内在逻辑.而我国城市化的扭曲则是由于现行的体制安排违背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即只有人口流动进城,而没有土地和房产等财产的转移.如果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外源工业化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不能导致城市化的同步发展,那么,在外源工业化的基础上,依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加快内源城市化的进程,就可以减少和消除外源工业化造成的巨大经济风险,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从外源工业化向内源城市化的转变.走内源城市化的道路,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而最缺乏的是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三部分农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与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工业化未能带动城市化 ,其结果不仅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农村病”现象。城市化迟滞必然迟滞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的进步、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出路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