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发表了吴牟人同志的《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是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简称《数》文)。《数》文从五个方面对刊登在同一刊物1982年第4期上的《有必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吗?》一文提出批评。本文拟从《数》文的一些立论根据是否属实、正统数理逻辑的性质、逻辑和数学以至传统形式逻辑和正统数理逻辑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传统形式逻辑和正统数理逻辑是两门性质殊异的不同学科。  相似文献   

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是哲学界所关心和争论的重要问题。这一关系也被说成是逻辑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最近,河北省哲学学会逻辑专业委员会理事江东撰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关系的再思考》,提出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当为并列关系”的新观点(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逻辑增刊)。该文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学科分  相似文献   

3.
刊登在《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四期上的“有必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吗?”一文所持的观点,据说在逻辑学界是有相当普遍性的,由此看来,对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进行一番讨论澄清的工作在国内学术界还是有必要的。杜岫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下简称为“杜文”),提出了数理  相似文献   

4.
法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严密的学科,编写法学教科书必须严格地遵守有关的逻辑规律。现行的《法律常识》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虽然屡经编者的修改,其内容也日臻完善,然而,在目前所使用的第四版内容中,仍不乏明显违反形式逻辑的不科学之处。本文试就教科书《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一节内容中所存在的几处违反形式逻辑的不科学表述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逻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在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在吉林省社联的积极组织下,一九七九年四月,成立了《逻辑学辞典》编写组,开始了《逻辑学辞典》的编写工作。编写组是由吉林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出版局、吉林省《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编辑部、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等单位的同志组成。编写组由李志才同志和阎治安同志主持。还特聘请沈有鼎、周礼全等专家为顾问,并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和上海教育学院等单位倪鼎夫等同志为特邀撰稿人。《逻辑学辞典》的内容包括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和逻辑史四个方面。编写这部逻辑学辞典,是为了给逻辑学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上作者、一般科学技术工作者、大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研究、学习逻辑学的同志,提供一部工具书。编写逻辑学辞书,在我国尚无先例可循。为了提高编写水平,现将试写的部分辞条注释,发表出来,希望有关专家、逻辑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关于充足理由律的争议较多,本文暂不涉及)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是逻辑学界一个流行的基本观点。对此,徐庆凯同志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质疑》一文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三条规律根本不是形式逻辑的规律,更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只是形式逻辑的规则。这就向逻辑学界提出了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1.为什么说同一律等是形式逻辑的规律?2.为什么说同一律等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而在一般逻辑论著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具体论述尚不多见。因此,本文拟就此作一点探讨,顺便谈一点对徐文的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曾号召:“干部要学点文法和逻辑”。他生前不仅关注我国逻辑学界的讨论,为逻辑科学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努力钻研逻辑理论,在形式逻辑的性质、对象,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关系等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认真领会这些见解,在今天对于我们逻辑学工作者仍极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迟维东《普通逻辑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书的问世是逻辑学界的一大幸事,它标志着普通逻辑的教学与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概论》值得称道的精湛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或称之为“数理逻辑”)相互兼容或联系角度架起了二者沟通的桥梁。这是该书的突出贡献。80年代以来,围绕形式逻辑改革问题全国逻辑学界争论了许久,涌现出“替代论”与“吸收论”两派意见:替代论者认为,形式逻辑学科发展到现在已过于陈旧、不合时宜了,有必要由迅速崛起的数理逻辑取而代之。吸收论者认为,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毕竟是…  相似文献   

9.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应用逻辑学》是为刊授大学编写的教材。著者力求抓住刊授大学以自学和间接辅导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个特点,在保持学科完整体系的前提下突出应用力求通俗,是一部有一定特色和新意的、别开生面的逻辑学教科书。体系上有所改进逻辑规律在整个形式逻辑体系中居核心和统帅地位。《应用逻辑学》与以往的教科书不同,它把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概念和虚词关系问题,在目前的逻辑学著作里,有不同的说法: 1·所有的虚词都不表达概念。(陈宗明《现代汉语逻辑初探》第36页) 2·“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普通逻辑》1984年版第18页) 3·“有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第21页) 4·“表示结构关系的虚词,可以利用名词化的方法用作概念的名称……”。(杭州大学等院校编:《逻辑学》第44页)  相似文献   

11.
在逻辑学中,有形式逻辑和辯证逻辑之分。这两种逻辑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遵循的规律和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就据此得出:有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有辯证逻辑的思维形式,具体地说,有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有辯证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过去,在逻辑问題讨论的论文中和有关逻辑问題专著中,有些人就曾根据这个原则,提出了辯证判断,认为辯证判断是辯证逻辑研究的对象,形式逻辑不研究它们。最近,李先焜同志在《论矛盾判断》(载《江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刊载杜岫石同志的《有必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吗?》一文,一开头就明确地指出:“在逻辑界出现这样一种看法:形式逻辑陈旧了,应该‘送到历史博物馆去’了,取代形式逻辑的应该是数理逻辑。持这种主张的人数虽然不见得很多,但是却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谈一点不同的看法。”我基本同意杜岫石同志的观点。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的主张,现在还有人在坚持。事实上,要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是根本行不通的。本文准备对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说提出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13.
“形式逻辑中必须有充足理由律”的论据充足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式逻辑中究竟需不需要有一条“充足理由律”作为基本规律之一,这个问题自莱布尼兹提出“充足理由原则”以来在国外逻辑界曾引起过长期的争论。然而在国内,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充足理由律”一直都是被当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写入各种逻辑著作或内部教科书中。本文试图针对有关的四种主要解释和论点谈些不同的看法。为了使讨论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和出发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形式逻辑作为一门专门科学的对象和范围。目前绝大多数逻辑工作者都承认: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些逻辑方法)。这就是说,形式逻辑只研究概念、判  相似文献   

14.
1、选言句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73年11月,出版了《形式逻辑》的第一版,由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组”编写,是根据他们在1963年集体编写的一本同名书修改而成。(见该书“编者的话”。)《形》书初版印数30万本。当时香港许多大小书局均有出售,不久已不复多见,大概给读者一扫而空了。相信该书在香港及大陆都拥有非常多的读者。我们对《形》书论及“选言判断”那一段(见53-55页)持有下列知点意见。现在下面摘引出来略作评析,与该教研组商榷。(因为直至今天,我们仍然不时看到一些类似的论调。)《形》书:1、误以假言句为选言句;2…  相似文献   

15.
卢卡西维茨教授(Jan Lukasiewicz,1878—1956),波兰著名逻辑学家,毕生从事古希腊逻辑、命题逻辑和模态逻辑的研究,他的关于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中.目前,人们面对形式逻辑的困境,普遍认为形式逻辑要改革和现代化,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但是,形式逻辑如何改革,如何实现现代化,回答就众说纷坛了.笔者认为.这是个方向性的向题,根本在于如何界定形式逻辑研究对象,这是构筑具有现代气息的形式逻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读了卢卡西维茨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笔者发现,卢氏关于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一 什么是形式逻辑?换言之,什么是形式逻辑研究对象?卢卡西维茨引用了两段话表达了一个传统的看法.其中一段话是从凯因斯的著名的形式逻辑教科书中引来的:“通常说逻辑是形式的,这是仅就思想形式而言,亦即就我们思维的方式而言,而不管我们思维的各种特殊对象.”这段话界定了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特征,直到今天,也没有谁提出质疑.然而,卢卡西维茨在当时却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思想形式”(与“思维形式”同义——笔者注)这个概念是费解的、不精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来自“思想规律”这个错误的逻辑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一、“主观视野”是唯一的根本区别吗? 《新建议》1960年12月号刊登了章沛同志的《論“邏辑眼界”》一文。读了之后,觉得其中的一些见解值得商榷。这些见解牵涉到如何正确地理解形式逻辑和辩証逻辑的关系和区别;如何正确地引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經典著作和如何正确地理解形式逻辑这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逻辑科学是关于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恩格斯说:“……这样从全部以前的哲学中,还保留独立意义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反杜林论》1957年版第24页)可见,逻辑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是最晚的,而且有两种逻辑科学的存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18.
由贾东海等同志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已和读者见面。该书是作为全国民族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由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历史教材丛书》编委会委托西北民院、广西民院等10所高校部分同志集体编写的。这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又一可喜成绩。“史学概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是1980年以后才进行的。经10余年的努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学术界提出“法律逻辑学”的概念,作为形式逻辑的一个部门,形式逻辑下面一个层次的分支学科,并提出它是应用性质的逻辑学科,同时提出了这个新学科的任务。这无疑是一种新提法,并写出《法律逻辑学》《诉讼逻辑学》等洋洋大观的著述来,如果这个努力果能被实践证明而成立,那当然是一种创造。但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并且不揣冒昧,想提出几个问题,以求就正。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因占地理之便,捷足先登,早些知道了夏兴有同志已着手于形式逻辑教材改革的消息。今矢,他的《逻辑新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终于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仔细读罢,果然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