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云南游记与民俗──兼论边疆游记对山水文学的贡献陈友康明清时期本土作者和外地作者所写云南山水游记十分可观。这些游记散见于有关文集和方志。因为方志的重点收录,留存至今的游记作品的数量远比其他形式的散文作品为多。从内容上看,由于它反映了一些独特的民俗、...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散文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山水游记是中国文化地理的一个构成部分,系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游记与地理,相当于传记与历史;游记以地方为对象,传记则以人物为中心。随着国内外旅游事业的兴盛,山水游记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和研究我国的山水游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自怜幽独,是植根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古代文人心态的特殊写照,是他们主体心灵的自我冲撞;也是文人们独立自美与独穷自悲的统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我们常常可以倾听到古代文人的心灵呻吟,品味出其中的感伤情词。但在古典散文的发展历程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才第一次集中表现了作者的幽独情怀。本文通过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具体分析,描述了作者面对永州山水时的复杂心态。道之不行乃寄意山水,传统的纪游在柳宗元笔下成了作者心境的象征。山水游记也自此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因而柳宗元的散文也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了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代楼台游记散文议论化这一文学现象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特别引人注目 ,本文试就宋代楼台游记散文议论化的原因和类型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中国山水游记散文产生的背景及其与社会思想、文学观念、审美情趣的变革和发展的密切关系 ,这些变革直到唐代中叶方告全面完成 ,因此 ,本文认为唐代中期的元结开了中国山水游记散文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审美精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具有进退失据,沉陷自然与人事的纠葛;感悟自然,归隐安闲宁静的憩园;拥抱山水,融入自然的理想王国三种形态.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相比,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体现出寄寓自然的主体性、寄情自然的社会性和寄迹自然的自由性等突出特征."士"的传统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担当,顺适自然的隐逸文化与普世价值关怀的向度,对古典游记本体论的潜在认同与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偏爱接受,是形成其超越性特征的源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代游记散文创作的基本理念 ,然而不同时代 ,不同作家对山水自然的审美描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考察历代游记写作中人 (创作主体 )与自然的关系时 ,演绎出古代游记散文发展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壮丽清新的山水画卷——《水经注·三峡》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是一篇纪游体的山水小品,截选自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它本来是为《水经》一书所作的一段注文,但因它文思清丽,情趣醇浓,是非常精采绝妙的文学散文作品,所以,足能独立成篇,并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之中,作为古典散文的范例,或作为地理科学的文艺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 《水经》是一部地理志,它和我国古代的《尚书·禹贡篇》、《山海经》、《汉书·地  相似文献   

9.
游记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完整的游记散文的独立出现则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一项成果。柳宗元可推为游记散文之祖。他在被贬到永州谪居期间,面对当地的自然山水,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运用其生动秀丽的文笔写出了游记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永州八记》。正式奠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清代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时期台湾地区游记文学发展轨迹的梳理,分析台湾地区自然与地理的变化、历史与人文的变迁,探讨清代台湾地区游记散文的文化轨迹和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散文,尤其是山水散文的发展和成就也不容忽视。在文学领域中,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渐趋增多。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散文作品中考察南北文风的交融。南北方的散文在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趋同,为山水散文的发展和勃兴积累了可资借鉴的丰厚财富。  相似文献   

12.
论山水游记的起源和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说的山水游记散文,是狭义的文学散文中的一类,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就山水游记的特质来说,须有三个要素:第一,对游历途中的山川景物作了具体而真实的描绘。第二,有游踪的记途。第三,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前人对山水游记的起源也曾提出过一些精辟的见解。清人刘熙载说:“都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把隐士)胜景。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自刘氏此论一出,今天不少研究者都认为(水经注)是山水游记的源头。近人刘师培把山水游记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提出:“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将,…  相似文献   

13.
人格和心灵的真实披露——论郁达夫的游记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记散文是记述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受的一种美文.或记游除,或描地域,或剪山水,或摄习俗,或拍人情,或赏名胜古迹,点点入画,奇丽多姿,使人领略异地风光,广闻博识,接受美的陶冶.游记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历代都有佳作流传于世.深受古代游记影响的现代游记散文的诞生与现代小说、新诗几乎是同步的.1919年李大钊写的《五峰山游记》即是现代最早的游记散文.随后有朱自清、孙伏园、冰心、徐蔚南、胡适、高语罕、梁纪文等人游记散文相继问世,不仅对祖国美丽的山川风物进行描绘,而且将笔伸向域外.朱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体裁从古代单一的诗歌形式演变到现代形式多样的散文、游记、各种小说和诗歌,作品数量惊人.但一分为二的看,这种变化及其实质能否经得起审视而被简单地认定为单纯的进步?实事求是地说,不是,而且本质上是一种退步.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历来为人称道。《始得西山要游记》是“永州人记”的第一篇,是真正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使人百读不厌。一、修辞适应题旨柳宗元创作的游记散文与他的生活遭遇密切相先“永贞革新”失败后,因王叔文事件,柳宗元被朝廷贬到荒远的永州作司马。名义上是小官,但实际上如同流放的政治犯,因而』已清十分痛苦。于是常与友人游山玩水,探奇寻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精神解脱。所以,柳宗元的游记散文不是纯客观地描摩山水,而是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文章的修辞要为这样的宗旨服务。柳宗元创作《始得西山宴游记》的…  相似文献   

16.
韩国山水游记的创作始于高丽中叶 ,至朝鲜时代出现大量可以与中国相媲美的作品。朝鲜前期的山水游记主要受中国宋代山水游记与高丽末期李谷的《东游记》及安轴的《关东瓦注》的影响 ,其类型代表为以“游—记”、“游—录”为中心的汉文山水游记和以《关西别曲》、《关东别曲》等“———曲”体为中心的韩文观游歌辞。朝鲜后期山水游记最大的特征是领域的扩大 ,同时 ,汉文山水游记与韩文观游歌辞并行发展 ,女性作家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籍中,有一种散文性体裁叫做“游记”,或称之为“纪行”.一提及此类作品,极易使人忆及唐代柳宗元(773—819)的《永州八记》,或南宋陆游(1125—1210)的《入蜀记》.而传统中国最有名的旅行家,可能是明末的徐宏祖(1586—1641).他撰写的旅行日记——即后人所辑的《徐霞客游记》——不但是一部具有创造性和科学价值的地理考察佳作,而且是一部优美的文学创作.除了上述作品之外,古代中国还传下来了不少其它的游记.于此不胜枚举.这些游记虽然多半是闻名于后世,但是实际上所谓游记到底是如何的一种散文体裁?它究竟有什么特性?似乎至今仍少有学者仔细地研究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山水游记是现代散文的重要题材类型之一,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当代山水游记展现了国内外多姿多彩的山水景观,表达了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忧虑生态恶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蕴。山水游记是作家对人类与自然生态主体间性的美学阐释,也是作家散文话语与生态哲思的诗性凝聚,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片深重、悲怆,由理性与情感交织而成的忧患之云,浮动在现代游记山水之间。它的存在,使中国现代游记文学具备了沉甸甸的历史份最,成为一轴蕴含极丰的时代画卷。研究忧患意识出现于中国现代游记文学中的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自觉性,将不仅有助于后人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全貌,而且能为新时期游记文学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教益。中国现代游记作品中的忧患意识,具备一种与时俱来、与事俱来、与人俱来的客观必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与袁宏道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和袁宏道作为不同时代山水游记作家之代表,其游记散文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拟从抒情方式、写作笔法、修辞手段三方面着手,对两者进行比较,力求发掘出其不同特色之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